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北宋搅屎棍> 第七十五章 万事开头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万事开头难(1 / 1)



李琦计划在耐高温炉中加热绿矾,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和水蒸气,再把三氧化硫和水蒸气扇入另一炉里,冷凝后就成了初级工业可用的硫酸,秦汉时期的方士便使用过这种方法。

初步解决酸、碱的问题,天然的硝石陆续运到,染色剂不是短期能搞定的,李琦只能提出个大致方向安排匠师继续摸索,暂时还使用原本植物、矿物染色的方法。

水利毛纺织机在李琦眼里其实不能称之为工业机器,少量的手工钢轴配的松木结构,仅仅比明末的技术高出一些。水力传动中一个织工照看两台机子,改进了三十多次才算解决断线问题。

羊毛在西北各国主要是制毡、毯,波斯的手工艺最为精良,但要做成细丝,编织成轻薄的衣物,还差的很远,即便有那精湛匠师做出一些,也是价值连城很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

厚实的呢料做冬装,钩针、棒针编织春秋毛衣的事交给巧手的汴京小娘。剪羊毛的时代终于来了,李琦兴致勃勃召集赶到的皮革业匠师投入新法的制革工艺。

几百位手艺精湛的老匠师各自带着徒弟,惶惶不安的来了。这次朝堂强令来汴梁,好歹是京城,抵触倒不是很大。只是家小都安排在临时的营房里,究竟安置在何处还要等台上这位年轻的李侍郎定夺。

李琦笑咪咪的,对于手艺精湛的匠人他是打心眼里喜欢。河北的某处河流边已经选好了新区地址,正安排人盖着房屋,他打算等钓住这些人再说定居之事。

眼前之人将是工业新区的种子,熟悉了新法制皮就将安排当师傅,把各自的绝技传扬开。李琦能想到众人的抵触,他先不说明,只让众人试试新法鞣制皮革。裁汰的兵士加上家小人实在太多,去掉学不会的从事外围的体力工作,能教出三、五千人他就满足了。他只计划每人学一个工序,把原始的家庭作坊强行变成分工协作的粗浅工业体系。

新式配置的鞣制剂让匠师们喜出望外,加工周期短了,皮革颜色光亮而柔软,再加上李琦的一些窍门指点,很快轻薄而无异味的皮革就得到众人一致的称赞。衣服、帽子、手套、皮带、鞋子等等各式皮革用品在李琦脑中闪现。他哈哈乐着,诸多匠师的问询一概不回答,只说这新法朝堂要大力免费推广,过些时日安排众人回原籍。

皮革匠师们傻眼了,这样一来自己的饭碗铁定要砸,有这新式的方法,看李琦的样子也是懂制革的,若是再有其他匠人参上一脚,回去后一家老小还不得喝西北风。

丢下愁眉不展的匠人,李琦拿着新制的皮革和呢布面料以及刚织成的毛线衣物,跨马向大内赶去。

赵顼这次发了狠,要不是银钱实在紧张,他都有心朝堂全部出资,不跟辽国合作。李琦好歹才劝住,设厂和工人的事还可以挤挤,大规模的采购生皮、羊毛和牲畜,那钱可不是一点半点。何况他还有自己的安排,这次辽国君臣说什么也得哄进来。

晾了几天,制革业的匠人彻底慌了神,直接上门哭诉,只求李琦留口饭吃,千万别到处推广。实在不行,也可留在工部替新厂出力。

装模作样的推拒了数次,最后李琦为难的表示尽可能试试,但要众人无私传授各自的技艺。他可以求官家给个恩典,献出技艺的赏钱年年发放,五十年为期,谁教出的徒弟又多又好,他可以尽力保举个小官做做。

一席话说的众人为难许久,李琦也不多劝,只让众人回去想清楚,三天后便是回返之日。

这些匠人拖家带口来汴京,地方官都算的徭役,官府不会补一文钱。想到家小来去一番肯定得大伤元气,回去还不知日子怎么过,众人一时间悲从心来。

第二天李琦有意领着将作监制造皮具的几位老匠师看看众人,没等天黑,三三两两便有些人屈服了,愿意接受李琦的条件。

剩下的事自然好办,除掉十来户最顽固的,大多数匠师都在李琦拿出的奇怪协议上画了押。

大环节终于理顺,王安石和司马光两派的人在各自领头人的警告中没人敢设置障碍,很快十多万贯银两如水般花去,一批一批的转籍兵士随着新加入的制革匠师扶老携幼向河北的新区迁移。

幸好这条路的大部分都是水泥路面,李琦亲自给兵士的将来做了保证,冲着他两次完美的安置无人反对。再加上朝堂派出的官吏一路维持,迁移之事有条不紊的展开。

赵顼这次点的负责官员还真不错,都是有过和数万流民打过交道的,让李琦省了不少心。初期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他该北行了,出使辽国去忽悠那边的君臣。

李琦的官职不适合当正使,赵顼为难了许久不知该点谁跑一趟配合他。

辽国对于汴京毫无吸引力,一般都是贺使节来回跑跑,朝堂重臣自然不愿去。看看为难的君臣,李琦转了转眼珠,得,再坑害沈括一次,趁机让这位刷刷辽国的山川地理,跟自己配合上也不会扯后腿。

李琦的建议得到赵顼和几位相公赞同,圣旨很快下达,沈存中为正使,李琦副之,带了不少礼物使往辽国。

沈括对于出使辽国有没有怨言李琦不知道,短时间内对方未必便能打听到是自己出的主意。李府议事正厅,李琦正给各位主管安排下半年的工作。

这次人来的比上次多,各窑厂经过一年多的保守式发展,已经夯实了基础,一些不合适的中层管理被换掉,又增加了不少能力突出之人。水泥、琉璃、矿场,道路收费、按揭房款和火柴厂,摊子确实铺得够大,照目前的利润积累,十几年后李家真正能挤入豪门,创下百多万贯的家产,离那些世家大族也就一线之隔。

窑厂的关键技术都是可靠的人手掌握,基本都在工匠的脑子里。初级工业化的厂窑并不复杂,去掉关键的部分技术,其他的全凭人力和经验,但是再要想发展壮大,识字率就成为最大的难题。李琦这次着重谈到学堂之事,他计划单独建所小的学堂,将不错的学习苗子放在一处。原本的大学堂只做基本识字的普及,三、五年左右能让学子认识几千个常用汉字和加减法便行,将来全部充实到窑厂工作。

能考中举人、进士的毕竟是少之又少,众人对李琦的调整自然不反对。

看到姚管事特意拿来的长方状石灰条,李琦不觉好笑,雇工们还真是会想,就为让教学先生方便,连怪异的粉笔都搞出来了,这种尊师重道的情结让他不得不服。

陈干全家都迁了来,李琦忙的不可开交时都是他在照顾李信的家小。一年多的历练,旧日的马料供应小商贩多了沉稳和自信,如今在负责路面的收费工作。

高内侍眼下不方便露面,但是官家终于同意李琦迎娶原本的庆寿大长公主一事在座的都心知肚明,早晚还是一家人。前不久宫中下了禁令,内侍有在民间收养义子的,只限一人,超过便要重重责罚。随后又下了放归令,一部分宫女和年老的内侍出宫归入民间。

安排完各处工作,姚管事和陈匠师单独留下来,拿出个一尺多的透明琉璃给李琦过目。

这块玻璃厚薄均匀,没有气泡和水纹,透明度已接近无色,明显陈匠师等人在玻璃上有了重大突破。李琦喜不自禁,开心的抚摸着平滑的玻璃面,这可是钱啊,大把大把的银钱。

“大郎,这种平滑透明的琉璃颇为难制,尺寸也只能尽量扩大到一尺左右,用在窗棱上价格偏高,怕不好销售。”陈匠师见李琦喜悦的样子为难道。

“哈哈~”李琦畅然大笑,用作窗户玻璃肯定贵了,眼下的工艺自然无法做到如杂色琉璃那般廉价,他可是打算用来做镜子的,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镜子的利润实在吓人,当初威尼斯可是把制镜工匠单独放在海岛上以保护秘密,瞒了世界数百年。李琦把锡箔水银制镜法给两人细细讲了,让他们回头秘密试验。

这镜子他不打算作为家族产业开发,利润太高,不像水泥、火柴啥的,一旦自己销售绝对会成为所有勋贵豪门铲除、夺取的目标。他得等时机成熟,用镜子钓出一大帮人埋藏起来的银钱。

几天的时间李琦准备妥当,带着丝丝难言的情愫来到梨园。

许久不见,顾惜惜还是那般美艳动人,数年的演出和教学,不同人物的扮演让她多了种韵味,一娉一笑有着别样的气质。用后世的话说,对方现在便是整个汴京的天皇巨星,往常的行首花魁只能在她面前俯首称臣。这是戏曲的魅力,征服宋人的精神生活时同样把顾惜惜捧上了云端。

顾惜惜赋予了戏曲的灵魂,戏曲回报给她艺术的光环,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北宋,尽管她的表演离后世那些千锤百炼的名家巅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对此时的宋人来说,已经足够精彩,足够去细细品味。

“你准备一番,明日随我去往辽国。”李琦直接开口,一句话让顾惜惜整个陷入石化中。

...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