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官阶及官位名称介绍
春秋时各国官职名称都不相同,不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晋国等中原各国官职除小部分略有不同称谓外,秦国和楚国官职都各有特色。
晋国等国的主要官职:
元帅:也称执政、元戎,中军将。相当于现代总理制下的国家总理。
司马:本来是掌国家军队的官衔,佐政辅国,权势重大。但晋国的司马弱化,成为军一级编制下的军法官。
司徒: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
司寇:刑官之名,掌刑法,防奸邪。相当于警察总监。
士师:相当于大法官,主管审判与刑律。
御史:故国时管理文书及记事的官员。
内史:职掌国家租税、钱谷与财政收支。
中尉:以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为职责。
宦者令:宫内侍者的长官,管理内廷事务。宦者令的权势很大,常豢养门客。
田部史:征收租税的官吏。
国尉:高级武官。初期晋国军尉没有细分,后来分为国尉与都尉,有功的军士许历升为国尉。赵武初次担任的“师军尉”就是国尉。
都尉:军官职名,早期被称为“旅军尉”。
郡守:郡的长官。郡在春秋时出现,多设于荒凉偏僻或军事要地。董阏于曾为上地郡守。
县令:县的长官。处置管理一县的军、政、民事务。
师:春秋早期时这是一种官衔,以负责教导王与太子为职,后来贵族家族老师,也被统称为“师”,是贵族家中上卿。
左师:资格老、年纪大的君主参议人员。
博闻师:君主的学术顾问。
司过:谏议官职。
代相;战国时代,代相为代地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
秦的各级官吏制度,根据
《商君书》记载,共分20级:
1、爵位:公士
2、爵位:上造
3、爵位:簪
4、爵位:不更
5、爵位:大夫
6、爵位:官大夫
7、爵位:公大夫
8、爵位:公乘
9、爵位:五大夫
10、爵位:左庶长
11、右庶长
12、爵位:左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