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遗祸> 第四章 大灾之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大灾之福(1 / 2)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作者:祸害)正文,敬请欣赏!

隆运历四十一年

这一年似乎多灾多难。年初开chūn时的细雨本应该带来一场丰收,谁知连绵不觉的细雨竟然下了一个月,致使沧澜江江面暴涨.而本应可以抵挡住这次汛cháo的沧澜江堤坝,却因贪官的偷工减料理所应当的垮掉了。当泗盤的堤坝在江水的拍打中彻底决口,沧澜江下游的天华六州顿成泽国。三百万人在这次洪灾中丧生,数千万人无家可归。当隆运皇要求户部下播赈灾钱粮时,竟然发现偌大的天华国国库竟然只有一千六百万两黄金,逼的隆运皇不得不从內帑中拿出三千万两黄金用来赈灾。幸好此时有一不知名的善人捐资一亿两千万两黄金,这才使得这次的洪灾没有让天华六州饿殍遍野。而这次赈灾还没有完全结束,天华南部竟然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如果这样下去,几乎可以肯定,天华帝国最重要的产粮地,千湖地区今夏将面临绝收。连隆运皇都破天荒的不到一年的时间举行祭天大典三次。

乾坤殿

“户部四品以上官员全部撤职查办!给朕一查到底!我倒要看看是谁敢掏空了朕的国库!还有,沧澜江河督凌迟处死,诛三族。”在皇位上安坐了四十余年隆运皇终于大发雷霆。皇座之下包括各位临朝的皇子在内,所有的朝廷大员都噤若寒蝉的俯跪于下。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敢站出来说情,大家避恐不及,唯恐惹祸上身,哪里还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触皇上的霉头。

“另外,朕任命皇六子宏德为钦差前往江南六州,全权负责调查河道贪墨案。”也不知道隆运皇是老糊涂了,还是气极了,先杀了河道总督再调查。

“是,父皇,孩儿一定不负所托,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查清。”宏德虽然领命,但却似乎有些犹豫之sè。

“朕在位已有四十一年。这些年来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却没想到都是假象!就在朕的眼皮底下,就有人敢将朕的国库搬空,简直是丧心病狂,你们当朕死了么!”隆运皇越想越生气,他掌握着一个拥有着九万万百姓的帝国。竟然国库穷的还不如一个二流世家有钱。

“臣等万死!”这些在下面跪着的各部大员到是喊的很整齐。

“现在,谁有办法充盈国库。朕立刻任命他为户部尚书,封万户。”看来隆运皇确实很重视这件事。毕竟,国库空虚到连一次赈灾都不够用,也难怪隆运皇着急。何况后面马上可能要面临严重的旱灾。

“……”下面的大臣们交头接耳,当然都眼红这个肥缺,但是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臣以为只要将田稅再增收一成,便可解决国库空虚。”一个不知道哪儿蹦出来的笨蛋出的主意。

“刘大人真是信口开河,现江南六州洪涝,颗粒无收。而千湖又面临百年不遇的大旱,朝廷本就应当减负,哪里还可能多收一成。”礼部尚书向冲不知道是心怀百姓,为民解忧。还是为了攻讦对手。气的这位刘大人直瞪眼。

“臣以为,臣等既身为朝廷官员,理应为皇上分忧,因此臣自愿罚俸一年,且捐出黄金一千两以解燃眉。”礼部侍郎朗彦白到是个聪明人,虽说他这种做法是杯水车薪,且有谄媚之嫌,但看隆运皇的脸sè确实好了不少。虽然此人的做法对国库空虚的问题也等于没有解决,这总说明下面的大臣们还有知道替朝廷着想的。因此隆运皇仔细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礼部侍郎,点了点头。

“朗大人所言极是,臣也愿为吾皇分忧,自愿罚俸一年,并捐黄金两千两。”底下的大臣们一看被人占了先机,于是纷纷附议,这个说捐三千,那个说捐五千。而有世家背景的官员为了讨好皇上,则捐出了更多。反正他们这些人捐的钱对自己来说也是九牛一毛。好在还没有人昏了头,所捐数额还在可以解释的范围之内。若是一不小心捐出个天文数字,真不知道隆运皇是高兴还是暴怒了。

“臣以为,国库空虚原因众多,一,户部官员的贪墨,户部帐上应有黄金一亿又八千六百万两,而实际库中仅余不到一千六百万两。因此首先应当追回这些库银。若是暂时无法追回,则应立刻查抄涉案官员全部家产以充国库。二,这些年来吾皇为了天下百姓,兴修水利,开凿运河,虽花去的国库库银也不在少数,但实属功在千秋之举,吾皇圣明。可如今仅看沧澜江河道之事,便可知道吾皇所拨款项有不少都被贪墨。因此臣以为应当严查此案,且派出官员核查其余河道是否也有此等贪墨之举。三,我天华地大物博,仅耕地所收之税款就不应是少数,然近年来田税所得却逐年减少。究其原因臣以为皆来因田税制度有误,我天华所实行的田税为人头制,即每户按人口缴税,但许多百姓因家中人口众多,田土却少,在缴不上税的时候只得卖田缴税,这样一来百姓rì贫,在没有土地的时候只得卖身为仆,而地主rì富,其拥有大量土地田产,却只用缴纳家中人口之数的税款,因此国库每年收缴上来的田税也rì渐减少。臣以为应当实行摊丁入亩,以田产的多少收税,如此国库丰盈指rì可待。四,严厉打击三江私盐,三江盐稞占我天华税收三成,这些年来私盐泛滥,因此打击私盐也可增国库税收,五,我天华商贾多富有,因此可将各种商品的税款收缴提高一成,以解燃眉。”看起来终于站出来个能臣。说话的是天华现任太师谈松之孙,谈誉。刚刚升任工部员外郎。本来以他的身份不能参加此次朝会,但他执意要来,看在谈太师的面子,隆运皇也让他临朝了。不过此人看起来不但xìng情耿直,而且还很有能力。

“好,不愧是谈太师之孙!家学渊博,且有贤能。看看你们这些个朕的肱骨之臣,到关键时刻一个个除了会说臣等万死,还会干什么!”隆运皇看起来终于面有愉sè,站起身来说道。

“给谈太师赐坐,谈太师年事已高,以后上朝可乘轿直抵殿前,临朝赐坐。”看来隆运皇是真的很感激这位老臣。

“谢万岁恩典!”谈松推辞了一番,见皇上执意如此,只得谢主隆恩了。

“谈卿所言几点朕以为很好,但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不可cāo之过急。除第三条摊丁入亩外,其余几条全部准奏。”隆运皇也知道有些事情暂时不可实行。因此按下了底下就要炸锅的群臣,把最重要的一条留中未准。

“传朕的旨意,谈誉升户部尚书,食邑万户!退朝。”看到底下的群臣暂时安稳下来。隆运皇立刻颁旨。

忠王府皇十子宏忠府邸

“十哥,好机会啊,只要这次沧澜河道贪墨一案坐实,我看大哥太子的位子怕就保不住了。”说话的正是当初在凤鸣院发威的十七皇子广宏义。

“没那么简单啊,老十七。父皇先将沧澜河道总督魏继业凌迟,然后再命令六哥去查这个案子。你以为父皇老糊涂了么?这是父皇在保大哥呢。没有了魏继业,大哥就不会被牵连近来。看来父皇还不想废掉大哥的太子位置。”年纪看起来有三十多的广宏忠感觉不太乐观。不过此人要比广宏义沉稳,睿智的多。

“难道大哥做了如此之事,父皇都不肯废掉他么!”广宏义气呼呼的一**坐到了椅子上。

“也没那么容易,父皇这次虽然保下了大哥,但是这一次的事情确实影响太大,明眼人都知道魏继业是大哥的人。所以父皇也不得不考虑,若是大哥再有行差踏错,他的位子立刻就会不保。”广宏忠看得很透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