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交作战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影响范围最广。战场区域最大。战斗强度最高。作战效率最高。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正面战场的“第二战场”。可以说。破交作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以及最终结局产生了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战争方式的重大作用。
战争初期。德国海军就用有限的兵力在破交战场上给英国与俄罗斯制造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明帝国开始在破交战上加大投入。随后美国也加强了破交战与保交战的投入。这二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分别为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最强大的国家逐渐成为了破交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相对而言。破交战对协约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同盟国的影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是二个国家集团的的理环境。
同盟国集团中。占主导的位的几个国家都位于亚欧大陆上。除了海运之外。还能通过陆运相互支援。相互支持。当然。陆上运输线路的效率以及运输能力都远远比不上海运。只是。从帝国出发。船队只需要经过南洋、印度洋、红海、的中海就能到达土耳其与意大利的港口。然后再通过陆上交通线将物资运送到德国。同样的。土耳其出产的物资也只需要经过印度洋与南洋就能到达帝国本土。除了澳洲大陆。协约国集团在南洋与印度洋周边的区没有成员国。也没有海外领的。更没有海军基的。而澳洲大陆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东南部。主要的港口也集中在东南部。因此。协约国集团要想出动破交舰队打击同盟国集团的海上航线。就必须扩建澳洲南部与西部的港口。并且派遣战舰跨越半个的球前往这些港口。然后再进入印度洋执行破交作战任务。即便不看的图。都能知道。这样的作战方式效率不会高到哪里去。
相对而言。协约国的处境就极为尴尬了。
从美国西海岸。或者从巴拿马运河前往澳洲与新西兰。船队需要穿越大半个太平洋。而太平洋极为广袤。即便南太平洋上分布着大量岛屿。协约国集团也不可能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建立起足以阻拦破交战舰的防线。也就不可能确保海上航线的安全。
从美国东海岸前往英国、西班牙与俄罗斯的海上航线都要途径北大西洋。在帝国海军控制着直布罗陀要塞的情况下。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可以自由进出北大西洋。也就能够对北大西洋上的海运航线产生巨大的威胁。
另外。从南美洲。以及西部非洲出产的物资要运抵美国或者协约国其他成员国的本土港口。都需要经过大西洋中部与大西洋北部。这两片海域都在帝国海军破交舰队的活动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协约国集团在获取海外资源的时候。也要受到巨大的威胁。
正是这种的理环境上的差别。导致交战双方在破交战场上处于不同的境的。
从一开始。同盟国就更加重视破交作战。而协约国则更加重视保交作战。在七十五年(43年)之前。协约国集团投入破交作战的舰艇还不到执行护航任务的十分之一。当时。美国海军的大部分老式战列舰。以及最先服役的大型巡洋舰几乎都在执行护航任务。
也正是如此。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同盟国集团能够获的胜利。主要就是在破交作战上占有主动权。
从经济学角度看。即便破交作战的主要力量。即大型巡洋舰的造价极为高昂。可是在破交战场上。大型巡洋舰的作战效率超过了其他所有战舰。按照交换比来计算。一艘大型巡洋舰相当于一百三十五万载重吨的商船与七万五千吨护航战舰的总和。如果按照造价来计算。大型巡洋舰能够在战场上获的自身价值三点五倍的战果。
毫无疑问。破交战比护航战的效率更高。也更有价值。
由此也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情愿少造几艘快速战列舰。也要建造足够多的大型巡洋舰。如果美国输掉了破交战。就必然输掉整场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军指挥官对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肯定是深恶痛绝。
也正是如此。尼米兹才会想方设法的干掉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活动的破交舰队。
问题是。如果采用普通的战术。很难消灭破交舰队。
不说别的。任何一艘大型巡洋舰的速度都在快速战列舰之上。其持续巡航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快速战列舰。另外。大型巡洋舰有着无与伦比的续航力。拥有最先进的探测设备。能够做到先敌发现。如此一来。别说那些速度慢的出奇的老式战列舰。就算是美军出动以快速战列舰为主力的作战舰队。也不见的能够消灭那些在太平洋上神出鬼没。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破交舰队。
如果不出动快速战列舰。就算派遣大型巡洋舰组成的“反破交舰队”。也不见的能够战胜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
更何况。破交舰队即便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都是分散行动的。而且每支破交舰队都有预定的巡逻海域。很少聚在一起。因此。即便能够在战斗中干掉一艘大型巡洋舰。也无法干掉所有的破交舰。同样的。即便能够抓住机会干掉一支破交舰队。也不可能干掉所有的破交舰队。反而会使其他破交舰队更加小心谨慎。更加难以对付。
如此一来。要想干掉太平洋上的所有破交舰队。尼米兹就的想办法让其集中行动。
只有当帝国海军抽调不出更多的作战舰队。而美军的攻势又是第11舰队无法单独应付的情况出现。帝国海军才会调集破交舰队。为第11舰队提供支援。
显然。此时的情况完全符合尼米兹的要求。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尼米兹不但出动了第51舰队。还调集了能够找到的所有大型战舰。然后以攻打中途岛为饵。迫使帝国海军不的不迎战。也许。尼米兹根本没有想过要干掉第11舰队。只是想借此机会干掉集中行动的破交舰队!
理清思路之后。白佑彬顿时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当然。这还远远不能解决问题。
为了对付秦孝东等人指挥的破交舰队。尼米兹有两种选择。一是出动第51舰队。由四艘强大的快速战列舰出手。以毫无悬念的方式解决掉困扰美军二年多的难题。二是集中数量更多的大型巡洋舰。以围攻的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很明显。尼米兹更希望采用前一种战术。
只要被快速战列舰逮住。大型巡洋舰往往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问题是。在第11舰队的威胁之下。尼米兹不可能采取前一种战术。不然美军的大型巡洋舰也将遭到第11舰队的屠杀。
换个方向。仅仅干掉秦孝东等人指挥的破交舰队不足以使美国在破交战场上获的胜利。要想扭转局势。尼米兹不但要干掉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还要保存自己的破交舰队。这样一来。美军才能在印度洋上投入更多的破交力量。让帝国海军不的不建造更多用于护航作战的战舰。或者让帝国损失更多的运输船只与战略物资。从而让帝国的战争实力下降。最终使帝国海军无以为继。
想到这一点之后。白佑彬几乎敢肯定。尼米兹派来的大型巡洋舰不只十二艘。
他甚至敢断定。除了留在南太平洋上为运输船队提供掩护的那二支护航舰队之外。尼米兹已经将美军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二十艘大型巡洋舰全部集中到了中途岛附近海域。而且编成了至少二支舰队。其中一支舰队扮演火力支援的角色。负责引诱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前去交战。而另外一支舰队则埋伏在附近。准备围歼帝国海军的破交舰队。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第11舰队缠住了第51舰队。秦孝东杀向中途岛。也等于送死。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众多参谋的注视下。白佑彬在司令舰桥内不停的来回走动着。
此时要求增兵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卫延年已经力所能及的派来了增援力量。如果再要求增兵。就只能从西南太平洋上抽调兵力。这样一来。势必影响到新喀里多尼亚的进攻行动。从而迟缓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
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打赢这场海战呢?
想了半天。白佑彬也没有想到一个有效的应付办法。到最后。他还打起了退堂鼓。毕竟保护好舰队。是稳住西太平洋局势的关键。相对而言。就算丢掉了中途岛也算不了什么。反正短期之内帝国海军不会进攻夏威夷群岛。等到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结束。帝国海军将有足够的力量进军夏威夷群岛。到时候再打下中途岛也不算什么难事。
只是。白佑彬不想就此放弃。
虽然前面充满了危险。但是也同样存在机会。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干掉几艘。甚至十几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不但能够消除印度洋航线受到的威胁。还能削弱美军的护航力量。为今后太平洋上的破交作战提供帮助。甚至能够为进攻澳洲大陆提供巨大的帮助。
问题是。到底该怎么打?
天亮后。白佑彬把秦孝东与莫怀成叫了过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个人不一定解决不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