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也不是个有主见的。见众人都没有办法。只能是让师古带兵出战。
师古带着大兴城中拼凑起来的六万大军。出城阻击李世民的大军。
李世民早就在城外摆开阵势。商议如何攻打大兴城。
李秀宁皱着眉头说道:“大兴城坚固。想要将之攻下。恐怕极为不容易。等攻陷大兴城之后。我们马上就要面对东都洛阳的安西大都护秦琼。若是士卒受损严重。我们如何抵挡秦琼的进攻?”
本来在军帐之中。是不允许女人存在的。但是李秀宁已经以他的战功折服了大军上下。况且这二十万大军之中。还有一半人是属于李秀宁的。
史万宝突然冲进大帐。说道:“大将军。隋将师古出城叫战!”
李世民闻言竟然愣了一下。好事来的太快。让李世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许久方才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大兴城当归我所有!哈哈哈哈!”
李秀宁也是一阵摇头。说道:“那师古真乃庸才。如此情况下竟然还敢出城!”
李世民这会正在高兴。也有了开玩笑的兴致。笑着说道:“若不是大兴城中有此等庸才。大兴城怎能落在我等手中!哈哈哈哈!“
带着麾下众将来到阵前。只见大兴城下旌旗招展。旌旗开处。那一边数十员隋将。当中一将看到李世民出来。大声喝骂道:“李渊逆贼。敢以兵来反乱朝廷!”
李世民佯装发怒。拍马上前。大骂道:“贼人焉敢辱骂家
师古一听就知道这位是李渊的儿子。李渊既然不在军中。那此人当是军中主帅。若是斩杀此人。敌军必然大乱。自己便能击败敌军。扬名立万。
师古想的不差。可是先不说。他能不能击败李世民。就算是他将李世民击杀。还有李秀宁在。长安城还是保不住。
两马相交。战了三十余合。李世民诈败便走。师古大笑道:“黄口小儿也敢领兵作战。看我取你首级。说着就向李世民杀来。
李世民身后的大军也随之后撤。城墙上的阴世师在城墙上看到李世民麾下败而不溃。散而不乱。顿时大惊。叫道:“师将军危矣!大兴危矣!“可是现在却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阻止师古的进军。师古带人冲杀在最前面。他阴世师也没有办法通知到。师古麾下的士卒看到主将冲杀。也不会听自己的。阴世师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隋军步入圈套。
师古一直追杀出十里。也法决不对劲。自己虽然看起来一直追着李世民在跑。可是自己一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杀死的敌军并不多。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敌军在诈败诱敌。连忙下令让士卒停止追击。
可是已经太迟了。只听一声炮响。殷开山、刘弘基两人带着伏兵从两边杀出。猛然从猎人变成猎物。让隋军士卒都有些不知所措。
史万宝看到冲在最前面的师古。大喝一声:“敌将休走。大将史万宝在此!”
师古咬牙挺枪耳上。却被史万宝一刀斩落马下。隋军看到主将阵亡。大部溃散。没有来的及跑掉的。也将兵器丢下投降了。
阴世师远远的看到师古中伏。长叹一声。下令关上城门。随后跑去见杨侑了。
此时的明德殿上已经是乱成一团。尚书左仆射梁文彦道:“事已急矣。城门百姓扶老携幼。哭声震野。逃生而去。实不忍见。今内无强将。外无救援。何以待敌?只宜坚守城池。令人星夜江都告急。巩邑借兵来恢复。此为上策。”
度支尚书长孙平道:“仆射之言非矣。远水岂能救近火乎?且李密虎狼之辈。引以为援。正所谓除狼而的虎也。亦遭其祸。李渊内蓄凶恶。外施仁义。事宜在目。不如开城引入城内。与之共立代王即帝位。以安人心。然后暗使人江都报急。发檄郡县。勤王兵至。庶几隋室可安。人心不摇矣。”
文彦摇头道:“长孙平。你是傻瓜么!一旦让李世民入城内。大事定矣。深根固蒂。何以勤王?汝莫非生二心耶?”
话声未落。就听旁边一人大喝道:“文彦!汝不识天时耳。尚何多言!”收起刀落。却是已经将文彦杀死。
文彦头颅落的。却是怒目圆睁。恨恨的看着杀死自己之人。
殿上所有人都极为惊讶。转头看去。只见是河东人蒋佐。官拜殿前都尉。只听蒋佐说道:“以今主上巡游江都。乐而不返。百官无主。正宜迎立新君。以安隋室。
且今李渊父子行兵。仁义布于天下。咸称明主。其子世民。英雄无比。关中一路。士民归之如市。据汝等所言。是逐一饱虎。而引饿虎至矣。”
蒋佐杀死文彦却是已经将所有人吓住了。端坐殿上的代王杨侑。看到蒋佐杀人的时候。吓的瑟瑟发抖。下体已经湿了。
看到代王杨侑的样子。所有人知道。代王已经不可能做出什么决断了。无奈之下。只能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只有阴世师、骨仪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蒋佐看着已经尿了裤子的代王杨侑。露出一丝的鄙夷。冷哼一声。出去安排投降之事了。
李世明听到大兴城派出来的使者说愿意投降。也是相当的高兴。虽然说大兴城中已经没有了什么士卒。但是自己强攻的话。还是会受到一定的损失。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任何损失李世民都是不愿意接受的。
进城之前。李世民下榜安民。约束士卒不许侵犯隋朝宗庙。以及代王等宗室。但有违抗者夷三族。至是入城。城内百姓香烛迎接。
至于百姓是不是自愿前来焚香迎接的。这个根本就不在李世民的考虑范围内。李世民只看到了自己攻陷长安。立下了莫大的功劳。
进城之后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去参见杨侑。让杨侑书信一封。命人送到河东交与屈突通。让屈突通投降。
屈突通本来也就不是什么忠贞不屈之人。接到杨侑的书信之后。长叹一口气。带兵出城。降了李渊。
李渊的知李世民已经攻陷了大兴。也是乐的合不拢嘴带着大军返回大兴城。
回到大兴城之后。李渊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杨侑扶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元为义宁元年。以炀帝在江都。遥尊为太上皇。
杨侑授渊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视事于庆化门。冠冕有十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封李建成为唐国世子。封李世民为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至于这个封赏。是不是杨侑心甘情愿下达的。也没有人去计较。
李渊起兵不久。消息就传到了东都洛阳。留守洛阳的一干文武闻讯大惊。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四人根本就不说话。仿佛塑像一般站在殿上。脸上却都隐隐有一丝的高兴。
苏威宦海沉浮几十年。早就变成了老狐狸。见状怎么不知道这四位打的是什么算盘。虽然早就料到迟早有这么一天。可是心里还是难免有一丝悲戚。大隋立国到现在。竟然只过了区区三十多年。就要消失了。这样一位眼见着大隋建立。大隋昌盛。有眼看着大隋慢慢变弱的老臣情何以堪。
虽然很想派兵前往救援长安。可是自己虽然名为辅政。但是朝政实际上在房玄龄、杜如晦两人的控制之下。他处理朝政这两人不会说什么。可是他要是想派兵前去救援。不说王与长孙无忌会不会同意。
就算是王与长孙无忌同意。房玄龄与杜如晦不发粮草。大军根本就无法起行。再者说了。王与长孙无忌两人也不会同意发兵的。这从四人一模一样的反应上面就可以看出来。秦琼或许对大隋是真正的忠心不二。可是秦琼麾下的这些人。早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心思。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苏威知道自己提出来也是白提。深知明哲保身道理的他。便也沉默不语。一句话都不说。
张须陀出班对留守的越王杨侗说道:“殿下。太原李贼起兵。杀向西都。西都乃是我大隋国都。若让逆贼占据。我大隋将掩面丧尽不可不就。请殿下下诏。臣愿带兵前去救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