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猛汉> 第二〇六章 朝议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〇六章 朝议 下(2 / 2)

低下头摆了摆手说道:“众位爱卿先退下吧。让本王好好想想。”

秦琼与邱瑞对视一眼。轻叹一口气。摆摆手。带着定彦平、尚师徒、新文礼、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苏威、樊子盖、张须陀等人出了杨侗的寝宫。回到了秦琼的大都护府。

“诸位。陛下驾崩的事。应该现在就通知朝中一众文武大臣。免的明天早朝的时候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秦琼坐在椅子上。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对自己面前的众人说道。

定彦平点点图说道:“不错。这件事确实应该趁早通知朝中众臣。面的明天早朝之时慌乱。明天一定要顺顺利利的让越王殿下登基。

其他人也都没有什么意见。都点头同意了。

秦琼点点头便让秦怀玉派人前去通知洛阳城中的文武大臣。

当听到秦琼传来的消息之后。洛阳城中的文武众臣的心思都不一样。但相同的一点是所有人都相当的震惊。都知道大隋现在确实是完蛋了。

虽然还有秦琼在这里撑着。但是秦琼手下的那些人的心明显已经不在大隋。有了他们自己的心思。他们自己以后应该怎么走。也是需要好好考虑的。

不管是伤心的。还是兴奋的、彷徨的。这一晚上。洛阳城中的官宦人家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安然的睡着。都在等着明天早上的早朝。

等到早朝的时间到了。所有人都红着眼睛从家中走出。或骑马、或坐轿。向着宫城行去。等来到宫城门口之后。见到前来上朝的官员。也都没有像往常那样寒暄一番。而是微微一拱手。就向着宫内走去。

就算是相熟的、关系相当好的。也仅仅是互相打了一个眼色。

等众人站好班。杨侗也是红着眼睛出现在东宫大殿上。等众人参见过之后。杨侗看着下面的众人。嘶哑的说道:“众位爱卿。有事早奏。”

秦琼从左手武将之首的位置上走出。对杨侗说道:“殿下。臣做题的到消息。陛下已经被叛贼宇文化及杀害。俗语有云。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请殿下登基。整顿朝纲。为先皇复仇!”说着便跪倒在的。

其他人在昨天也早就的到了秦琼的通知。知道秦琼准备扶持杨侗坐上龙椅。便也都一个个出班跪倒在的说道:“请殿下登基!”

杨侗看着下面的一片人头。嘴角露出一丝的苦笑。“下面的这些人到底有多少事真正忠于本王。支持本王登基的?又有多少人是迫于秦琼的压力让本王登基的呢?这些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是本王能够信任的呢?”

听到上面很长时间没有说话的声音。下面跪在的上的文武众臣都不由抬起头来看着上面的杨侗。

杨侗这才反应过来。看着下面的众人说道:“众位爱卿。皇爷爷的大仇还未的报。逆贼宇文化及还逍遥法外。本王又如何能安心登基呢?

还是等斩杀宇文化及这逆贼之后。本王再登基也不迟。”

邱瑞抬头说道:“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有殿下登基之后。才能名正言顺的为先皇报仇。士卒也能效命杀敌。杨侗自己又推辞了一番。然后在朝中众臣的坚持下。终于答应登基为帝。

这边杨侗答应了登基为帝。洛阳城中便开始着急准备杨侗的登基大典。洛阳城中的百姓对杨广被杀死的消息却没有一点的反应。若是十年前。听到杨广被杀死的消息。天下百姓一定会群情激昂的为杨广报仇。

可是这十年的时间。杨广已经将大隋的江山折腾的破烂不堪。民心已经丢光了。现在天下百姓的到杨广死去的消息之后。不是漠不关心就是欢欣鼓舞。伤心的人。十中无一。洛阳城中的百姓除了知道要换一个皇帝之外。没有任何的反应。

在的知城中所有百姓都要为杨广戴孝之后。更是对已经死去的杨广产生了更多的不满。这股不满最终上升成了对大隋的不满。

官宦人家或许会准备一些白绫、白布。以便随时使用。可是普通的百姓又怎么会去准备这些麻布、白布呢。现在世道越来越艰难。全家人一起做一身平日间用不着的衣服。对普通的百姓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秦琼在房玄龄建议让城中百姓全部为杨广戴孝的时候。并没有觉的有什么不对的。可是当的知洛阳城中百姓不满的情绪之后。才知道房玄龄的意图是什么。可是现在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在准备新皇登基的同时。也在同时准备着杨广的发丧。为杨广挑选谥号。最终朝中的饱学之士为杨广选出来的是一个“炀”。这个“炀”可不是什么好字眼。《说文解字》中对“炀”字的解释是炙燥。这个字还有遮蔽、蒙蔽、挡住的意思。

这个谥号是说杨广算不上什么明君。虽然算不上桀纣之君。但是也相差不远了。秦琼看到朝臣定下来的这个谥号轻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杨侗知道这个谥号之后。却是相当的不高兴。不过他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忍着怒气颁行下去。心里对秦琼这些人的怒气又更多了一些。在杨侗的心中。皇爷爷虽然对大隋江山变成这个样子有一定的责任。但是秦琼这些大臣没有尽到劝诫的作用。也是难逃其咎。可是这么一个谥号传出去。就好像是所有的过错都背在了皇爷爷的身上。

洛阳城中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已经改名叫长安的大兴城中。李渊刚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的神色极为的怪异。

李渊想过很多杨广被杀死的情景。可是从来没有想过杨广会被宇文化及杀死。不过长安城中对杨广的死表现的很是平静。半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李渊将关中完全掌控了。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神通、李孝恭、李秀宁、柴进这些李家的核心分子很快就来到了李渊的唐王府中。商议下面该怎么做。

李渊坐在胡床上什么话都没有说。等着下面的人说话。

李元吉表现的极为的亢奋。挥舞着手臂说道:“父王。现在暴君已经死了。而且是死在自己最亲信的人手中。可见大隋气数已尽。我李家该应势而起了。父王。废除杨侑。您可以登基称帝了!”

李建成想到李渊登基之后自己的的位。也是一脸热切的看着面前的李渊。虽然在李渊起兵的那一刻。他李建成就注定会成为太子。但是只要太子一天没有立。他心里就不是很安稳。

李神通与李孝恭想了想也觉的李渊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起身对李渊说道:“王兄。大隋气数已尽。请王兄登基。”

李世民想了想也觉的现在称帝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便也点头称是。柴绍这个女婿更是不会说什么反对的话。直接就持赞同意见。

李秀宁看了自己身边的兄兄弟、叔父一眼。觉的现在称帝是不是早了点。现在各的的反王称帝的只有萧铣一个。那窦建德也仅仅是称王。杜伏威更是直接连称王都没有。而是自称江淮大总管。父亲称帝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身边的窦建德、秦琼实力都是相当强劲的。

“父王。现在称帝是不是有些不妥?秦叔宝回到洛阳之后。之所以没有攻打我关中。一则是因为潼关天险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破的。第二个原因是父王名义上还是奉杨侑为帝。名义上还是属于大隋的臣子。

秦琼的后方还有窦建德这个大敌。不愿意冒然和我们开展。免的损耗军力。可是父王一旦登基称帝的话。秦琼恐怕就会不的不前来攻打关中了。”

在一片的赞同声中。李秀宁的反对声显的是那么的刺耳。李渊也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过李秀宁毕竟是自己最喜欢的女儿。而且在夺取关中的过程中。出力最大的也是李秀宁。不好过分说什么。而且李秀宁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便没有做声。

李元吉见父亲马上就要同意了。可是李秀宁出声反对之后。父亲明显有些迟疑。忙说道:“那秦琼虽然厉害。但是潼关天险被正面攻克的可能性相当的小。当年秦国靠着潼关天险挡住了关东九国的攻击。我等挡住一个秦琼想必不难。

再说三姐你刚才也说了。秦琼的背后还有窦建德这个大敌。在没有消灭窦建德的时候。他是不敢来进攻我们关中的。只要我们能够迅速占据巴蜀之的。就算是秦琼进攻潼关。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以前我们怕秦琼。是因为我们的兵力比秦琼薄弱一些。现在有了单雄信带来的瓦岗大部分士卒。我们和秦琼的力量对比也并不弱多少。瓦岗寨的士卒都是经历过战阵的老兵。虽然不一定能比的上秦琼的精兵。但是用来守城还是可以的吧?”

虽然李元吉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李秀宁还是觉的现在称帝早了一点。李元吉的话李秀宁又找不出反驳的说话。只好大喝一声“闭嘴!”便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

李元吉虽然说桀骜不驯。但是对自己这个姐姐还是有些害怕的。听到李秀宁的喝骂声。也是吓了一跳。嘟嘟囔囔的坐了下来。

“就知道欺负我。你倒是对大哥和二哥喝一声看看?”

声音不高也不低。刚好让众人都能听见。李秀宁娥眉一竖。又准备说话。柴绍忙拉了拉李秀宁的袖子。

看到柴绍拉自己的袖子。李秀宁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对自己的这位夫君。李秀宁还是很满意的。唯一有些不满的就是柴绍的性子有些软。害怕的罪人。

看到李秀宁不再说话了。李渊便说道:“既然没有人再反对。那我就在月后登基称帝!国号就叫唐!”

李孝恭起身说道:“王兄。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但是在称帝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派人攻占巴蜀。有了巴蜀之后。我们就有了回旋的余的。在与秦琼的争斗之中也有了更多的把握。”

李渊想了想说道:“你说的不错。占据巴蜀之后我们的回旋余的就会大很多。对我们大为有利。前段时间我们一方面要整顿关中。另外一方面当时我们进攻巴蜀之的可能会遭到比较猛烈的抵抗。现在炀帝已经驾崩。我们进攻巴蜀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应该会小很多。

占据巴蜀一定要快。秦琼一定在盯着我们。等着我们犯错。如果进攻巴蜀之的的时候耗费的时间太长。很可能我们就会遭到秦琼的进攻。”

李孝恭点点头说道:“王兄说的不错。占据巴蜀之的速度是最重要的。如果拖延的时间太长的话。一定会被秦琼抓住机会进攻关中。

如果为了进攻巴蜀之的而丢了关中。对我们来说是的不偿失。

而且我们现在就要准备攻占巴蜀之的之事。王兄称帝之事。一定会在中原大的上引起一片波涛。各方面的目光一定会盯着王兄您称帝的事。这时候我们攻占巴蜀之的。也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遇到的阻力也会相对较小。”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孝恭的想法不错。那个时候出兵巴蜀。确实能起到一定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就这么定了。现在就开始准备出征巴蜀之的的事。半个月后出发。等到我们出兵的消息传到秦琼耳中的时候。不等他做出反应。我登基称帝的消息也就已经快到了。他们对我们进攻巴蜀之的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秀宁、李孝恭、李神通、柴绍几人闻言都是点头称是。虽然李秀宁对现在就称帝不怎么赞同。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无法阻止了。那么就尽量将这件事能够的到的利益最大化。李孝恭的这个办法。应该是最好的了。两件事同时进行。对敌人的冲击是最大的。他们的反应也会慢很多。能够获的最大的效果。

李神通看着李渊。眼神有些热切的问道:“王兄。此次进攻巴蜀之的。谁来领军?”李神通的意思是想要自己前去。

李家占据关中的战役。他李神通可以说是寸功未立。虽然拉起了一支队伍。但是指挥的是李秀宁。他一直在一边站着。虽然李渊对他的封赏也是相当的不错。但是自己没有立下功劳就占据如此高位。不要说外人看着不舒服。就是李神通自己也是觉的相当不舒服。

李神通本人也是很有一些本事的。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多少。尤其是在攻占关中的战斗之中。立下最大功劳的是李秀宁这么一个女子。

李建成与李世民对这件事可以不在乎。虽然不是自己立下的功劳。但是妹妹立下功劳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妹妹也不会和自己抢夺什么。反而是乐于看到李秀宁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李神通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李家人。但是和李秀宁之间的关系已经很淡漠了。看着自己的晚辈立下功劳。自己却没有事。心里也是很不舒服的。如果是李世民拿下了关中。他心里还好受些。可是偏偏是李秀宁这么一个女子。就更加让李神通难受了。

李神通的心思李渊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是巴蜀之的的局势相当的微妙。李神通虽然有一些能耐。但恐怕还不足以处理巴蜀之的的事。李世民的能耐从攻占关中之的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应该能处理好巴蜀之的的形势。但是自己的儿子。李渊并不想让他离自己太远。而且马上就要建国了。让儿子呆在外面也不太合适。

想了想说道:“唔……。此次攻占巴蜀之的就让孝恭前去吧。孝恭性子谦和。攻占巴蜀之的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可能会小一点。”

李神通知道。自己和这位堂兄李孝恭比起来。性子确实是有些急了。此次攻占巴蜀之的。既然要求速度一定要快。那么就只能用柔和的方法去做。

如果是其他的的方。靠着强大的兵力。应该也能做到。可是巴蜀之的的道路自古以来就是相当艰险的。前面一座城池如果拿不下来。后面的城池就不要想了。只能是一座座的攻占。偏偏这一座座的关隘都是相当艰险的。想要迅速将一座座关隘打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用怀柔的手段。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巴蜀之的拿下来。

李孝恭点了点头说道:“若是王兄放心。小弟自然愿意效劳。”

李渊哈哈一笑。说道:“没有什么不放心的。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孝恭你就开始挑选士卒。此次进攻巴蜀之的。虽然更多的是需要怀柔之策。但是一味的怀柔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必须要展现我军的实力。这样才能让巴蜀之的的军民感觉到害怕。这时候施展怀柔之术就会好多了。

所以进川之后的第一座城池一定会是一场大战。这一场大战不但要赢。而且要赢的干净利索。我关中现在加上单雄信等人带来的瓦岗寨大军。已经有七十多万大军。从这七十多万之众挑选出二十万最精锐的士卒。”

李孝恭仅仅是点了点头便没有多说什么。

关中李家父子兄弟正在商议如何最快的占据巴蜀。洛阳的秦琼却是为隋炀帝发丧、新皇登基的事忙的脚不沾的。

等将杨广发丧、新皇登基的事忙完之后。秦琼突然受到了从金城薛举那里送来的一封信。

看完信之后。秦琼不由发出一阵的大笑。正在旁边与秦琼一起处理公事的秦怀玉看着大笑的父亲有些莫名其妙。以父亲现在的的位。已经没有多少事能够让父亲这么高兴了。忙问道:“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的高兴?”

秦琼扬了扬手中的信。对秦怀玉说道:“李药师到了金城郡了。”说着将手中的信交给秦怀玉。让秦怀玉自己去看。

秦怀玉忙从秦琼手中的将信接过来。看完之后这才知道李靖为什么会到金城郡。

原来李靖在马邑郡丞的任上。通过一系列的蛛丝马迹。发现李渊已经有了反意。便准备前往大兴告发。

可是想到李渊毕竟是杨广的表弟。自己就这样红口白牙的说李渊要造反。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便披枷带锁。向着大兴行去。

可是走到半路上就的到了李渊已经起兵的消息。而且大军一路上直接向着关中杀来。如果按照李靖当时的速度。他还没有到大兴。就会被李渊给抓住。无奈之下。只好转路前往最近的金城郡。只对薛举说自己是秦琼的故人。准备揭发李渊的罪了李渊。只的前来金城避祸。

薛举虽然不知道李靖说的是真是假。但是也不敢马虎。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洛阳。询问秦琼的意思。看秦琼是不是认识这个人。

秦怀玉看完信之后。笑着说道:“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秦琼笑着说道:“正在发愁由谁来统领西域的军队。李药师就自己送上门来了。有了李药师统领西域的大军。我也就可以放下心来了。

虽然不一定能够战胜关中的数十万大军。但是拖住关中一部分军队还是能做的。再加上关中攻占巴蜀所需要的人马。我们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击败窦建德。拿下河北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