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锦言团队服务过的客户五花八门,各行各业的都有。
其中就有一位客户是经营有机农场的,薯类种植及加工占其产业很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他推广薯类再加工产品品牌,锦言带领团队在农场住了一个星期,对其从种植开始的一条龙产业链做过深入了解和考察。
……
“……就这样,育苗,起垅,垄作优点我刚才讲过,用直栽法,抗旱,大薯率高,适于山坡地或干旱贫瘠的沙土地,缺点是结薯数量少,需要密植。”
锦言将自己知道的大致讲了一番,看任昆的样子,好象……没听懂?
饶是永安侯聪明,但的的确确贵公子出身,不是个种地的料。
瞧他那样子,想来是从没见过生甘薯,更别提育苗、苗**等了,完全生吞硬记。
“侯爷,我说得有些零碎,可能有些描述说得不够明白,图解就一目了然了,待我整理出一份详细带图的文字来。”
他自己都没听明白,回头再去找人说,若被人一问,七扯八扯的定又是弄个一头雾水。
“如此甚好!”
永安侯大喜。若不是外男不能进内宅,他都想让刘承汉来榴园了,隔行如隔山,他完全在依仗自己的好记性。
“到书房还是此间?”
他有些急不可待。
现在?
锦言有些为难,老大,您真是工作狂,今天晚上又不打算睡觉了?
您体力真好!真心佩服!
她都睡了大半天,一点也没走困,打算今天早睡早起呢。
瞧人家,晚上通宵加班白天上朝开会,晚上复加班,废寝忘食,真是大周之幸百姓之福啊!
可是,她不想又熬夜了,睡眠不足容易早衰。
“我后日起程,若明日能上呈陛下,后续事宜可由农事司负责。”
永安侯看出锦言的为难,居然好脾气地解释道:
“辛苦了!事关重大,我若起程,无合适之人上递奏章。”
“那去书房吧。”
锦言站起身,侯爷都这样说了,还是别磨蹭了,咱们快点开始早点结束吧。
+++++++++++++++++++++分隔线++++++++++++++++++++++
俩人去了隔壁的书房。
一进去,永安侯觉得眼熟。
内里大摆设都随他的风格,开阔空旷,墙边一溜顶天立地的花梨木书橱,靠窗宽大的书砚桌上笔墨纸砚各行其位。
永安侯知道这书房原本是为自己准备的,依他的喜好再正常不过。
再细看虽格局相似,感觉上却大相径庭,眼前这丰实生动、充满韵味的摆设,显然是锦言的手笔。
书架上,书册按高矮成排,分类别居,富有节奏,秩序井然。
一如锦言拟章行文的风格。
干净、冷静。
但又有这种深蓝配玫红的椅套,浓艳与深沉,居然美得惊人!
还有那石青衬鹅黄的帘帐——
给几个胆子也不会有人将这种颜色弄到他的书房里!
博古架上,不值一文的泥塑娃娃与冰种白玉摆件相邻而居,毫无贵贱之自觉,笑得没口没牙。
……
夏嬷嬷上了茶及四色点心,锦言请永安侯自便,自己一头扎到书桌前,铺开纸,一边慢慢研墨,一边思索。
忽然想起一事:
“侯爷,您用过晚餐了吧?”
永安侯进门就说正事,她还没来得及问这事儿。客户在一边等着,虽说不至于怯场,但总归有些影响心情吧?
明晃晃地催稿啊……催稿什么的,最烦了……
“用过了。”
永安侯站在书架前端详着,在选书的样子。
那您老自个慢慢玩吧。
锦言不再理他,把玩着桌上的玉石小狗,拟了腹稿,开始默写。
永安侯转了一圈,这里的书都是他读过的,甚至还有早些年的邸抄,也不知当时是谁整治的,这些过了期的东西也都搬到内院来了。
抬头,锦言在灯下写得正认真,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
他发现,只要她开始做事,就是这幅谁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的模样。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遗物忘形?
他笑了笑,走过去,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那人果然没发觉身边多了个人,依旧奋笔疾书。
永安侯取了砚旁的松烟墨,加了水,捏着袖子下方,轻轻地研墨。
锦言写得认真,没注意身边多了个书僮侍候笔墨。
她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