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月过去,村里的人此刻全都一心一意放在种植玉米上面,每日小心翼翼的维护着,那样子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尽管苟乐已经无数次告诉众人对待玉米不需要这么小心,种下去之后任它生长就行,可村民们就是不听,也不怪他们固执,谁让现在虎骨县城兴起了一阵玉米风呢。
张忠君回去后,果然将辣烧肥鹅等菜肴的价格提升一个档次,即使如此每日登门品尝的食客依旧笼络不觉,甚至还有从其他县城慕名而来的食客。
眼见于此,张忠君趁机推出了苟乐赠送的玉米,回到家里后他曾私下吃了一根,味道香糯甘甜,着实不错。
按照苟乐教的方法,用水清煮过后,金黄色的玉米便以每根一钱的价格对外售卖。
几个邻村慕名来吃辣烧肥鹅的富商哪里会在乎这点散碎银子,见玉米长相奇特,当即要了几根,不成想几根下肚后吃上了瘾,想将剩下的玉米全部包下,张忠君哪里会同意,他还要让更多人品尝到玉米,这样能令名声散播更快。
于是乎四海楼除了招牌辣菜之外,又多出一道名叫玉米的金黄色美食。
将苟乐赠送的玉米贩卖一空后,张忠君转日一早就重新来到清河村,直接找到前者想再买玉米。
苟乐想了想,以每根五十文的价格卖给张忠君三大筐玉米,这是临时应急之用,剩下的则让后者自己去跟村民们商谈,现在清河村家家户户种植玉米,如果能谈成就省得以后玉米丰收时拉着到县城贩卖了。
省时省力,买家上门取货,有点像批发市场,算是苟乐为清河村谋取的另一项福利。
这也就是为什么村民们会如此小心呵护玉米的原因,五十文一根,一般一杆能结出三根玉米,和捡钱也没啥区别了。
等玉米丰收还需二三月,尽管心中无奈,张忠君却也不得不暂时带着三筐玉米回去。
不过走了一个却引来一大帮,清河村出产辣椒和玉米的消息不胫而走,加上虎骨县此前有不少人从苟乐手中买到过玉米和其他两样蔬菜,因此来村中求购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多是虎骨城内的酒楼老板,他们妄想能够像四海楼一样生意火爆财源广进。
其次是各大富商,商人的眼光最是毒辣,他们看出这几样作物潜在的巨大价值,希望可以收购到种子,然后高价贩卖到别的地区。
最后就是一些农民与权贵了,前者想收了种子回去自己种植,后者纯粹是嘴馋。
当然,对于这些人苟乐一概拒绝销售,如今要把清河村整个发展起来,所以才会给村民种子让他们自己种植,争取把清河村发展成一个农作物批发市场,这是苟乐未来的构思设想之一。
小鱼拍拍大黄的脑袋,手中捧着一把黄豆,牛舌头自下而上猛地一卷,黄豆转瞬消失,只留下一手湿乎乎的牛口水。
得了好处自然要出力,大黄围绕磨盘开始转圈,小鱼则把玉米粒接连不停的放进石磨中。
随着时间推移,小鱼心里的担忧淡了不少,想开了,地球那边的父母再怎么思念也无济于事,至少现在没有办法穿越回去,既如此还不如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这样父母有知也会欣慰。
古代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叮叮叮响个不停的微信。一切都回到了最天然的状态,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需要面对面,小鱼每天要么去找蓉妹子说话聊天,要么就在家研究烧菜,还真别说,最近手艺精进不少。
玉米粒磨成细粉,上锅蒸成窝窝头,配上从清水河中捕捞出来的小鱼小虾,李老头第一次吃就彻底爱上了这份套餐。
自从田地交给儿子打理后,薛瘸子极少下地,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种植玉米,老头不放心,害怕儿子搞砸,便天天来田地监督,一来二去倒成了苟乐这的常客。
原因很简单,伙食可口。
两个老家伙打着各自的旗号,每天上门白吃白喝,一分钱不给不说,还时常挑三拣四,就比如现在。
薛瘸子手握新蒸出来的窝头,美滋滋夹了一大筷子熬炖的小鱼,吧唧几口,微微摇头:“鱼是昨天的,不新鲜,不如现捕现吃。”
苟乐无可奈何的笑了笑:“昨天捞的一直放水里养着,其实也是活的,您老今天先将就将就,明天再给您熬一锅新鲜的。”
“有的吃就不错了,只是有菜无酒,未免少了几分滋味。”李老头笑呵呵的,红光满面的脸孔似乎比之前要胖了一点,由此可见这段时间吃得相当不错。
他双目微眯,盯着苟乐:“听薛老弟说你小子还懂酿酒,什么时候露两手让老夫瞧瞧?”
“对对对,不说差点忘了,这小子说自己酿的酒才可称之为酒,瘸子我酿的酒只是小孩子喝的,既如此,你就酿来让我等尝尝看。”
说到酿酒,苟乐确实也想过,可他一不懂如何酿制,二来缺少必要工具,所以事就一直拖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