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儿给卢萦带来的好处不光是减轻了卢家的商业经营,更多的是卢萦多了一个可用的身份,一个正式的明面上可以用的身份。
卢萦跟祖父卢群商议过后,用卢燕儿的身份正式的开始出粮赈灾。
卢萦先是选定了靠梧州最近的几个州县,她的根据地的附近,绝对的好控制。
卢萦并没有让卢燕儿出面,可是用了卢燕儿的身份,‘卢家大长嫡女不忍百姓受苦,愿意捐出自己的陪嫁的粮食,为百姓做一点事情。’
简单的身份,简单的事情,卢萦要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日捐粮在柳州,六个县城的主街道上,正午之时,同时出现了几辆粮车,有卢家的家将护着,给柳州的百姓派粮。
柳州的百姓疯狂了,所有的人都挤到了街道之上,带着自己的米袋子。
从旱灾开始,家家都在吃自己的余粮,有点银钱的都赶紧买粮屯粮,为了之后的艰难的日子做着准备,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次的旱灾持续了这么久,两年了!家家已经没有余粮了,此时的柳州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了,凡是富户有钱的人家早就搬走了,听说北面有粮食,稍微有点地位的人家都往长安去了。
留下的百姓们其实早就抱着等死的决心了,因为柳州官衙的粮仓两年以来从来没有拿出过一颗粮食给老百姓,大家都已经不指望了。其实不是柳州知府。县令们不想赈灾,他们也是手里无粮啊?他们月月写奏折向朝廷要粮,可是那奏折就如沉入大海一般,毫无音信了。柳州的官员们就这样看着柳州的富户搬空了店铺,看着柳州的年轻壮年出去逃荒,看着柳州变成今日的几座死城。
卢家的出现,如天佛降世,拯救了柳州的百姓,甚至官员。
一连三日的赈灾,卢萦拿出了几百车的粮食。柳州的百姓在感动之余。竟有人带头当街给卢家跪下了,口中感激,“卢家仁义,救我柳州百姓困苦。今我等一跪。以示感激!”说话的人估计是个读书人。文绉绉的话说出来,还挺有撼动力,所有的老百姓都顺着这人跪下了。重复着那人的话。
以至于惊动了柳州知府,听说了大街上的事情,柳州知府温元义也跑来街上,求见卢家的大娘子卢燕儿,希望可以当面表示柳州的感激之情。
次日,‘卢燕儿’请了柳州上下所有官员去了自家在当地的饭店吃了饭,席间跟柳州的各级官员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卢家愿意收购柳州大部分的土地,安排柳州百姓重拾家园,温元义非常开心自己的难题得到解决,亲自为‘卢燕儿’办理的所有的地契,让‘卢燕儿’瞬间成为了柳州地界上所有荒地的主人。
送走了‘卢燕儿’,柳州知府温元义跟几位知县又商议了一番,才纷纷散去。
温元义回了家,两年以来,头一次欣喜非常。
前厅里面,温元义款款诉说着卢家的娘子如何大度从容,如何的美貌如仙,如何的心善非常。
温元义的夫人是乃是京中王家的庶女,当年她的的身份低微,嫁给刚刚出仕为官的温元义已经是难得,但毕竟自己还是王家的女儿,特别是有了王家的帮忙,温元义的官职爬的也比较快。
温元义感激王家还有王氏对他的帮助,一直对王氏还是不错的,即使家里有那么两个妾侍,可是也越不过她这个主母去,他每个月都会在王氏这里歇下二十日,妾侍那里却是偶尔去一次。
两人夫妻多年,孩子都是嫡子嫡女,温元义从来不允许自己的妾侍生下孩子,影响家里的气氛,虽然他知道这对妾侍不公平,可是这个年代哪里有那么多的公平?妾侍本身就是一个奴婢而已。王氏本身就是庶女,在王家就对妾侍姨娘们非常熟悉,见夫君能为自己保留孩子们的地位已经是非常难得,夫妻俩倒是真心以对。
王氏笑眯眯的听着夫君说着今日的所见所闻,心里为夫君高兴,这愁人的灾害,让夫君整整两年不得开心颜,如今卢家的出现解决了所有的难题,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温元义还让人拿来卢家送来的好茶叶,“夫人,据说这茶叶难得的很呢!我们也尝尝!”
王氏笑着吩咐人送来热水,亲自为夫君煮茶,可是当她打开茶叶罐子的时候,整个人就愣了,她倒了一些茶叶出来,在手心里捻了捻,脸上带着惊讶。
温元义见夫人停下来,打趣道,“夫人也没见过这茶叶吧?卢娘子特意说了这茶直接用开水冲泡就好,不需煮,不需加调味料呢!”
王氏抬头看了周围一眼,示意所有的下人都出去,并见他们走出了院子,才亲自关上门,转过身来,凑近夫君的身旁。
温元义愣愣的看着夫人遣走了所有的下人,“夫人?”
王氏坐到夫君身旁,极小声的问道,“夫君,可知道这茶的来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