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老脸一红。村长媳妇接过话来,“唉,这就做饭了!家里东西不多,您们凑活着哈!”说实话,刚换完物资,可是他可舍不得给这么多人吃啊!
崔颢哈哈一笑,“十八叔,把咱们的米粮交给大娘,麻烦大娘帮忙煮饭!”
村长媳妇嘿嘿一乐,“没事!咱们今日打了鱼。你们想怎么吃?熬鱼汤不?”
卢十八最是喜爱吃烤鱼了。“石头?去各家看看谁家还有今日的海物,都收来,照价给钱,今晚烧烤!”
小石头领了命令带人离开了。崔颢也递给村长媳妇一角银子。“大娘。把你们今日的海物都给我们吧,咱们人多,吃的也多!”
村长赶紧拦着。“使不得使不得!”
村长媳妇也没要那银子,虽然看了好几眼,但是人家今日给了自家村子方便,不能再坑人家银子了,“多谢贵人!我马上就去张罗,你们等着!”
崔颢没有强要留下银子,给身后的人一个眼色,多多的送去了好多的米粮。
晚上是米饭加烤鱼,还有一碗鱼汤,简单的很。
崔颢吃完了饭,就把卢家的一个子弟留下了,这个人叫做卢根子,是家农户的儿子,家里非常贫困,所以卢根字从小就务农,虽然才十八岁多点,可是身体很是健壮。
崔颢斟酌了一下,“根子,你明日跟石头留下,我再给你留下几个人保护你们,还有两车物资,你明日开始在这附近的山区找棉花田,还有跟村长他们打听附近是否还有其他的村庄,别让他发现我们收布匹的目的,就说我们想建立一条南北通商的路。
你找到棉花田,记得把棉花籽都留下,好好保存起来,越多越好,将来好带回南地种植。
还有,你也可以收棉布,就说咱们商队的人要做棉衣去北地,棉花也要的。不过价格低些。
再有,你要好好跟当地的人学习种棉花的技术,记住了吗?”
卢根子是个老实人,但是脑筋不笨,“记住了,主子放心!”因为出门在外,大家都称呼崔颢为主子。
崔颢点点头,出门找来卢十八,交代了几句。
第二日一早,崔颢带着队伍离开了,可是卢根子他们十几个人倒是留下了,还有两车物资。
河南道终于平安进入了,出乎崔颢的意外。
他以为毕竟南北对立了,北方边境必然会加紧防范南地来的人,没想到竟然没有人阻拦,随便花了些银钱就放行了自己的商队。
崔颢有些担心的牵马来到卢十八的马旁边,“十八叔,怎么这般容易就过了?”
卢十八摇头,“我也不知道,要说以前,倒也没什么,不过如今嘛,不好说啊!我派人出去打听一下!”
崔颢点点头,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
商队进了客栈休息整顿,而这个小城的城主已经知道了一个巨大的商队进了自己的城。
尹东阳就是这个怀远镇的城主,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任几十年了,在还是隋朝的时候,他就是这里的城主,李唐之后,他也没有动地方,毕竟一个边境小城,谁在乎他的位置?
再说怀远镇偏远,贫困,一般商队都不会从这里过去,所以崔颢的商队一到,城门官立马放行了,而且立刻通知了城主。
尹东阳捻着胡须,看着城门官,“你说带头的几个人穿的都是黑色的锦缎?头戴玉冠?”
城门官点头,“不错,这些人看着颇为富贵,两百多辆车呢!把咱们城里的所有的客栈都包下来了!”
尹东阳心里转了几转,“派人试探一下他们是否肯交换物资,若是肯,就让他们安全离开!”
城门官是尹东阳的小舅子,“姐夫,那要是不肯呢?”
尹东阳皱眉,“那他们的来路就是有问题!”
城门官点头出去找人了。
一刻钟后,崔颢下榻的客栈,一些百姓妆扮的人过来打听,他们是不是可以跟商队换些东西。
卢十八大嗓门,挥手道,“没事,想换什么?咱们带的东西多,走这一趟,准备多弄些东西回去的!”
老百姓们都高兴了,“咱们想换些米粮,还有肉,菜,你们还有什么?”
卢十八嚷嚷,“咱们还有布匹,不过那些东西精贵,你们换不?”
老百姓一听布匹,知道不便宜,就都摇头。
卢十八让手下的人给每个来换米粮的百姓,换他们需要的东西,不过都是明码标价的,虽然不坑人,可是也不便宜的。
听到以为老大爷的抱怨,卢十八也是叹气,“大爷,您也知道如今这年景,咱们也是没有办法啊!粮食难弄啊!”
老百姓都跟着叹气,纷纷说着灾年之后,大家都过的紧巴巴的,日子艰难啊!
卢十八也是感慨,“谁说不是呢!要不咱们能拼了性命的出来走商?如今的年景不好,山匪多的要命,咱们也是把命别在裤腰带上了,这一次走成了,给儿子多挣俩钱,走败了,家就没了!”
一番唠叨之后,老百姓也是替卢十八他们可怜,都是半大小伙子,真是拼了命了的。
人群散去,卢十八看着远处的几个凑在一起的人,眯着眼睛笑了笑,转身回了客栈休息。
第二日,崔颢的商队正常出发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