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身体演义> 第一章 椎间盘突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椎间盘突出(1 / 1)



第一章

椎间盘突出

张浩是一个让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孩子。在父母眼里,张浩让人头痛;在老师眼里,张浩是麻烦制造者;在小伙伴眼里,张浩可以编一部百万个为什么。

奶奶的腰椎间盘突出的老病又犯了。父母工作忙,照顾奶奶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张浩的肩上。

张浩照顾好奶奶后,拿一张椅子坐在奶奶床前,眼睛从奶奶脸上转到了窗户,从窗户看到了对面的楼房,从楼房望到了天空。呆呆地就出了神。

“浩儿,又想什么呢?”奶奶以手抚摸着张浩按扶着床的左臂,慈爱地问。

“没想什么,”张浩无意识地回答,“不,好像想了很多,奶奶,”张浩收回几近空洞散乱的目光,“奶奶,人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呢?小鸟会得吗,宠物狗也会得吗?”

奶奶含笑的眼睛更眯了,奶奶当然不会因为张浩拿自己的病联想到小鸟,宠物狗而愠怒,这个孙子她太了解了。这个小脑袋里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太多了,她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其实,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了,”没等奶奶反应什么,张浩像在自说自话,“奶奶,我查过资料,其他的脊椎动物是得不了椎间盘突出的。为什么呢?我是这么想的,你看啊,地球上的脊椎动物中只有人是直立行走的。书上说这是人脱离动物界重要的一步,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的前肢,也就是手,手的灵活性增加了,锻炼了人的大脑,从而全面超越了其他动物,成了地球的统治者。我奇怪的是动物的日常行为竟然可以促使改变身体结构,哪得是多么强大的意志才能逼使其基因改变啊?”

“奶奶,我不知道椎间盘突出是不是真的只有人才得这样的病,但人的心脏的负荷肯定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这是直立行走带来的后果之一。”

“浩儿,怎么说?”奶奶忍不住也好奇了起来。

“你想,其他动物的身体平行于地面,心脏向头尾供血是前后方向的,就像流淌在平原上的河流,,心脏的负荷小;而人的身体垂直于地面,心脏向头部供血需要对抗地球的引力,是提供,就像我们把水提到高处,心脏的负荷当然就大了。人们常说傻大个傻大个的,个子高的人的心脏向脑袋供血自然的比个子矮的人的负荷更大,距离远,负荷大,供血的效率自然就低,大脑的营养跟不上,反应就迟钝,个子大就傻啦吧唧的了。”

“呵呵,臭小子,有点儿歪理。”奶奶被张浩的话逗乐了。

“奶奶,奶奶,不许笑我。哼,爸爸妈妈说我的脑袋瓜不是地球人的,奶奶你笑我,不跟你说了。”

“我大孙子的想法是最棒的,奶奶也长见识了。再跟奶奶聊聊。”奶奶赶紧投降。

“不了,我做作业去。奶奶,有事喊我。”张浩一扭身,出了奶奶的房间,顺手带上了门。

张浩的想法何止这些儿,关于人的直立行走后的后果,还有一个,作为一个初二学生,是不好跟奶奶说的,那就是人类的分娩相比于其他胎生动物来说太危险了,所以人类有接生婆,有助产士,有妇产医院,因为人类可以难产,而动物没有。

张浩还知道据现代科学家研究,人与老鼠的基因相同性竟高达99%,而1%的不同竟然会造成天壤般的差别。这1%的差别是如何造成人与老鼠地位的巨大差距的呢?

当然,你可以说是人与老鼠的智慧不同,那1%的不同基因,就是智慧。而智慧是什么,为什么人有,而老鼠没有。张浩想弄清楚。

直立行走解放了前肢,变成了手,手的灵活促使人的大脑的发展,这是教科书式的解释。但在张浩眼里,事情似乎并不这样简单。松鼠,可以用前肢捧着松果吃,前肢的灵活性不见得就比人的差。可是松鼠还是松鼠,没有演变成像人一样的智慧生物。

如果自然法则是正确的话,大自然怎么会孕育出人这样一个奇怪的生物呢?物竞天择下,最先淘汰的可能就是人类本身。还在洪荒时代,早期人类面对的是虎豹一样凶狠的对手,在身体对抗上,人类是全面处于劣势的。强壮不如,奔跑速度不如,尖牙利爪不如,甚至人的繁衍也不如其他的动物自如,可是奇怪的是人类生存了下来,不仅生存了下来,还渐渐控制了地球。

单从外观上看,人种的差异还是蛮大的。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三色人种是地球上人类的绝大多数。为什么外表肤色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同是北纬30度,亚洲孕育的是黄色人种,而欧洲孕育的是白色人种。而黑色人种是非洲的特色。若从进化论来说,进化成这三色人种的猿们,猩猩们是不是也应该是三色的呢?若从对气候气温的适应上,热带的应该产白色人种,寒带应该产黑色人种,温带就是黄色人种的天下了。

从对自然的态度上,人的行为明显不同于其他动物。人,掠夺成性,不仅同类之间互相掠夺,对大自然也是掠之夺之惟恐不尽。

大脑作为人的中枢,它所需要的营养可以看做是对心脏的掠夺,而动物们不是,它们是自然流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的直立行走,才促使人的思维从需要变成了掠夺,从此,自私,贪婪就成了人的本性。人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主宰,不是因为他的身体比动物们更强壮,而是无休止的贪婪。虎豹们没有一次杀上百头牛羊储存起来的行为,而人类会,不仅会,而且会过之。

所以说,大自然怎么会孕育出这么一个对自己动刀的物种来呢?

那么,是什么促使人类直立起来的呢?

张浩的大脑就这么天马行空,无所羁绊的胡思乱想着。

老师布置的作业早就完成了,而有些作业是很难完成或者张浩不想立刻就完成的,他很所赏这些无休止的作业。

对于地球为什么会孕育出人类这个对于地球的本身不见得是好事的作业来说,张浩无解。对于地球的本身,张浩也有着很多无解的作业。

譬如煤,譬如石油,它们的形成科学家已有定论。正因为这样的定论,张浩才觉得有问题。问题不在于煤与石油形成的原理,而在于基于这个理论下的煤与石油的分布。

煤与石油分布在哪里都不奇怪,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古代植物与生物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若在南极也有储量丰富的煤炭与石油,你会做何感想?在南极地区形成煤的植物从何而来?

当然有大陆飘移学说做背书,似乎可以解答,但对于善于吹毛求疵的张浩,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因为大陆飘移学说可以解释形成煤的植物怎么来的,却不能解释这些植物是怎样埋在地下的。若要找一个解释,那就是地震或火山,对地球表面有一个颠覆性的改变。在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地球的地震与火山会是怎样的频繁和强烈啊!大陆一边飘移一边地震着火山口喷发着,在全球范围内将大片大片的森林、湖沼、海洋抛向空中,再翻扣过来深埋在地下,经历千百万年后,以煤与石油的形式重现人间。

那将是一个怎样的地球?那会是怎样震级和烈度的地震?还有那火山,喷发时的威力可以覆盖半个地球吧。

地球乃至地月系、太阳系的关系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文化形式存留在人类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也是促使张浩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孜孜不倦地原动力。

那些千百年来以神话形式存在的内容,真耶?假耶?张浩自觉现在的他还没有能力一一梳理并辨真假。

但是另一个有趣的东西让张浩兴奋不已。中国的阴历!

中国的老祖宗为什么偏偏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作为参照物来制订历法呢?在古代中国,历法不仅仅是让人知道时间,它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确定农时的。定农时不以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太阳为参照物,反而以昼伏夜出不经常圆的月亮为参照物,中国的老祖宗似乎不怎么靠谱。

生活当中却能找到坚定的证据支持中国老祖宗这看似不靠谱的阴历靠谱得很。二十四节气。

若从二十四节气肇始算起,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朝代已经不知更迭了多少,“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节气现象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偏移。

中国人为什么独独对月亮偏爱有加?传统节日中就有两个可以说是专为月亮而设的:元宵节、仲秋节。大文豪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脍炙人口了近千年,相信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张浩津津有味地想:是什么让中国人对月亮有那么深厚的情怀呢?从神话到传说,从文字到文学,从吃食到节日,甚至男女间的结合,哪里会没有月亮的身影呢?

没有月亮的中国传统是残缺的,没有月亮的中国文化是不完整的。在中国人的眼里,太阳与月亮的地位是等同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超越太阳的。

中国哲学概念中的阴阳关系是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月亮是依靠什么可以与太阳一较高下的呢?

难道月亮与人有着秘不可测的关系?至少月亮与中国人的关系就不同寻常。

张浩的思维突然间似乎把握到了什么,他的嘴角微微上翘,像波纹荡漾开来。

事情可能是这样,那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情。

人不再是人,身体也不再是身体。

...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