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旗> 卷四 英伦 楔子 养子聚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 英伦 楔子 养子聚会(1 / 1)



说明:本节写的我战战兢兢。伊藤博文一直是一个我不敢轻易碰触地人物。最近正在研读日本人久米正雄的《伊藤博文传》。有什么心得体会。都会尽可能的表述在里。

“急电:清国购舰特使任令羽已于本月27日抵达伦敦。据闻其已与阿姆斯特朗厂草签购买2艘防护巡洋舰之协议。详情待堪。”

——青木周藏明治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急电:前电所言之清国特使购舰一事。已由阿姆斯特朗厂董事会副主席Sir.Nobel处核实。订购数量2艘。建造地。伦敦的Thames-Iron-Works厂及埃尔斯维克Whitworth厂各1艘。计划本年12月初开工。详细数据待堪。

另:据Sir.Nobel称。清国特使似另有订购3艘高速鱼雷快船之意向。”

——青木周藏明治二十四年十月三日

“急电:清国新舰技术数据——设计师。主尺度:正常排水量4055吨。舰长107.3米。宽13.9米。吃水5.25米;动力:2座立式4汽缸3胀往复式蒸汽机。配燃煤锅轴推进。设计航速22节。正常载煤400吨。最大载煤1000吨。续航力4000海里/10节;火力:法国施耐德厂产6英寸45倍口径加纳速射炮4门。4.英寸45倍口径加纳速射炮8门。14英寸鱼雷发射管4具:防护:穹甲。倾斜处厚4.5英寸。平坦部厚2英寸。”

——青木周藏明治二十四年十月十七日

西元1891年10月23日日本横滨富贵楼

京都最富盛名的酿酒作坊笠置屋酿造的“玉之泉”清酒在精美地信乐烧瓷杯中散发出淡淡的酒香。榻榻米上的矮榻上则摆满了盐烧秋刀鱼、生鱼片、天妇罗和各色寿司。在榻榻米前。一名身材窈窕的盛装艺伎正伴着三琴和长笛的演奏轻歌漫舞。

“好!”。一曲方罢。居于主位的伊藤博文便双掌一击。高声喝了个彩。

“阿仓”。他笑容满面地转向跪坐在榻前为几人执壶的那名年长艺伎。“无论是诗书、琴瑟、茶道、书法还是插花。缨子都已经有你年轻时地风采了。尤其是舞蹈。已有你当年的十分之二三了。”

“伊藤君。你这算是称赞么?”。被伊藤博文称作“阿仓”的年长艺伎微微横了伊藤似嗔非嗔的问道。

坐在伊藤博文左手边的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微微一怔——伊藤博文在横滨置富贵楼金屋藏娇早已是日本内阁与军界中尽人皆知之事。也正因为早已存了这个定见。当他在这富贵楼门口见到这位“阿仓”时还委实吃了一惊。随后油然而生的便是对伊藤博文在审美观上生冷不忌的肃然起敬!

这个艺伎的容貌即便在年轻时最多也只能算作是中人之资。兼之如今更是半老徐娘。早已是一副除“年老色衰”四字外再无可形容的模样。连这样地都有兴趣。伊藤的好色还当真不是浪得虚名……

也正因存了这份成见。自进入这和室以后。他的注意力便大半落在了那个正翩翩起舞地年青艺伎身上。直到片刻前见到阿仓斜瞥向伊藤博文的那一眼——细细长长的眸子里眼波流动。风情万种之外竟还有几分风尘女子中少有的慧黠。让胸中原本一片焦灼的桦山资纪都不由得心中一荡。也多少有些明白为何伊藤博文会时常在这富贵楼中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他端起面前的酒杯微抿了一口。略定了定神。却听见伊藤博文言道:“能有你阿仓歌舞的十分之二三。不是称赞。又是什么?”

“桦山君大概不知道吧?”。他突然转向了桦山资生因肺痨而重病将逝。临终遗愿之一便是再看一次阿仓的歌舞。”

“可惜啊!”。伊藤博文声音里突然多出了股浓浓地感伤。“当时阿仓远在长州。我虽在京都搜罗了数名最好的艺伎。却无一人能有阿仓地舞姿……最后。我也只能是在东行先生冥寿时请阿仓去下关为他在墓前舞上一曲。聊作慰籍。”

和室内一时陷入了股莫名的静寂。淡淡的忧伤同时笼罩在了除仍满面懵懂的缨子之外的所有人的脸上——高杉晋作(注1)。

惊才绝艳的高杉晋作、风流成性地高杉晋作、创立奇兵队地高杉晋作、久贺冲之战中单舰蹈幕营的高杉晋作。还有……英年早逝地高杉晋作……

“赫赫东藩八万兵。袭来屯在浪华城。我曹快死果何日。笑待四邻闻炮声。”。吟诵着高杉晋作的遗作。想起那位比自己还要年轻两岁。却在27岁英年时便已撒手人寰的维新志士。桦山资纪亦不由得谓然一叹。“东行先生英年早逝。实乃帝国之大不幸。否则以他的才干。于维新大业将大有裨益。”

“清国有一句古谚国难思良将。桦山资纪神情黯然的继续道。“如今帝国海军举步维艰。便更让人想念当年率丙寅丸号一条船就敢独挑久贺冲幕府海军本阵。并战……如果他还在。我大日本海军只需请他一人率一艘军舰。就一定可以把清国的整个北洋海军都打沉于渤海的波涛之中。可惜。天不假年

听到他这番隐含深意地话。伊藤博文却也只是短起了酒杯轻抿了一口。随后也只是微笑不语。而坐在桦山资纪对面的那个中年男子却已经微微皱起了眉头。

“听桦山君的意思。是说帝国海军现在面对清国海军时还没有战而胜之的决心么?”。自桦山资纪进来后除了最初的寒暄之外。就几乎再未发一言的中年男子终于又开了口。他有着一张长的近乎耸人听闻地脸。鼻子与嘴唇之间间距极大。一双招风耳。嘴则略有些歪。让人一望便印象深刻。

“帝国海军将士从来就不缺乏为天皇陛下效死的决心。”。那中年男子话音未落。桦山资纪便已是目光一寒。但他在回答其提问时却仍是神情恭谨——虽然论起官阶。他这个海军大臣似乎并无对眼前这个新任的区区赏勋局总裁平礼相待的必要。但若要论及出身。此人身后的西园寺、德大寺这两大“九清华”家族无论哪一个则都不是他2岁时才进入的桦山家所能比拟的。

“而且。帝国的海军再经历了自明治十七年的朝鲜事变后。经过七年地卧薪尝胆。海上与清国的北洋海军一决高下了。”。桦山资纪地话语中透出浓浓的自信。但他随即话锋一转。“但可战并不意味着必胜!”

“桦山君这就有些说笑了。”。西园寺公望的应对显得极为得体。但言语间却已是暗藏机锋。“自明治十四年起。海军军费连年递增。过去五年间更是没有一年在890万元之下。而清国的北洋海军时至今日每年能拿到的经费都不过超过400万两白银。折合日元最多也不过600万元而国民。国库岁入却已有8500万万人的清国。每年的国库收入最多也不过8000万两白银。换成日元勉强够一亿两千万之数……如果让这些辛苦劳作的国人知道。海军每年拿着几乎超过北洋海军一倍地经费。却连一个对其战而胜之的决心都没有地话。那海军还有何面目去面对为了扩张海军而节衣缩食的国人。”

“西园寺君……”。桦山资纪面色一寒——他委实没有料到。自己与海军部谋划良久的新海军扩张案还来不及提出。就被似乎已经有所察觉的西园寺公望提前用言语挤兑住决定权的。并不是眼前这个别闻目睹两人地唇枪舌剑却仍一言不发地伊藤。

“北洋海军在蛰伏了数年之后。又开始自西洋购舰了!”。略沉吟了一下。桦山资纪很快又开口了。“1艘二等铁甲舰。2艘不亚于此时还为开工建造的吉野地防护巡洋舰。也许还有那些3艘连他们自己都未必想明白了用处的鱼雷快船。只要这些军舰顺利归国加入北洋舰队……西园寺君。帝国海军过去几年间辛苦扭转对清国北洋海军的颓势。眼见着又要故态复萌君……”。他冷冷的望着对面的西园寺公望。“每年900万元。听起来似乎是个很大的数字。可你是否知道?帝国海军今年刚刚在阿姆斯特朗厂订购的那艘防护巡洋舰最少就需要400万元?!”。桦山资纪继续侃侃而谈。“如今英吉利国建造1艘最新式的铁甲舰所需要的经费。动辄便要100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按如今国会划拨的经费。即便帝国海军全体官兵一年之内不吃不喝不领薪俸。甚至不做一次训练巡航。不发射哪怕一枚最小口径的炮弹……那样节省下来的经费。也不过勉强购入1艘新式铁甲舰而已。”

“英格尔斯上校早就建议帝国海军订购新型铁甲舰以抵消清国海军定远和镇远两舰对帝国海军的优势。贵。从明治五年帝国海军正式建军以来。这近二十年间。帝国海军除了3艘老掉牙的老式铁甲舰外。就再没有装备哪怕一艘真正的新式铁甲舰。而北洋海军却是在购买了定远、镇远之后。如今又增添了1艘最新式的二等铁没错。帝国国民这些年来的确为了海军的扩建而节衣缩食。但我想提醒西园寺君的是。帝国海军的创建。其目的便是在海外为帝国及全体国民争取必须的利益。故而这些投入实际上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清国又开始强化海军的此刻。”

“海军的创立其实极其的简单。就是一个字——钱!而且。陆军每年的军费都在110万元以上。而海军这几年来又何时超过此数?这些年来每次朝鲜变动均有海军的参与。而陆军又出动过几人?西园寺君。山县曾经说过陆军是国民的儿子。可海军也不应因此而仅仅是国民的养子吧?”

“我是养子。西园寺也是养子。伊藤则是养子的儿子……今日的这场会面。竟还是个养子们的聚会呢。”。望着对面神态矜持的对他点了点头的西园寺公望。桦山资纪脑海里竟然突然浮现了个和此时主题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念头——此时和室内的三个中年男子中。本名桥口觉之进的桦时被过继给桦山四郎右卫门为养子后方用此名;至于原本叫做林博文的伊藤博文么。嗯。他比较早。9岁的时候是因乃父林十藏被下级武士伊藤家收为养子而改姓伊藤了;还有西园寺公望。在3岁之前。他3岁时就由德大寺家过继给西园寺家了。算是三人中改换门庭最早的一个。

注一:有说法称高杉晋作便是和月伸宏漫画《浪客剑心》中剑心的原型。对此仅是提及。不予置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