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中联盟对苏联的战争节节进展,美国人发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奄奄一息的大英帝国这个虚弱的盟友外外,就是模棱两可,态度不明的中国以及敌对的三国轴心联盟,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更多的人可以信赖,孤立主义让美国人发现自己已经被全世界孤立,这个发现让美国人大吃一惊,于是这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动员起来,美国人开始以自愿兵的方式绕过国会和民众的反对,通过武装英帝国联盟的士兵来抵抗日益强大的三国轴心。
在东欧战场上,即将亡国的俄罗斯人在莫斯科的宣传下展开了一场令世人侧目的保卫战,在喀山、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莫斯科、萨马拉……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忍受着饥饿和痛苦,依靠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进行着不屈不饶的战斗,德国士兵和中国士兵的每一寸前进都是用鲜血和无数的弹药堆积起来的,而中国人的宣传似乎已经被瓦解,虽然投降的俄罗斯士兵越来越多,但是莫斯科把所有的人都武装了起来,依靠恐怖和政治动员来发动人民.德国人和中国人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但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已经注定,没有了补给和援兵的城市无法坚守到下一个年头,单单是饥饿和严寒就足以打倒这些坚韧的俄罗斯人,中国人新兴的工业机器在飞速的运转,社民党严密的组织能力和全国总动员让这一战争机器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养分,到1944年底,东欧战场结束之后,已经有近3800万左右的农村青年永远的离开了乡村,战时经济的动员力使得中国这个半农村和半工业的帝国彻底的完成了一场经济上的飞跃-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质的飞跃,到1945年初,中国的工业人口已经超过1.65亿.虽然从人口上来说依旧是一个农业社会,但是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早已经达到了53%。而在总动员的名义下新修筑的铁路和公路系统以廉价的资源价格迅速的完成了原本需要十余年才能完成的工程-这是一场在战争名义下完成的工业革命,在战争的威胁下人们放弃了争论,缩减了物质需求,在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下让这个贫穷的国度再一次辉煌起来.战争对北京来说似乎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对苏俄战场上,德国人占领了高加索地区之后无法再前进一步,德国的外交部长来往与北京和罗马之间,要求盟友们提供更多的兵力,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面对攻坚战如此巨大的伤亡,即使拥有庞大人力资源的中国也不得不皱起了眉头,放弃了快速解决战斗的计划.
1944年11月8日,莫斯科陷落于德中联合军队的手中,到1944年12月22日,最后一座城市也被攻克,苏俄成为了历史上的代名词.柏林和北京展开了对战后问题的讨论和谈判,中国人所控制的俄罗斯政府在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以东,与北京的想法不同的是,德国人打算彻底的灭亡俄罗斯国家,希特勒任命四个总督来统治这片广大的区域.这导致了大量的俄罗斯人逃到了西伯利亚,但是这些事件不过是1944年世界大战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1944年6月,日本军队侵入印度,与日本人想象中不同的是,印度人并不欢迎这个自诩为“解放者”的日本军队,在英国军官的指挥下,印度人节节败退,英国人薄弱的兵力完全无法抵抗精锐的日本陆军.到10月初,日本军队已经逼近了德里.
……
<1949年战争结束之时>:
1944年11月22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忽然袭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23日,美国对日宣战.25日,德国对美宣战.26日,意大利对美宣战.12月2日,中国对日本实行禁止对日本出口战略物质.1945年2月,日本占领印度大部分城市.中国全线贯通远原俄罗斯远东铁路.北京拒绝德意日对美英宣战要求.战时总动员令取消.
1945年3月,美国驻菲律宾之军队投降于日本,美国全力援助英国中东军队,德国军队进入土耳其,土耳其宣布加入轴心联盟.4月,叙利亚约旦伊朗部分地区被德军占领.5月12日,海法之战,美国英国以色列军队(民兵组织)战胜德国土耳其军队,遏止住德国军队对中东的扩张.6月,隆美尔元帅指挥的德意军队攻克阿拉曼,但是由于地中海制海权以及战场上的制空权被美英军队掌握,德意军队被迫滞留于尼罗河一线.德国人无法对隆美尔的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援助.6月底,隆美尔撤退.美国军队登陆卡萨布兰卡,占领摩洛哥.在非洲的英美联军:德意军队之比例为5:1.
7月,日本陆军登陆澳大利亚,向悉尼,堪培拉挺进,同月,德国在中东重新集结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9月,纳布卢斯保卫战,德国军队惨胜.10月,英美联军撤离埃及.同月,埃塞俄比亚军队配合英美军队击败意大利军队,控制了非洲之角.
1945年9月,巴尔米拉海战,日本太平洋舰队主力损失惨重-这次海战在开战之初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日本人的密码于1945年5月就已经被美国人掌握.同月,由于日本的掠夺政策,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日游击战争.同样的是,德国占领区,大规模的游击战争迫使德国人无法进一步进行扩张战争,德国人的军队被迫分散守备各个地区.
1945年8月1日,北京举行阅兵式,此时陆军国防军为58个机械化师,45个摩托化师,89个步兵师.国民警卫队:34个骑兵师,132个步兵师.作战飞机4500架.总兵力为756万人.10月1日,北京加强了对中亚俄罗斯等国的控制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分批移民至上述地区.
1945年12月3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同月,轰炸东京.德国发生第四次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未遂.中国开始扩建海军舰队.
1946年2月,日本占领澳大利亚全境.10月,德国占领埃及,苏丹,伊拉克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基本控制中东地区.
1946年11月,罗斯福总统逝世,杜鲁门就任美国总统.同月,英美联军发动阿尔及尔战役,歼灭德意联军23万人(此前,隆美尔被命令休假-似乎是因为与刺杀行动有牵连),英美联军沿地中海(非洲海岸)势如破竹之势击破德意军队,1947年,突尼斯战役,德意联军43万人被歼灭(由于德国人的增援只有依靠巴尔干-土耳其-中东绕道前进,而这条道路又是十分艰苦的,补给问题是德国人在非洲失败的最大的因素).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名古屋投下原子弹,日本被迫向北京政府转达希望与美国和平的要求.与此同时,早在1945年,各国就已经开始了对原子弹的研究竞赛.
1947年12月,埃及被光复,日本印度洋舰队被英美舰队歼灭.美国人的军事技术与德国日本的差距开始明显显现.1948年3月,希特勒被刺生亡,海军元帅邓尼茨继任(戈林于1947年被希特勒判处死刑).7月,德国人在东欧北部成功试爆一颗原子弹.10月,中国在罗布泊也试爆一颗原子弹.核子威胁笼罩全球.
12月,核子战争揭开序幕,到1949年3月中,双方共在对方的目标各投3枚核子武器,造成近二百万人的死亡,数个大小城市沦为灰烬,由于美国人的本土远远在战场之外,德国蒙受惨重损失.英国数个大中城市被毁灭.4月,北京邀请了德意日美英五国代表在上海召开会议,德意与英美达成妥协,日本拒绝交出除本土外的一切被占领土,于是谈判破裂.
1949年6月,德意英美中诸国在上海召开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成立,总部上海,德意英美正式停战.7月2日,中国对日宣战,英美中对日联盟结成.
中国远征军向东南亚南亚朝鲜发动总攻击.英美军队在澳大利亚登陆,击溃缺乏补给的日本军队.
12月5日,在中国的斡旋下,日本宣布有限投降:保留天皇制度,保留有限海军陆军和军事工业.1950年3月,中美军队进驻日本.
同月,北京发表对亚洲诸国之独立宣言,在原被日占领之后被中国军队收复的地区建立民族国家.东南亚,南亚态势:
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被划入中国行政区,分别被设立为广南省(越南北部老挝)交趾省(柬埔寨,越南南部)南诏自治区.泰国马来亚新加坡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马鲁古帝汶等成立独立国家.
南亚:印度被分割为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锡克泰米尔德干六个国家,其因帕尔地区被划归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疆域依旧.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被划归中国.
为了补偿英国在该地区的损失,中国将分阶段提供价值110亿美圆的军事援助和保证不侵犯其在非洲的利益.
而朝鲜台湾冲绳(隶属于台湾的特别行政区)被收回,朝鲜被设为特别行政区-朝鲜前王室之后代为永久的朝鲜自治区最高长官.
欧洲,基于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德国人学习中国,逐步撤离占领军,依靠经济和军事相结合的手段来控制整个欧洲大陆.1955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此时,墨索尼里被意大利政府流放),欧洲的新持序在德国人的主持下缓慢的前进.
结束语:由于现实的因素,仓促的完成了这篇架空历史,确实,深深的体会到并不是每一个作者都喜欢当‘太监’的啊.人生就是充满了不得已…….但是我想这部的确是依据我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一个虚拟的历史环境下所能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意淫’而已.我想,对苏战争在半工业化的中国参战之后,不可能坚持下去,而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巨大损失必然使得德国人无力面对中东庞大的英美军队-虽然他可以因为避免了两线作战而免于战败.同样,原子弹的发展也是符合历史的,当时德国人的技术是十分先进的,在得到中国人关于核子工业(铀重水等)的支援之后,核武器的产生也顺理成章.中国人得到核武器,我想在中国人得到犹太人德国人美国人的科技之后,也不是难事,原本,李豫民历来就把教育放在国家的第一个位置.在恐怖的核战争之后,尤其是希特勒被刺杀身亡之后(有情报显示是这是被中德联合行动的结果),不可能再次出现那种全球笼罩于核战争的阴云之下的情况.我想,唯一不让我满意的恐怕是对日本的整个描述,实在是不清楚日本人在德中等国的联合压制之下会不会提前对美国宣战(如果在对苏联战争没有取得决定型的胜利之前,日本人发动忽然袭击,那么中国将站在一个被迫与美国人敌对的态度-但是绝对不可能是处于战争状态,双方都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必然会避免这样会毁灭两国的战斗.这里有个有趣的命题,如果中国对美国宣战,那么日本人是否愿意让中国人的陆军凭借日本的海军沿阿留申群岛-白令海峡渡过太平洋,向美国人发动致命的打击?双方是否可以有那种行动所必须的信赖感?),即使美国在1943年左右对日本宣战,继而德国也对美宣战的话,北京虽然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但是必然会竭力避免与美国的战争,李豫民和中国高层都是熟悉美国人的军事潜力的.
这篇让我觉得,细致的勾画实在是太欠缺了,宏大的政治历史也因而逊色过多,但是我相信,在虚拟的架空中,这部一定是最符合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等规则的,原本,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些规则所决定的.
交代一下1952年亚洲联邦成立时最初的主体国家:中华民国日本中亚之哈萨克乌兹别克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特别区南亚各国孟加拉斯里兰卡泰米尔巴基斯坦印度.
中华民国大总统:李豫民,副总统,周振.外交部长,周恩来.陆军参谋总长,*(1942年参加李豫民幕府,1943年出任三军参谋次官,1947年任陆军参谋次长.在1942年至1949年期间,策划了许多著名的战役).
;</1949年战争结束之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