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千字文》是南北朝梁武帝萧衍降旨周兴嗣,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出来的文章。其中有典故有知识有道理,涉及历史、地理、人生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内容,要涵括如此丰富的内容、要斟词酌句地深入浅出、还要朗朗上口,所以古有人语纵观古今才子佳人,实难找出与周事郎比肩者。)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者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背完了《三字经》我本是洋洋得意但却发现所有的人从刚开始的惊叹表情转变成迷惑而不知所谓,而那讨厌的小丫头现在也是一副兴灾乐祸的嘴脸,我不由得心下一紧大感不妙。
“好,好,好!公主殿下果然令老臣大开眼界......”
吴老夫子虽然口里吐出的赞叹之语,可他铁青着脸转身从桌案上拿起戒尺向我走来,就算是白痴也知道他现在正处在急怒暴走状态。
“伸出手来。”
我下意识地把手背到背后摇着脑袋。笑话,你叫我伸我就伸,我又不是白痴。看他手里执着的戒尺厚厚的怕不有一寸,我现在可是身娇肉贵挨那么一下只怕我这小手不折了才怪。
“夫子息怒!”
风铃见大势不妙赶紧跪在我前面挡住吴老夫子的前行,一脸惶恐地求着情。
“夫子息怒!公主年幼无知,还请夫子网开一面......”
“师道即王道,老祖宗立国之初就曾下令无论是谁在国学院都要以师者为尊,纵是天子圣主也要接受老师的责罚,难道说妹妹想对抗祖命?还是妹妹自认......”
“十三皇妹!何苦为难十五皇妹,”
终有人看不过潜云的落井下石而仗义直言,站出来为我求情。
“夫子请息怒,看在十五皇妹第一次上蒙课不懂规矩,原谅她的年幼无知。”
“请夫子息怒!”
有人带头,其他人齐齐发言为我求情,自然除开和我不对盘的十一公主潜云。
“不受罚不知错,按学规原该罚二十下,念你初犯看在大家为你求情的份上,只罚你三下,殿下可服?”
“服,服!”
识事务者为俊杰,所有人为我求情还是没有免掉惩罚我就知道这个老夫子果如传言所述是个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纵是心有不甘也不能现在表露出来,于是我乖乖伸出右手。(这天龙国学有个臭规矩就是讲究在受罚时的男左女右,所以现在我伸出的是右手,要是伸错了手还会加罚。)
“那公主殿下可知错在何处?”
“凤临愚昧,还请夫子明示。”
“好!这第一下,罚公主殿下不敬祖宗,”
天!好痛。这该死的老头真下得起手,也不体谅一下我是个才满周岁的小娃娃,那么用劲。说我不敬祖宗,我怎么不敬祖宗了?
“我朝以苏为国姓,公主可知?”
“我知道,我知道,我——”
看那老夫子眼一横,我马上知道自己又犯错了,连忙改口。
“本宫知错,”
苏为国姓?苏为国姓?啊!原来如此,在我背《百家姓》时忘了应以苏姓为头,这下挨得我无力反驳。
“这第二下,罚公主殿下不尊圣贤。”
我什么时候不尊圣贤了?哎呀!我忘了天龙的《三字经》和我所知的《三字经》略有不同,一时大意竟犯了这个低级错误。
“这第三下......”
挨完这三下戒尺,疼得我止不住包着的泪水泉涌而出,自打出生头一遭挨打,我变得娇气了许多。
“不过公主殿下的确是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已是不错。老臣相信公主殿下的聪明才智若能得到尽力发挥,则我天龙幸甚,天下幸甚!”
他妈的,给你几大棍后再给糖吃,老子不吃这一套。心下暗恨,日后我自会报复的。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