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我笑眯眯和吐万绪缓步走向客厅,见到门前的楹联,转而赞叹道:“大人真是意境高远呀!卑职到过许多朝中大员府中,见过的楹联也算不少了,大多都是祈福升官的居多,像您这样楹联明志,大隐于朝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卑职是第一次见到,大人风范,成都佩服之至!”
吐万绪一阵得意大笑,口中却谦虚道:“世兄不要取笑我了,这两幅楹联乃是前人所作,我是剽窃的,哪里算得上什么风范啊!倒是世兄你,现在全天下都在盛传你是我大隋朝的第一风liu才子,愚兄看了那本《锦绣诗萃》,心中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啊,若是能年轻十岁,如此盛会愚兄是一定要参加的,断然不会错过哦!”
不是吧!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什么时候我又成了“风liu才子”啦,而且听“屠狗”的语气,对我这个才子知名似乎还有些怀疑和不满。
不过,也难怪人家有意见,毕竟也是文人出身,对于这么大的虚名,要是个个都心悦诚服就不对劲了。
“唉,做个名人也不容易哟!”
心里头这样琢磨,嘴上可得留点德,该谦虚的时候一定要谦虚,该自贬的时候一定要自贬到底。
“大人言重了,卑职那里当得起什么才子,那都是市井百姓的胡乱说说而已,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分忧解难,建立不世之功勋,流芳百世,若只会吟诗歌赋,整日徜徉于绵绵大话空谈之中,舞风弄月,于国家无益,于百姓无益,所谓诗词之道乃是闲暇无是信口拈来聊以解闷罢了,在京城的时候就经常听家父说起您的学识之广,就连太子殿下亦是佩服您的很呀!如今,您又出仕为官,为皇上尽忠分忧,造福一方水土百姓,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卑职一直以大人为榜样,今后若有做事不当指出,还请大人多加点拨一二,家父和卑职俱是感激不尽!”
吐万绪满意的点了点头,露出一幅孺子可教的表情,捋着几缕清髯,抬手虚扶起我,朗声笑道:“成都放心,青州乃是北方第一州,皇上和太子都极为看重,把你放到这里也说明了皇上对你的器重哟,放心放心,只要你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太子是不会忘记你的,哈哈哈!”
说罢,别有深意地轻拍了我几下肩膀,脸上一幅神秘莫测的神情。
别人看了可能会不明白,甚至会不以为然,但是我却是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得很。
吐万绪本身就是杨广的亲信旧臣,把我派到他手底下做官,就是为了挚肘我,防止我做大做强,刚才吐万绪的话里充满了威胁和利诱,打一棒锤再给一颗枣子,明白地警戒我不要不识抬举,青州这里都是他吐万绪----当然也就是太子杨广的势力范围,在这一亩三分地界而立,谁是主子谁是奴才可得分清楚喽!
心里面升起一股子无名火,钢牙咬紧,脸上的肌腱一阵狰狞,眼睛里却是一片清明,不见丝毫的尴尬和愤怒,嘴角上甚至还有几分欣慰的笑容,顿时让在一旁察言观色地吐万绪惊讶不已。
“怎么是这种神情啊?说笑不笑,似怒不怒,让人琢磨不透!”
登时,这只见惯了风雨的老狐狸有一种抓不住我的感觉,刚才的洋洋自得全变成了苦涩,扫视过我的眼神,吐万绪浑身一颤,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开始由惊愕变得有些许的畏惧,神情极不自然地干笑几声,冲客厅一摆手,涩涩苦笑道:“世兄请!”
按照官场的规矩,上司的礼敬乃是虚礼,做下属的绝对不能当真,而是应该立即还礼,请上司先行先为,否则,便是逾越规制,乃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吐万绪等着我还礼,却没有料到我竟然会堂而皇之的受之无愧,只是冲他笑眯眯地拱了拱手,道了声“承让”,坦然大步走进客厅,留下“屠狗”一个人在那里愣了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哼,年轻人到底经不住刺激,几句话就开始火冒三丈了,看来刚才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嘿嘿嘿,轻狂之徒,只晓得意气用事,如此便不足为惧了,看来太子殿下的担忧似乎有些太过滤了!”
吐万绪在暗自庆幸的同时,我也是偷笑不已,心里头为自己刚才的出色表演打了个满分。
兵不厌诈,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呀呀个呸的,你们就慢慢琢磨去吧!
青州都督府的客厅并不算大,而且和京城里诸多大臣的喜好一样,厅中壁上悬挂着十余幅名人字画,一炉添加了醒脑提神功用的上好檀香在精致的青铜炉鼎中不紧不慢地焚着,轻烟冉冉飘起,渐渐由浓便淡,直至消失在厅中的每一个角落,一种飘逸的味道让我不禁精神一振。
一位青年文士打扮,静静地坐在厅中春凳上,左手捧着一本书,精光四溢的双眼半睁半眯,只盯着书本不放,耸入发鬓的修长剑眉不时微微颤抖,似乎他在思考着什么,专注的样子就连我来到了他身后都没有发觉。
我微微一笑,瞥头看时,却发现青年的右手正握着一串黑黝黝的念珠,看他把玩不舍得样子就知道这是心爱之物。
想不到还是一位居士呢!
“哈哈哈,玄龄老弟,在想何事呀?竟然如此认真,有人在你身后量就都没有察觉出来啊!哈哈哈!”
随着吐万绪朗笑而入,青年这才惊觉,发现我正笑眯眯的站在其身后,连忙放下手中书本,笑着冲我作揖道歉:“失礼,失礼的很,晚生看书一时入迷,还望这位大人原谅则个。”
看着房玄龄处乱不惊、不卑不亢的神态,我在心中一阵赞叹:“好一个青年才俊呀!”
自己在济南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招揽房玄龄,而这次能碰巧在都督府里遇见,正是千载难得的好机会,我自然要把握住的。
看着这位临淄房氏门阀出身,祖、父两代历任三朝监察御史,他自己则是自幼聪敏好学,曾拜几位大儒为师,刚过弱冠之年便被当地官府举荐,经过重重考试选拔,被皇上钦点为大隋朝首批进士之一,赐金还乡,轰动青州的年轻人,如不是徐茂功一力推荐,几乎把他说成了诸葛亮在世,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仰慕的人才竟是如此温文尔雅,而且又是如此的年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