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在智积禅师的扶育下,学文识字,习诵佛经,并为积公煮茶伺汤。但就是不肯
削发为僧。智积为使陆羽听话,就用杂务来磨炼他,每天让他打扫寺院,清洁厕所,或
练泥糊墙,负瓦盖屋,直至放牛一百二十头。陆羽虽然备受劳役,但就是不肯就范。到
了十一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了寺院,到一个戏班子里作了"优伶"。陆羽非常诙谐善
辩,虽其貌不扬,而且有口吃的毛病,但他在戏剧中演的丑角幽默机智,常常受到观众
的欢迎。陆羽在演出实践中还编写了名为《谑谈》的三卷笑话书籍。
唐天宝五年,即公元746年,河南群李齐物被贬,到竟陵来当太字,县令为太守接
尘,便让戏班子来演出,太守看完后,对陆羽很赏识,于是召见他,赠以诗书,并介绍
他到天门西北的火门山邹夫子那里去读书。读书之余,陆羽也常为邹夫子煮茶烹茗。
在陆羽二十多岁时,便出游到河南的义阳和巴山峡川,耳闻目睹了蜀地彭州、绵
州、蜀州、邛州、雅州、泸州、汉州、眉州的茶叶生产情况,后来又转道宜昌,品尝了
峡州茶和蛤蟆泉水。公元755年夏天,陆羽回到竟陵定居在东冈村。公元756年,由于安
史之乱,关中难民蜂拥南下,陆羽也随之过江。在此后的生活中,他采集了不少长江中
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的茶叶资料。
公元760年,他来到浙江湖州与僧皎然同住杼山妙喜寺,结成忘年之交。同时又结
识了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名僧高士,此间,他一面交游,一面著述,
对以往收集到的茶叶历史和生产资料进行汇集和研究。
公元765年,陆羽终于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在《茶经》初稿写成之后,陆羽继续在江浙一带访茶,制茶,并对《茶经》不断进
行订正、补充修改,到公元755年,《茶经》最后定稿。《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
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
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
于茶者也"。
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
于精鉴水品。如浙江长兴顾渚紫笋茶,经陆羽品评为上品而成为贡茶,名重京华。又如
对义兴的阳羡茶,他品饮后认为,芬香甘冽,冠于他境,并直接推荐为贡茶。陆羽又能
辨水,同一江中之水,能区分不同水段的品质,他还对所经之处的江河泉水,加以排列
高下,分为二十等。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陆羽逝世后不久,他在茶业界的地位就渐渐突出了起来,不仅在生产、品鉴等方面
,就在茶叶贸易中,人们也把陆羽奉为神明,凡做茶叶生意的人,多用陶瓷做成陆羽像
,供在家里,认为这有利于茶叶贸易。
陆羽开创的茶叶学术研究,历经千年,研究的门类更加齐全,研究的手段也更加先
进,研究的成果更是丰盛,茶叶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
和世界所认识。
我们的故事就从陆羽的后人——我们的主人公:陆风雷说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