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频临兖州、扬州和青州,是一个地域广阔、民风彪悍的大州!徐州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徐州地界辽阔,境内土壤肥沃,算得上东汉末期最为富裕的三大州之一,伴随着久经战乱而衰败的司隶和被袁术不断剥削的扬州的坠落,很少有战乱的徐州自然成为了想成就霸业的各路诸侯的眼中之肉。
陶谦在徐州经营多年,即便是几年前动荡天下的黄巾之乱也没有影响到徐州。徐州因为是中原地区少有的几个没有爆发出黄巾之乱的州城,在陶谦的治理下徐州经济发展迅猛,在诸侯割据之际,伴随着陶谦的衰老以及周边诸侯的强大,徐州也逐渐从一个强大的实力转变成诸侯眼中可以贪图的蛋糕。
还有一个值得诸侯盯着徐州的地方就是徐州多彪悍之士,最出名的自然就是丹阳兵,算是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兵种,孙策起势时麾下兵马就是丹阳兵,孙坚战虎牢关靠的就是丹阳兵。
作为一个占据富裕之地的诸侯来说,如果手底下势微可就有些悲剧了,陶谦这个人名声不错,也算得上心狠手辣的主,在陶谦颠峰时期,徐州实力相当强势,也没有多少人对徐州动心思,除了那时候实力最强大的袁术。
但是袁术也没有完全得到好处,跟徐州对抗的时间里,袁术的实力也不断的衰弱,袁术之所以忽然衰败,估计徐州方面也是一个原因之一。但是伴随着陶谦的老迈,各地诸侯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先是袁术的动手,紧接着便是袁绍和江东的几个诸侯。
但陶谦虽老,其势却尚在,徐州也稳如磐石。只可惜天降人祸,陶谦的手下张闿觊觎曹操家族的巨大财富杀了曹嵩一家,这下子可就闯了大祸!尽管这时候曹操实力也不过刚刚起步,本来曹操这会儿功夫也没有多少心思去贪图徐州,可这会儿陶谦自己将头伸过去让曹操砍,曹操岂能放任这么好的机会?!
再加上曹操夺兖州的时候,陶谦也曾经派兵去攻打过曹操治下的城郡,与曹操也算是结了怨。这样下来,道义上曹操可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打着报仇雪恨的名义,曹操大军侵入徐州,如果不是其他几个诸侯不希望曹操就此夺取徐州这块蛋糕以及曹操后院起火,恐怕徐州早就落到了曹操的手里。
即便如此,徐州的实力也经过这一次战斗急剧衰败!陶谦的病逝,刘备接手徐州,又和投奔而来的吕布结怨,再加上江东孙策也侵占了徐州的广陵等城郡,而现在袁术称帝之际发动七路大军入侵徐州,徐州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
下邳城虽然还是市井繁华,但是仔细体会却能够感受得到,一直弥漫在城池里的一种萧索,巡查城池的士兵一列一列的走过,他们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战争的痕迹。
太守府内,一个英俊冷傲的中年人盘坐在主席之上,面前的案桌上摆放着不少竹卷,堂内两侧文武官员分列两边,这英俊男子冷漠的眼神扫了一眼堂内的众人,右手压在竹卷上,缓缓地开口说道:“扬州的袁术向本将发来檄文,说他已经称帝,要本将归顺于他,你们怎么看?!”
这男子的语气雄厚,但语音里却带着些许沧桑和疲惫,男子的眼睛盯着左手边的第一个人,这个人正襟危坐在案桌旁,听完男子的话语眉头微微皱起,抬起头见男子看着自己,甩了甩袖子,欠身回道:“主公,袁术此举不过是想借势压人罢了,其本意还是想夺我徐州基业而已!”
“那以公台的意思,本将当如何应对?!”这男子脸色露出疑惑,似乎没听懂左边这人的话语,遂又开口询问一句,“贪图徐州的,何止他袁术一人,本将不也是强取豪夺才得到的吗?!和袁术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既然徐州以为我们的基业,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袁术称帝其势迅猛!只不过袁术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这时候称帝恐怕会同时招怨周边的诸侯!以宫之意,不如暂且拖着!坐观其变如何?!”左边第一个男子想了想,开口建议道。
“如何拖延?!”席上的冷酷男子摇了摇头,“袁术的七路大军已经侵入了徐州,刘备小沛城已经告急,求援络绎不绝,袁术此番恐怕是下定了决心的!”
“以将军之意当如何?!”这时,位于左边第二位的一个老头子忽然开口询问,这老人虽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苍老的面庞掩饰不住一股英气,微眯的眼眸里偶尔划过精光。
“袁术势大,本将欲暂时归顺于他如何?!”冷酷男子想了想,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老人。
“将军若如此做,徐州必然不保!将军恐怕也人头落地矣!”这老头闻言摇了摇头,右手捋了捋胡须,失望的语气从苍老的嘴角传出,让堂内的众人不知不觉的皱了皱眉。
冷酷男子自然也是闻言不喜,随即反问一句:“为何?!”
这老人笑着回道:“昔日将军杀董卓扶持幼主,名震天下,天子封为温侯以表将军忠义!如今袁术称帝,将军自当怒而叱之,挥军进攻袁术讨伐逆臣贼子以证将军之赤胆忠心;而如今将军却迫于敌势,摇尾乞降,归顺于叛臣贼子得罪天下,岂不是自投死路?!袁术素来觊觎徐州之地,将军若降,何地以求自保?!倒是只需一士卒便可擒杀将军尔!”
“然袁术势大,七路大军侵我徐州,本将麾下兵马不足,粮草不备如何敌之?!”冷酷男子闻言默然的点了点头,只是担心敌军实力太过强大,心里有些不放心,遂又开口继续询问。
“敌军虽有七路,然以珪所观皆土鸡瓦狗尔!”这老人笑着捋须答道,“将军英雄盖世,武勇匹敌天下群豪,一人可挡三路大军;高将军威严清白,可挡一军;公台足智多谋,亦可挡一军;琅琊郡臧张二将勇猛难挡,足以挡一军;余下一支兵马,碣石处易攻难守,可由宋魏二将挡之!袁术这七路大军何所惧哉?!”
“汉瑜公之言大善!主公可以听之!”左边第一座的男子闻言点了点头,当下出声支持这老汉的计策,“敌军入徐州作战,其势虽大却后继无力!主公挡之,其势必败无疑!”
冷酷男子闻言心中大定,点了点头已经做好了决定:“昔日本将剪除国贼董卓,今日岂能归顺逆贼落得骂名?!诸将听令,本将自点一军对敌将张勋、韩暹与杨奉;伯达领军进小沛与刘备军协同对桥蕤;公台自带一军进沂都对陈纪;令文远、宣高二人领军出琅琊敌雷薄;敏章和继德出碣石迎陈兰!”
堂内众人得令,纷纷告辞离去,冷酷男子站了起来,走到府外望着冷萧的天空,一股沉闷的压抑让这男子有些难受,再看时却见身边陈宫和陈圭父子还留在身边,男子有些惊讶。
陈宫望着眼前的吕布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吕布的武勇天下无双,即便是对上三路兵马,吕布也未必会有什么意外,想了想陈宫只是拱拱手,离开太守府回去兵营中调动兵力,准备往沂都去。
吕布这个人但凡看三国演义或者史书的人,对他有喜有恨。吕布算得上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用一句话可以完整的概括他的悲剧,那就是吕布生错了时代!如果吕布出生在汉武之际,吕布绝对不弱于霍去病、卫青之流,只可惜生在这个混沌的乱世之中。
有人不喜欢吕布,认为他是反骨仔,背主弃义、贪财好色之徒,而且为人也很残暴;其实仔细想想,觉得吕布为人还是很不错的,几乎没有听到过吕布有过屠城的做法,也没有出现过吕布滥杀无辜;说吕布好色,这一点确实是有,三国时代有哪几个不好色?!
说吕布三姓家奴,背主弃义的多是以吕布杀丁原、董卓为借口,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吕布,吕布杀丁原,表面上看是因为董卓以赤兔马和金银财宝贿赂的,但实际去想想,吕布即便再怎么贪财,恐怕也未必会作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要知道东汉末年忠义一直是为世人说追崇的!吕布如果真的是那种小人,为什么并州的将士都会忠心耿耿的跟着他?!以高顺等人的品行绝对会不耻吕布为人!而且接掌并州的张扬也没有理由和吕布交好!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吕布杀丁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丁原是什么官职?执金吾、并州刺史而已。命令吕布杀丁原的呢?!董卓是并州牧、同时手里头还有小皇帝!董卓的官职比丁原高了许多,再加上当时的董卓挟天子令群雄,以天子命令下达,吕布也没有能力拒绝?!后面吕布杀董卓也是皇帝的命令。
可以说吕布是一个命运悲催的凄凉英雄,唯独一身无与伦比的武艺纵横乱世,才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重墨!
而现在,袁术大举入侵徐州,作为徐州牧的吕布自然不能让袁术得逞,在堂中商量好了应对策略,吕布的自信和雄心也终于恢复了,这时候看着身边留下来的陈珪父子,吕布有些奇怪,难不成这老小子还有什么后策没有说出来?!
“将军!”陈珪拱手施礼,“以将军之能对三路兵马想必没有多大压力,只是珪有一策,可以让将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还能大获全胜,不知将军愿听否?!”
“陈老还有高见?!”吕布闻言一愣,急忙开口询问,“不知是何计策?!”
“将军此去所敌三路兵马,张勋乃袁术心腹,无法说降,但另外两路却有把握!”陈珪笑着说道,“袁术大军虽众,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韩暹、杨奉乃汉之旧臣,昔日因畏惧曹操而逃离洛阳,无家可依的情况下才归顺袁术;袁术此人素来眼高于人,必然不以此二人为心腹,此二人难得重用心中定有怨言!若此时将军发书与此二人结为内应,再以小沛刘备为外援,夹击袁术大军,则其势必危!”
“此计大善!”吕布闻言大喜,望向陈珪复而问道,“不知何人可以遣之说降此二人?!”
“将军,登愿前往说之!”陈珪身边的陈登拱手应道。
“如此便由元龙前去!”吕布点了点头,“此番若得胜,幸赖陈老之计!归来时必有重赏!”说完吕布便转身往兵营方向去了,留下捋着胡须微笑的陈珪和面色平静的陈登父子二人。
而此时正在寿春载歌载舞享受着帝王待遇的袁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边的七路大军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ps:陈珪在三国志11里面的特技是什么?!)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