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异时空--间谍> 12 祥瑞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 祥瑞号(1 / 2)

《兵器热爱者》杂志

发布1910年2月号文章选登

发布兵器长河中逝去的一朵小浪花

发布――回忆68式畜力治安装甲车“祥瑞号”

发布口述:陈铁锤

发布笔录,整理:戚典宣

发布〔编者按:该文摘自湖南省军区政治部编辑出版的《楚湘老战士报》1909年第21期和22期。本刊摘选这份文章,主要是为了满足部分兵器爱好者对昙花一现的畜力治安装甲车的好奇,同时也是对建国战争的老战士们表示敬意。几年前,在对俄自卫反击战当中,伟大的中国军队首次动用了装甲战车,此事成为世界兵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们中国的兵器爱好者今天在为此自豪之余,也可以通过这篇老兵回忆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我国军队的战车发展历史。考虑到栏目篇幅和读者兴趣点的不同,本刊在摘选时对原文做了一定的删节。原文的标题为《和“祥瑞”号一起战斗的岁月》,现在的标题是本刊编辑后加的,敬请留意。〕

发布我叫陈铁锤,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生在湖南湘阴县界头铺一个穷苦的铁匠家庭,8岁起就跟随父亲在家中的铁匠铺里学打铁。父亲私下告诉我说:我祖上曾经是明朝“神机营”的工匠,大清入关后趁乱逃至南方,后来在湘阴落地扎根。除了打造农具菜刀等生活用品,我们家祖传的手艺中还有打制铁甲和制造车具的本事。可惜的就是,父亲说祖上原先还会制造大炮专用的炮车,但传到他这一代,手艺已经不全了。

发布咸丰九年(1859年)春天,父亲去世后,家中仅剩母亲和我,这年秋天,久病的母亲也去世了,就剩下我一个人靠打铁为生,而且还要偿还当初为父母治病时欠下的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生意越来越坏,铁匠铺眼看着就支撑不下去了。为了还债,第二年年初,在我舅舅的撺掇下,我卖了祖传的铁匠铺,在别人的带领下和一批大约300多名家乡的青年一起去浙江,投奔左老总当时率领的“楚军”。那时候,受满清的反动宣传,又因为没有文化,我们这些湘阴子弟都不懂太平天国是什么,也不懂最基本的革命道理,就知道跟随家乡出去的左大帅,打赢了仗就能升官发财。当年中秋前一天,我们这帮老乡几经周折,总算来到了“楚军”大营,并破例受到左老总的亲自召见。一路上,很多反动的满清绿营和地方团练都想吃掉我们这支小小的青壮队伍,幸亏带我们上路的人手中有左大人的亲笔书信,估计是左大人在当时名声已经很响了,看见他的亲笔书信,再加上我们自己一路上也很警惕,投奔左大人“楚军”的态度也很坚决,所以才没有被吃掉。见了左老总,听到他用家乡话向我们亲切的问侯,我们这300多老乡全都哭起来。当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感动……

发布因为会铁匠手艺,我被分到“楚军”大营的军匠哨(编者按:此处编制有待考证),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

发布同治二年(1863年),我们在左老总的率领下,在绍兴光荣的加入了人民军队。整编后,我也成为人民军第二军某团枪械修理连的副连长,真正成为了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而战斗的光荣战士……

发布1867年,结束了太原战役后,我们部队编入西征讨逆军,跟随左老总开始挺进大西北,为祖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战!……

发布1868年年初,大概是农历三月初三吧,我正在皋兰山下带领后勤团的战士们训练篮球,准备代表全师参加西征军全军篮球大赛,突然师里的武副参谋长和后勤团的王团长一起来找我,说军部有命令:让我马上移交工作,去军后勤部报到!师里面为了不耽误我的报到时间,还专门派了辆四轮马车来拉我。我对王团长说:“团长,我这一走,篮球队的训练咋办?”王团长这时对我说:“陈副营长,你赶紧去军部报到吧!军里面今天早上已经发了通知,篮球赛无限期推迟了!”

发布就这样,我匆匆交接了一下工作,就带着自己简单的行李上了马车去军部。当时军部在兰州城里面,进城路上的治安很不好,为此,师里面还专门派了一个班的骑兵保护着这辆马车。我当时还不明白:我一个小小的后勤上尉,为啥还要这么大的架势来保护?随行的师后勤部的刘干事就笑着说:“老陈,这不是保护你我,这是为了保护咱们师剩下的四轮马车呢!”我当然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不过这也说明了当时的治安情况之严重!因为光是上个月,我们修理营修过的被火yao和石头,还有陷坑损坏的四轮马车就足足有30多辆!再加上那些已经被坏人放火烧毁的,我们师一个月的四轮大车损失就有近60辆,都快赶上在内地时参加一场大的战役时的损失了!

发布到了军后勤部,报完到后,后勤部的罗部长亲自领我到了一个大院子中。我进去的时候,看到院子周围的制高点上都布置了警卫,又看到院子里面还架着好多根电报线,就估计这儿多半就是我们西征讨逆军的军部。当然,按规矩我是不能问的。罗部长把我领到一间房子里,又等了一会儿,好几个高级领导进来了,走在头里的竟然是左老总!我当时激动坏了,急忙跳起来向各位首长敬礼!

发布我真没想到,左老总竟然还记得我的名字!他笑着用家乡话跟我打招呼,并向别的领导介绍我的情况,说我是祖传的造炮车的手艺,现在全军后勤部门推广的“陈铁锤快速修车法”就是我创造的。我赶紧向各位首长解释说:这种快速修车法虽然用的是我的名字,可方法是后勤团全体官兵一起琢磨出来的,这里面还有上级领导亲切的关怀和鼓舞,不能算是我陈铁锤一个人的功劳。首长们都笑起来了,左老总当场高兴的说了句:“你看,咱们带出来的兵也不比杨首长亲自带出来的差吧?”这回首长们都没有笑,其中一个戴眼镜的首长这时亲切的问我:“陈铁锤同志,你能不能造出来不怕石头砸,不怕火烧和一般步枪射击的马车来?”

发布我当时想了想就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凡是铁造的东西就会怕火,不怕火烧的马车我估计世界上还没有人能造得出来,可只要铁甲厚点,大架子琢磨得好一些,不怕石头砸和步枪射击的车我还是有把握能造的出来的。”

发布当时听了我这话,首长们都不吭声了,后来还是左老总拍板说:“能造出这种车也不错!让坏人把火都烧到车上来了,那我们手里的家伙也太没用了!”

发布就这样,当天在左老总的亲自关怀下,西征讨逆军成立了左老总亲自任组长,后勤部罗部长任常务副组长,让我这个上尉任业务副组长的“铁甲车研究制造小组”,为了保密,这个组假称是研究长途运水专用器具的,还有个代号“铁水桶小组”。后来随着研制要求的变化,我们这个组的正式名称改叫“68式畜力治安装甲车研究制造小组”,保密代号也改成了“铁水柜小组”……

发布当天下午,我们这个“铁水桶小组”的8个头批成员算是凑齐了,罗部长亲自给我们主持召开了成立后第一次会议。我意外的发现:我在太原战役时认识的丘参谋,竟然也在这个小组内!老战友见面格外的亲热,我和丘参谋握着手互相问候着分别以后的战斗经历,让一旁的罗部长很惊奇,他急忙问我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因为丘参谋是前几天才从11师调过来的。

发布我告诉罗部长和其他的同志:太原战役之前,为了解决野战炮炮车容易在山地战斗中滑坡的问题,上级专门让丘参谋到我们后勤团来做技术指导。当时,我虽然已经想到了参考乡下控制水磨的办法来解决制动问题,可我文化低,好多关键问题我自己都解决不了,幸亏丘参谋来了以后,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物理机械设计和技术参数计算方面的问题,这才使后来的“66年式野炮炮车山地制退器”研制取得了突破。可惜,丘参谋还没有等到这种炮车制退器获得验收,就因为上级的命令又去别的部队工作了!

发布听了这话,周围的其他同志都用赞赏和羡慕的眼神看着丘参谋,弄得他很不好意思。建国战争时期,野战部队里懂得物理和数学的同志真是很稀有,真称得上是凤毛麟角!我们这些在部队里担当技术骨干的,基本上都是参军前就祖祖辈辈从事手艺活出身的,有经验,有手艺,可就是没文化!现在我们突然能和这么一位“大知识分子”在一起工作,大家能不高兴吗?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丘参谋是在福建学海军航行修理的,可惜,学成之后一上船就晕,一上船就晕,咋也治不好,最后医生说可能是他先天体质上的问题,就这样,他只好来陆军从事后勤兵工工作。我前年认识他的时候,他其实才到陆军,不过那时候他脸皮薄,不好意思给别人讲,现在在部队里锻炼的久了,这回又遇见我这个老战友,就干脆自己讲出来啦!大家听了后没有一个表示看不起他的,大家都开玩笑的说:这是老天爷给我们野战部队选的人才!我们实在是太缺懂物理机械原理,懂数学计算的专家了!头一次会议结束时,经大家提名,罗部长当场任命丘海栋同志担任小组的技术负责人!

发布就这样,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研制历程。首先是要选一个合适的研制地点,这个研制地点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发布1、地点要保密、安全,不能被坏人看到里面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容易被坏人搞破坏。

发布2、方便进行各种试验,特别是样车试验中需要各种复杂地形的破坏性试验。

发布3、材料运输跟生活物资运输要方便。

发布最后,经过大伙的讨论研究,鉴于兰州当时严峻的治安情况,我们集体打报告给上级:建议将研制地点干脆后撤几百公里,放到更靠近后方的天水去!因为那里解放的较早,宗教势力不算大,群众基础跟治安情况都比较好。特别是那里本身就有几家传统的铁矿和练铁厂,甚至还有两家铁器作坊,四面又环山,比较符合我们研制的要求。小批量研制不同于生产,将来定型后生产的话反正至少也得在工业条件更好的西安甚至更东边的工厂定制,这不算啥缺点。而且,我们西征讨逆军配有飞艇,小批量的运输速度还是有保证的。还有一点我们没在报告里说,但估计上级也清楚:当时兰州一带的治安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不愿意因为我们的缘故,又增加部队在警卫工作方面的压力,我们更愿意让这儿的战友们更投入的去保卫军部的安全,去保卫各级领导的安全!

发布……真是没想到,那个飞艇试验队的同志们在听了我们的设想和困难后,都积极表示愿意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后来,只要他们是飞天水做航行测试,都会在业余时间主动的来帮我们,这可是让我和丘海栋同志喜出望外!特别是飞艇试验队的那个来自美国,岁数很年轻的飞艇专家亨特同志居然帮我们解决了牲畜牵引方法上的问题!后来我才听他说了,他的祖上在他家乡用的西部式邮政大车就是用这种方式实现多匹马牵引的。后来这个热心的亨特同志还热情的帮我们想了不少别的好主意,在飞艇试验队义务帮助我们的同志中,他是最热心的,也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一个!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怀念那些飞艇试验队的同志们,尤其是怀念那个年轻的飞艇专家,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有机会再和亨特同志见上一面。……在符合我们设计要求的钢板和特种钢材从西安紧急运到天水后,困扰我们的材料问题才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特别是赣州机械加工厂最新生产的车用钢板避震装置,真是解决了我们自己几乎没办法解决的大问题!后来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原来那是左老总从当时属于绝密的汽车研制项目中强行为我们争取到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