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宋挽灯师承武当,初出江湖便以武当七十二手夺命连环剑威震江湖,少有敌手。女侠朱晚葶师承娥眉,三十六路回风舞柳剑亦是出众。二人携手江湖,而今定居金陵洗剑亭。
两人皆是用剑的高手,深知根基的重要。早在孩子还没出世就做好了习武基础。
有武林中两位剑道高手的指点打基础,又有那么好的家世背景,宋杰伦又聪明乖巧,那功夫自是一日千里的进速。果不其然,十六年天下侠少谁人都知道宋大侠有个好儿子,相貌不凡,功夫了得。宋侠少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从侠少到大侠未有一败.
时光流失,转眼又是十六年过去了,此时的洗剑亭的主人已经是宋杰伦。人们接到请贴陆续来为宋老爷子贺八十大寿。这一日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山南海北三山五岳的武林豪杰江湖朋友都到了,有老爷子老夫人以前的至交好友,也有宋大侠的结交兄弟,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满满一院子。
酒席到深夜还未散去,众人都喝的差不多了.此时众人正谈的高兴,争论的焦点在高手的意志与功夫的高低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说起一人"越战越勇"永三郎。此人武功名气勉做高手,却打败了无数武功名气高出他许多的高手,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的死志。其中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大家都是武林中人,都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滴汗水一滴鲜血磨练出来的,又怎么会没有死志呢。如果真的没有那只能是那些所谓的高手武功不到家罢了。宋大侠虽没言语,却是这么认为的。
宋大侠十六年来为练剑吃尽了苦头,他感觉自己的意志坚如铁石。他父亲宋挽灯告诉他:“练功夫的时候多吃点苦,多流点汗,在江湖上闯荡的时候才能少流点血。”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不怕吃苦,不怕流汗。在江湖上行走的时候没有受到一处伤,根本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他和许多人一样都认为,武者都是有死志的,身体上的创伤根本算不了什么,那还不是蚊子叮一口,忍忍就过去了,越战越勇是个武者就能办的到。
数年后的一场际遇他知道他错了。他的意志并不如何,他还欠缺磨练,死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说只是说,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战叫死亡之战。因为这一战死的人太多了。
以宋大侠为主力的江湖黑白两道围杀血煞。血煞凶残成性,武功极高,行动无所顾及聪明绝顶,是以并不好对付,最后他的残暴嚣张终于激起了黑白两道的众怒。那一战黑白两道尽出高手通力合作,追杀了血煞四十三天,终于在绝天岭断魂水黑木崖这奇险之地截住了血煞。那一战与其说是围杀,不如说是按杀是耻辱.好一场残酷的暗杀,直杀到第二天凌晨方才结束,结果是血煞亡,生者只余宋大侠与永三郎。那一战宋大侠对永三郎是心服口服。
血煞的武功确实是高且狠辣,甚至不要命。众人都不敢以伤换伤,以命换命,一一的被血煞先伤在杀。宋大侠也没有与血煞以伤换伤的勇气,但血煞的武功比他只高不底,这一畏首畏尾有所顾及就不免抵挡不住血煞的攻势,因小失大,身上的伤口不断增加。血煞是越伤越猛,越见血越疯狂,行动丝毫不受损伤更见迅速。宋大侠则不同了,第一次受伤见红挂彩,每一挥剑每一抬腿每一跳跃都牵动伤口的神经,那钻心的痛疼严重影响了他的行动。他心中明白,这种化伤痛为动力的功夫并不是每个人都行的。说出来确实是太轻巧,做出来才知道那是很难很难。一个人还是多受点伤多磨练磨练才好。
他总是下意识的躲避血煞的攻击,完全没有控制自己的身体。那刺出去的剑因伤口的痛疼颤抖着,对目标根本够不成致命威胁。他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与意识,他知道自己的剑没有练到家。就在他以为自己必死的时候,永三郎救了他。
血煞对永三郎。一个以凶残狠辣称雄,一个以越战越勇不要命著称。只是血煞的功夫比永三郎高明,血煞和永三郎一样聪明,永三郎凭什么取胜?就凭血煞的功夫比永三郎高明。当一个人以为别人各方面都不如自己而得意骄傲的时候,那这个人离败亡就已经不远了。此时的血煞认为已经胜券在握,所有有威胁的对手已经不是死了就是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剩下这个武功并不如何的永三郎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血煞还要留着命去享受这花花世界呢,能用武功直接杀了永三郎何必要受伤甚至不要命的与他拼命呢。杀死永三郎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当血煞这么想并且这么做的时候,血煞死了。
宋大侠谢永三郎的救命之恩,永三郎笑了。“没有人生来就可以不怕伤痛不怕死的,但是我们可以锻炼培养磨练出这种意志。读书是为了明智,练武是为了坚志。读书和练武都是为了好生为人。坏人可以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怕伤痛最后锻炼成不要命,难道我们就不能为了好生为人而体尝失败鲜血磨练自己的心志而不要命么?”
永三郎说罢抛刀大笑拂袖而去.
惟有一个声音响彻长空.人是要有精神的,有毅力恒心不怕死的人终会成为高手。有毅力恒心不怕死并且怀有一颗仁厚之心的人终会成为大侠。
时空碎裂,天空中风云变幻,万道阳光破出云端.
"习武为何?"
"无敌于世人,无敌于天下."
"什么是敌?"
"世人皆是敌,天下人皆是敌."
"什么是无敌?"
"无你,无我,无他,无恶,无敌人."
"无敌之后呢?"
"无敌之后是欢乐,是和平."
人生如梦,梦醒关破.
梦何尝不是人生另一种体验经历,在梦中参破生死关正是梵家梦幻空花,以虚代实的不二法门.以梦中元神的亲身经历体悟万物至理,提升武功修为,梦中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所有的体悟都深深的印在了梵尘愁本尊之上.世间方一日此中已一年,当梵尘愁破关而出时已是七十余天之后的一个早上.两个半月的时间晃如隔世在生,长长的头发上落满了灰尘.
梵尘愁慢慢睁开双眼起身走出密室外.屋外鸟语花香已经是春天了.
回首远望快哉亭,只剩下一个小点.
梵尘愁要从最低层做起,因为有了快哉亭少亭主的名号,许多东西是体验不到学不到的.
人生在世很少能有不被情所困的,但凡不被情感所羁绊的,不是成就神仙大道,便是那泯灭人性的大恶魔神.梵尘愁十六年所说的话绝没有他练剑次数多,他是个沉默的人,思考大于行动,行动大于说话.即使是此次的破关历练他也没有去见他的父亲辞行.他是没有感情的么?天地混沌初开即分阴阳,人分男女,在人与人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自有一翻不可言语的玄妙情感.这由不得你的意志,讨厌谁,任他千般好仍是厌恶他;喜欢谁,任他万般恶,仍是爱之不虞.正是因为人们对神秘新事物的好奇,想去了解真相理解玄妙才会被其所感.所以感情不分善恶,感情可以突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定律.
梵尘愁好奇,比任何人都好奇;如何一心七用他想知道,如何飞天盾地他也想知道.梵尘愁执着比任何人都执着;他会问别人办到的事情我为什么办不到,别人为什么能办到.梵尘愁聪明比任何人都聪明.他知道倾听别人的诉说也是种享受,倾听人的收获总是多过说者。他知道欲纵故擒同样有欲擒故纵的效果。他知道天真真的可以无敌.他了解人的心理.他的好奇,执着和聪明成就了他.人生在世没有所谓机遇和劫难,对于他来说,经历的事情越多,经受住了就越能成就一个人,经受不住将会毁灭一个人.
他想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经历这一切,他想体悟自己的道,入世之道.别人以盾世避世出世为道来封杀逃避问题,他偏偏以面对的态度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他的入世之道.道法自然,他想求证真正的道,无论出世还是入世都应该是自然的.
注:元丰六年(1083),苏辙谪监江西筠州监酒税时,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快哉亭”之名却是其兄子瞻所题。“超然”出于《庄子》,“快哉”语本《楚辞》,二者皆含“自乐其乐”之意。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道出了人生的一条哲理;心中坦然,无往不快。
黄州,别号齐安,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张梦得曾谪居此地,于元丰年间修建快哉亭。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