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北歌行> 第十二章 亡国余恨,后庭花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亡国余恨,后庭花开(1 / 1)

徐冬青说完,众人欢呼叫好,长山看着近似癫狂的众人,不觉有些悲哀。自己不能说是满腹经纶,但也是饱读诗书,但却命不久矣。虽然说学院先生一定能治的好自己的病,但这位先生究竟存在不存在先另当别论,进得了进不了学院都是未知。

“徐公子,今年醉仙楼的题是什么?”堂下有人高声问道。

那位徐公子笑而不语,众人都安静的听着。“今年的题,是家父亲自提笔,就算是我至今都没见过,烦请大家耐心等待。”

长山看着那人,有些好奇,看来这位在京都之内,也是颇有名气,便转头问贺彦钊道:“这个徐公子是何方雅士,看来众人都很尊敬。”

贺彦钊笑了笑,似乎在嘲笑着长山的无知,但还是耐心介绍道:“这徐冬青的父亲,乃当朝皇帝的启蒙老师,天下儒雅之士无人不知,没想到长山竟不知。”

“久居塞外之地,的确是孤陋寡闻得很。”长山道。

众多宾客之中,有一人身着干净整洁的粗布衣服,似乎是刚刚做好的一般,一点褶皱都没有,气质显得与其他人不同。那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老之人,也是相近装扮。两人挤开了人群,看到长山一桌还有空座,便过去坐下。

“不知这里可有人?”那人问长山。

长山到这便没见有人坐,便微笑道:“没人坐的,大叔这么大年纪也来斗酒吗?”

“朕……”李伯庸说话习惯性的脱口而出,意识到不对,才转口道:“这我也是瞎凑热闹。”

朱德胜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凳子,让李伯庸坐下,然后又拿出了自己的茶叶,想找人去给沏一壶,但人实在是太多,李伯庸道:“就喝这茶水就行了。”

朱德胜想说些什么,但并没有说出口。这皇上哪里喝过这般烂茶,一入口,便吐了出来。长山跟贺彦钊看着眼前的这位,有些奇怪。李伯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茶水太烫。”

这个理由明显难以令人信服,长山刚才喝的时候,都已经快凉了。

李伯庸见长山与贺彦钊的年纪,就知道他们俩是来参加斗酒的,便双手一抱,行了个书生礼问道:“不知二位怎么称呼,在下李西城。”

两人一一报了姓名,这时候,只见一个家奴打扮的人跑上了高台之上,把一张布帛交到了徐冬青的手中,然后便离去了。众人噪声道:“这一定就是今年的题了吧?”

徐冬青缓缓打开,看了看里边的字,面部挂上了微笑,看来对这个题目有些满意。但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推到了台后,众人不明所以,看着台上。这时候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一个穿着华丽,周身饰品闪的长山眼镜都有些刺痛的姑娘徐步走上了高台。

这般景象,是长山从所未见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人。

那姑娘走上台之后,配乐师们便开始奏乐,高台瞬间变成了姑娘的舞台,翩翩起舞的姑娘,是不是向台下抛着媚眼,惹得众人一阵唏嘘。明眼人却看出来了这位姑娘的出处。原来是以为风尘女子,来自烟雨阁的歌姬。大概是听到了奏乐,两位皇子也出了包厢,凭栏而望。

朱德庸看着上边,心中有些不悦。看了看朱德胜,朱德胜似乎知道了什么意思,羞愧的低下了头。

昨晚皇帝吩咐了要来这醉仙楼,朱德庸便记下了,然后便把消息传给了王皇后,王皇后是二皇子的亲生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儿子能够出彩,博得皇帝赏识,便连夜叫了一群博学之士,写了各类诗文以便明天二皇子“展露才学”。

既然是这消息王皇后知道了,宁妃也是给了朱德胜一些金银,换得了这个消息,宁妃是大皇子的母亲,所以,今天才会出现两位皇子驾临的情形。李伯庸是何等精明的一个皇帝,这点伎俩,自然瞒不过他。

一曲《玉树后.庭花》演奏完,众人叫好,就连李伯庸都伸手鼓掌。这般女子,在宫里他见得多了,但却没有今天这种感觉。难道是那人高高在上,不能触及的缘故?李伯庸心里想着。

歌女退去,徐冬青又走了上来。

“在场可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徐冬青高声问道。

堂下自然有人知晓,说出了名字,徐冬青笑了笑。“看来知道曲名的人,定是常常流连烟花之地。但这并不是今天的题。”徐冬青一句话,逗得大家大笑。

“前人有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那么今天的第一题便是……”徐冬青说到这,故意拖长了音调。

众人伸长耳朵听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这第一题便是,根据这句诗,说说自己的观点,一刻钟之后,大家可以说出自己的答案供众人品鉴。”徐冬青说道。

顿时,所有人都冥思苦想,贺彦钊自然也不例外。李伯庸也想着若是自己,该如何作答。

长山看着台上的徐冬青,陷入沉思。众人当下没有一个人讨论,似乎生怕自己的点子被被人用了。贺彦钊低声对长山道:“这题目逃过敏感,这是叫一帮书生评判政治。我朝重武轻文大家都知道,这岂不是叫我等儒生涉法?”

旁边的李伯庸听到了贺彦钊的话,摆手道:“贺小弟此言差矣,前些日子不是颁了一道圣旨,就是要所有人都能评断朝政的嘛。”

“你这般年纪了,这等旨意也信?就算是你可以评断,若是一句不合,还不定你个卖国通敌?”贺彦钊说道。

在一旁的朱德胜想要出言教训,被李伯庸拦下了。

“这估计……是朝廷想不到的,那贺弟认为该如何做才能让人没有顾虑?”李伯庸问道。

“怎么做不是咱们说了算的,上边那两位皇子还在,若是我等言论被皇子听到,当下便能将我等杀头,还是不言不语的好。这一轮,恐怕没有几人敢说实话了。”贺彦钊道。

一旁听着的长山道:“既然有圣旨,那就应该直言不讳,若是瞻前顾后,不出几年,这诗中情景定会重现。”

“你怎么跟他一般天真,在这京都之内,最好是谨言慎行,不然,犯了事儿,谁都保不了你们俩。”贺彦钊道。

长山看了看李伯庸,没有说什么。这时候,台上的铃铛一响,徐冬青高声道:“时辰已到,众位可自行发言。”;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