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鹰翔三国> 第二集 变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集 变阵(1 / 2)

身处包围中心的华雄大声喝道:“变方阵迎敌。”

命下发出,汉军周边靠外围士卒立即调整方向。变冲锋阵型为厚实的方阵。

变阵之后,因外围士卒都是对外,前冲之势立止。与羌部处于正面交锋之态。

与此同时,领右军的李催也已与胡部展开激战。

西域各族都以骑战见长,但是所长又各有不同。

羌骑以游击,包围式的野战闻名,胡骑名闻于世的,却是他们的骑射。战国时著名的赵武灵王,所学的胡服骑射,便是学的胡族作战之法。

胡人多数臂力大,所用之弓也较一般的弓射得更远。所以每次交战,必是先借助奔马之速,再以强弓射之,往往是尚未交锋,已经大损敌兵。

对于这一点,长年与西域各族做战的董卓岂能不知,所以他安排了弩箭兵及枪盾兵为右军,目的便是以兵种来克制对手。

在李催的指挥下,枪盾兵前,弩箭兵后的列阵。

此时胡骑又冲击李催军前方三百步处。

李催大喝道:“盾兵前行一步列盾阵,长枪兵准备,弩兵攻击!”随着他这声令下,五千重盾兵整齐的向前跨出一步,蹲下,同时将手中足一米多高的重盾举起,以肩顶住。

同时,五千长枪兵将手中长枪从盾阵缝间伸出,直对对面漫地而来的骑兵。

这五千长枪兵才把防守阵形列好,便听身后“嗖。嗖”声不绝,那五千强弩兵,以将手中射程达四百余步的弩箭射出。

弦声方响,便只眼前一黑。数不清的弩箭从身后飞出。因箭多且密,以至于连阳光都大受遮挡。

在汉末时期,弩箭已经在军队中广泛使用,因其射程远,杀伤力强,且不象弓纯靠手力而是通过弹簧机括之力来发射,故深受军队欢迎,只是因弩的制作相对来说比弓复杂得多,且成本也远高于弓。故而还无法弓在军队中的主要作用。此次出征,董卓深知胡族的骑射功夫历害,且胡兵的弓射程远于一般的弓箭,故特地向朝庭要了这五千具强弩来。

这五千强弩果然收到奇效,一轮激射,冲在前列的胡部奇兵立时人仰马翻,倒下了至少一千人。

但胡部一向骁勇,后继的骑兵,更是拍马加速的往前冲,并没有因为前军的伤亡惨重有一丝的迟缓犹豫,只希望利用对方换弩箭的间隙,尽量的接近敌军。

胡人弓箭射程虽远,却也只不过是二百步开外,终是敌不过强弩的射程。

“弩箭手准备。一,二,三,发射。!”面对悍不畏死的敌军,李催冷峻的脸上面不改色,随董卓征战多年年的这位董卓手下大将,早已明白战场上勇者生存的不变定律。

又是一轮激射,胡部骑兵再次出现千人以上的伤亡。

但是此时胡骑距离已缩短至二百五十步。

经过四轮的强弩激射死伤至少六千人的代价后,胡骑终于进入了手中弓箭的射程范围,用弓箭进行还击。

李催的部下开始出现伤亡。

但相对下,胡骑的伤亡人数仍是远高于李催部。

李催部每一发必是五千弩,而胡骑进入攻击射程的人数虽多于五千,但因李催部前排的强盾兵成功防住了大部分弓箭,故所受伤亡较小。

身经百战的皇莆嵩纵观着整个战局,心里不由得对董卓的带兵之道大为折服。

左右两军的华雄及李催部,面对数倍于已的敌军,表现出的勇气和巨大的杀伤力,是皇莆嵩所料不及的,心中不得不对董卓大是赞服。不由想起一年前,大破皇巾贼后,入洛阳前,与卢植曾谈到董卓。

当时皇芾与卢植谈及行军之道,赞卢植为当朝之首,卢植却连连摇首道:“非植过谦,实不敢当此赞誉,若论及当前朝中大将中,最为带兵者,非董卓莫属。”

那是皇莆嵩第一次对董卓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他之前没有和董卓接触过,更没有见过董卓带兵行军,但因向以公正名著的卢植尚是如此推崇董卓,也不得不信几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