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二十名准特战队候选人一起上路了,这回不打算去买地。而是去处州州里捐个官当当。说白了,就是去买个当土皇帝,早打听过了,南宋官场相当腐败,花个几万两就能买个知县当了,既然如此我何乐而不为呢?买个官,自己搞定一切,等上面要来讨MONEY进贡的时候,我早能独立了。
一路上,给二十个准特战队员讲解了一些,现代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和一些容易传授的现代知识。还讲解了了一些古代的战斗方法,近代的火枪战,现代的巷战,还略微提到了现代的大型战争。还说了地球是圆的害的他们生怕跳高了会掉下去。只能告诉他们,因为有万有引力球体的中心才是下,球体的外面,人才会飘起来,什么东西都不会落下到离球体很远的地方,使他们大松一口气。(哎,太深奥的东西还不是要说了的好。)白天路上给他们讲解特种部队所需要的知识,晚上住店则是教他们识字,和一些,化学物理算术的知识,就这样抓紧的学习了五天,终于到了处州。(真慢啊,现代三到四小时搞定)
看着残破的街面,黄土墙,黑瓦顶,哎,看来处州自古以来都是经济这么脆弱,心中不免有点心痛,好歹也是九百年前的老家啊,心中痛下决心,将来大力发展处州。
打探好知府的位置后,携带上带上带来的礼品,玻璃杯,当然拉是几个款式我不太喜欢的杯子。
知府果然气派,金碧辉煌,和街面成为鲜明的对比。看来买官的事情好办多了。(我再心中已将知府鄙视,了一万遍,噢不十万,不一百万便。)
“站住,干什么的。”门口的两个官差见我们这么一帮人,而且都是携带武器的,他们不免慌张的后退后退了一步,扒刀打算自卫。
“我们刘爷想参见知府大人,请大爷传达一下。”小费(准特战队的队员)连忙上前说道,并塞上一锭银子。
那官差马上把吓破胆的面神撤下换上不一世的傲慢的面容但是又看再银子的份上哈腰点头:“好的,你们随我进来。”将我们领进后院大厅。
“你们请稍等,我进去传话。”那官差恭敬的说话。我心中笑道:钱就是好东西,让恶刹变奴仆都是轻松搞定。
不一会,那知府傲慢的走处来。我们爷假装恭敬的鞠,说好听的,然后奉上玻璃杯,那知府可是高兴的和不拢嘴,手拿这拿直玻璃杯,高兴的不得了。我们就乘机打听详情后,说要买官。然后又悄悄的递上万两银票(在处州这偏僻的穷山沟沟里,能榨个几千两就很不错了,更何况一万两呢?)那知府的眼都直了。
“知府大人,鄙人不才,想捐个知县当当,不知是否能助鄙人一臂之力呢?”我在他高兴的头上不失时机的说上。
“噢,这个,不知道这位大爷这么称呼?”那贪官一改出来时的傲慢和清高,变的无比的奉承。
“鄙人姓刘。”抱拳道。
“噢,刘爷啊,不知刘爷看上哪个位子?本官一定给你办好。”那官儿恭维的说道。
“鄙人,想去遂昌县当个最能主事的官儿,不知道大人可否帮的上忙?”我说道。
那知府抓了抓下巴,眉头一皱,狠狠的咬了咬牙,“噢,应该能行吧。”
“有什么难度?”看他的眼好象不轻松。
“是有点难度。”那知府的右手手指搓搓,(靠,古代也有这手势了啊?)。
再塞上万两银子,那官儿笑的眼睛只剩下一丝线了。“好,好,好,我这就给你写文书,好让你上遂昌去上任。”
“那就劳烦大人了。”我虚伪的奉承一笑。
不一会,上任公文写好了,盖上官印,公文就这么搞定了。只剩下上任了。雇了条船,(确切的说是渡船。)打算乘船去遂昌上任。连日的骑马骑的我腰酸背痛,再也不要受那罪了。
宋朝的欧江是那么清澈,不像现代因为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的,欧江水简直像黄泥水,渡船一直向上撑,苦闷的坐了两天船后,直至到了遂昌县衙所在地,旧市镇,到了县衙,送上公文,让原来的代理知县交接好事物后,卷铺滚蛋。
交接疏松西筋骨,可真累啊,小小的知县,库存银两才一千三百两,哎,还好我有现代的经济头脑,否则,真的要接下个烂摊子了。接下来就是让人探测地形,我的黄金,我的铁矿噢,心里得意的叫道。无聊时便装上街差探民情。
街面比处州还要破败不堪,十分十分十分难受的再及其不平的石头铺设的道路上行走,心里不住的抱怨,难道古人这么适应颠簸吗?街上曼无目的的走着,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孩坐在街边的石头上肯什么东西。
我顿时觉得小孩好可怜。走上前去用土话问道:“小朋友,在吃什么呢?”
“喏。”小孩吧在嘴里的啃的东西递出来给我看了下马上又收了回去。
看着那黑不溜秋的东西我一点也不认识“这是什么啊?”我纳闷了,这东西能吃吗?
“榆树根。”那小孩嘟囔着回答。
“这东西狠好吃吗?”难道嘴谗,弄点东西啃啃?
“不好吃。”那小孩答道。
“那你还吃?”我奇怪了,该不是吃不起饭吧?
“饿,所以吃这个啊。”小孩答道。
“没有饭吃吗?”我觉得真是又点纳闷了。
“恩,爹说今年收成不好,没有米吃,他让我山上去刨榆树根吃。”小孩老成的说道。
“今年收成怎么不好?”我大憾。
“恩,听爹说天旱,地里没水,收成很少,所有的谷子都上缴了。”小孩子天真的答道。
我无语了,地主恶霸横行,官匪勾结早已司空见惯了,百姓死活他们会管那才叫怪,从身上摸出十两银子塞给小孩,让他拿回家给他父母买粮食吃,小孩恩了声,高兴的跑了。看着小孩远去的背影,更坚定了我要树立新国家的信念。
赶忙回官府,让官差去把旧市附近的的粮商,地主都找来。自己折找来师爷,问明人口,与穷苦百姓的数量。心里也有个底了。
不一会,镇里的粮商来了。
“呀,刘大人好呀,不知道刘大人找草民有何吩咐?”那些商人奉承的脸面看的我恶心。
“你们怎么知道我姓刘?”我纳闷了这小道消息传的也不慢啊,我才上任半天而已。旧知道我的姓名了?
“昨天处州知府已经派人送来公文时,所以我们早知道了。”其中一个商人回答道。
“噢,这样啊。对了找你们有点事情。”我掂量道。
“现在市场上米价多少一斤,怎么百姓好像都吃不起米啊?”我不想把心里想的说出来,先唬他们,套他们的话。
“这个,这……”粮商们面面向嘘。心里都偷偷的想道:虽然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这火也烧的太快太广了点吧?
“你们出售大米多少一斤?”我板着脸道。
“回大人,米价其实不高十五文一石。”那奸商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下说道。
一看他眼睛旧知道不是好东西,拉长脸死死的盯着好久才厉声责问道“你们的的一石有多少斤米,好象都经常缺斤少两的吧?”
那些奸商吓的身体轻轻颤抖:“大人那,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做过?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商人那。”这些奸商吓的不敢说实话了(他们本来久没有一句实话过)。
“哼,这些我早调查清楚了,还想抵赖?”我吓唬吓唬他们。
“大人饶命啊,我们再也不敢了。”那些胆小些的已经开始怕的趴在地上不住的磕头求饶了。
“那你们以后怎么办啊?”我蹲下学着电视里的黑帮老大似的阴险问道。
“以后绝对不缺斤少量了。”那些奸商们颤抖的说着。
“还有呢?”我阴阳怪气的说道。
“粮价一定下调。”快十一月了天气已经很凉了,可是那些粮商吓的额头只冒冷汗。
“多少一斤?”我沉声继续追问。
“四文!四文一斤。”奸商们冒着汗水,再我施压吓回答着。
“嗯?”我冷哼了声。
“三文,三文一斤。”那些奸商直打颤。
“好。这样就行,师爷照我的话写。”
“一、今日起旧市镇所有粮庄,以每斤大米三文的价格出售。不得私自抬高价格。
二、出售大米时,不得缺斤少两,不得以杂质掺进产品中。
三、违反以上条令者以一罚十。屡教不改者,禁止营业,并逐出遂昌县。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