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艺人(1 / 1)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一碗面条端上来了。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的饭还挺实惠,碗也比较大,面条也不少。父亲用筷子把差不多一半的面条捞到空碗里,然后又拿起来倒了一些汤,

推到母亲跟前。母亲见状,赶忙站起身,从行李中拿出那两个馒头来。其时,那两个馒头已经被风干,硬邦邦的还炸开了缝儿,馍皮已经脱落。

尽管如此,母亲和父亲还是用手把他们撕开,放进面条碗里。这样做当然会引来其他一些吃饭的顾客异样的目光,但我的父母不在乎这个。

我父母吃完饭,又向店主要了两碗开水喝喝,拍拍肚皮,感觉舒服多了。

又少坐了一会,他们离开饭店,向前走去。没走多远,忽然听到“当当当当”的声音。那声音分明是锣的声音。莫非有什么热闹可看?父亲心想。

正想着,忽然看见街上的人们都向一个方向拥去。我父亲觉得好奇,就想跟着人们走。

母亲拉住他说:“人家看人家的热闹,你跟着瞎起什么哄?你的儿子不找了?”“谁说不找了?我们先去看看是干什么的,又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父亲说完,硬拉着母亲跟着人们走。刚走了一截路,离老远就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粗壮的男人光着脊梁板在一条路的路肩上指手画脚。

走近一看,那人约莫有四十多岁年纪,膘满肥壮,身上的肌肉很发达。只见他光着脊梁板儿,下身穿一条黑色大裆裤,腰上勒一条红色的布条,脚腕上也用红布条缠着,

脚上穿着一双口呈八字形的布鞋,显得干净利落。见围了不少人,那人又敲了几下锣,然后放下锣,抱拳向大火说道:“朋友们,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我叫小河南,今天初来贵地,为大家玩一套杂耍,希望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说完,那人又把腰上的细布条松了松,然后又咬紧牙关,狠命的勒,只勒得那个肚子高高鼓起,像个孕妇,然后又用两只脚分别在地下一跺,说道:“

我先给大家表演一招“单手段砖”。”说完,弯下腰去,从身边的提包里拿出一块红转来。

只见他将红砖高高举起,向着众人道:“有没有人愿意看看这是真砖头还是假砖头。”这时,围观的人中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走上前来。那人把砖头递到他们其中一人手中。

几个人围在一起,端详了好一阵子,然后又用手摸了摸,又轮流在地上碰了碰,点点头说:“是真砖头。”然后砖头递还给那人。

那人重新拿起砖,再次高高举起,大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吧。刚才这几位观众看后说这是真砖头,那么,你们谁能一手拿砖,然后另一只手把它的上半截拍断。”

众人都摇头。那人又鼓励大伙说:“没事,谁想试都可以试一试吗。”说完,眼望着众人。还是刚才那几个年轻人中的一个个子较大的说愿意试一下。

只见他左手拿砖,右手用力一拍,然后“哎吆”一声缩回手来。

那人一见笑起来:“不行了吧。你们要是能拍断,我还靠什么吃饭。”说完,那人从年轻人手中拿回砖,走到人群中间,说了声“看我的”,

然后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双脚用力在地上一跺,用右手的手掌向那块砖拍去。周围的人们早吓得闪出一条路来。

只见那上半截砖齐刷刷的断掉在前面不远处。随着瞬间的沉默之后,周围的人们开始喝起采来,其中夹杂着呼哨声。

然后那人又表演了一套“一指禅”(即用手指头往砖里面钻孔)和“铁头功”(用砖头砸头)等,人们喝彩声不断。

此时,我母亲拉了拉我父亲让他出来。我父亲正看到热闹处,哪里肯罢休。无奈母亲拼命拉他,只得挤出人群,问我母亲有什么事,母亲跟他说:“

他会卖艺,难道咱们不会?你把你的鼓拿出来说书,看能不能赚点钱。”父亲经母亲一提醒,不禁恍然大悟,用手拍了拍后脑勺说:“你瞧我,只顾看热闹,竟没想到这些。”

父亲说完,和母亲一道,走到那条路的另一边路肩上,让母亲坐在不远处看着行李,自己拿出鼓架和钢板,开始“咚咚咚咚”敲起鼓来。

却说人们正在那边路肩上看那人表演,忽然听见这边响起鼓声,就都向这边拥来。

父亲见来了不少人,又敲了几下鼓,打起钢板,扯开喉咙,开始说起书来:“说书不说书,先说四句诗,四句为诗,八句为纲,十二句为总纲,

且听我破喉咙哑嗓子,南腔北调,咱们都慢慢的道来-------”周围的人们见我父亲一开口,才知道原来是说鼓词的。有几个好事的走上前来问道:“

说书的,你会说什么书?”“你想听什么书?”我父亲问,“想听文来想听武,想听奸来想听忠,想听文哩包公案,想听武哩杨家兵;半文半武张廷秀,一哭到底老红灯。”

父亲用说唱的方法回答那些人的问题。

这时,其中有一个略懂一点的人跟大伙说:“咱们让他来一段热闹的:瓦岗寨,你们看怎么样?”

众人一听,随声附和到道:“好!好!好!”我父亲一听点点头说:“既然大家都喜欢热闹的,那么咱就来一段‘砸木笼劫案’。”

读者知道这是一段什么故事?同样是隋唐英雄演义的其中一段:只因罗成的父亲罗艺被人陷害,绑缚法场就刑,那瓦岗英雄得信后欲劫法场救人一段。

不管正史上是否有这段历史,但是经过民间的加工,听起来也颇扣人心弦,惊心动魄。其间巧合夸张之处,以及悲欢离合,诙谐幽默,也颇能引人入胜。

只听我父亲清了清嗓子,挽一挽袖子,拿起鼓槌敲了三下,先来了一段道白:“话说八爷(在说书人的嘴中,瓦岗英雄结拜,程咬金排第七,罗成排第八,所以称‘八爷’)

罗成扳鞍认蹬上了能行战马,照着那马“啪啪”三鞭,马撞钢球,叽哩吭啷,济南城下书去也。”

接着,我父亲又开始唱起来:“好一个八爷叫罗成,扳鞍认蹬上能行,罗八爷上了能行马,济南城下书走一程。要知道那马走多快,要知道那马走多凶,前蹄子扒,后蹄子蹬,

后蹄子还在瓦岗地,前蹄子已到了济南城。我有心让它慢慢走,同志们不是等着听,中间闪了个大窟窿------”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