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柔顺的金色洒在了月玉棋盘上。
三人三妖,正襟端坐,人手捧书,各揣心思的读着。
春秋百花最是认真,六识尽入书中,耳无风,目无景,心无碍,自由的畅游着知识的海洋。
万俟元最是怠惰,虽说心无旁骛,可精神头实在入不了手中读物,每一页都是粗略一扫,然后捻指翻书。
没翻几页,就困了。哈气连天,头懵眼晕的。
一夜没睡,能不困麽。
昨夜回来后,果不其然,猴子抽风了。死活要让自己将知道的事情,对师傅和盘托出。
万俟元没法子,只好将大金皇子完颜牧,在东陵镇时所做的一切,摘轻避重的告诉了师傅。当然还有那封书信,与福布斯传信之人也是公子牧的事情,万俟元同样照实说了。
当春秋玉天了解到这些情况时,也不知怎么想得,脑袋里只怕也有一根筋抽抽了。
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般,滔滔不绝的给万俟元讲起了一个又一个传说当中的故事。
似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对万俟元而言,有多么重要似的。
什么皇室秘辛、什么宗门情仇、什么九州风云、什么妖族复兴一类的废话......
而且一说就是一宿,活脱脱的像说书。
多少次万俟元想打断师傅------您老能别白话了麽?说这么多顶什么用?脚踏实地的活就是了,等有能力的时候,再说不行?真的是,您老人家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说来说去,无非是他找她报这个仇,她又找他报那个仇的。
拜托,您老活着是为了报仇,可我不是啊。
徒儿之所以跟您习武,只是为了方便创造新生活,继而能好好的享受。
非是生活中,只有习武报仇......
一个连生活都不懂的人,就算练就了绝世神功,又能如何?
您倒好,东一个传说、西一个传说,说起来没完没了的。
这人老了,就是话多。
怪不得天底下会有这么多的传说,都怪师傅这样的人太多。
传说而已,不就是一本正经流传下来的胡说麽。
就算传说都是真的,按照人性分析,总要比事实夸大许多,这您总不能否认吧?
浮夸过的东西,何必口口相传呢。
要我看,还不如靠借飘渺的运气,眼见为实一次,来得稳妥。
唉,瞧瞧这蓝莹莹的天,多适合远足郊游啊。
人生在世已属不易,身体累点也就算了,何必再累心呢。
只可恨眼下这日子,是越活越回去了,还不如在春秋武馆那阵好呢。
如果此山之外,还是荒山野岭,那自己除了老老实实的呆在这知返峰上,用功读书之外,也没别的事可干了。
可春秋门内,分明遍地锦绣。而自己本来就有打算环游世界,长期窝在这大山里,怎么能行?
再者说,一味的死背烂读,算个什么鸟悄的修行?
不过说来也是纳闷,师傅他老人家就不提了,一个老顽固,一定认为书中自有千钟粟。
百花师姐怎么也能变成书痴呢?
难不成她也认准了书中自有黄金屋?
还有这三只喜怒无常的妖精,看起书来,竟也是不要命的类型。
说好的,猜灯谜,唱歌呢?
环顾一圈,见人人醉心于文,万俟元也只好硬着头皮闷到了书里。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已过。
师傅讲一日三读,这清晨第一读,总算是熬到头了。
兴冲冲合书,松一松筋骨。尚未站起身来,却是发现,怎么他们几人,还在一动不动的看书?难道早饭不吃了?
万俟元丝毫没有踌躇,他们愿意废寝忘食的看书,是他们的事。
自己早都饿得饥肠辘辘的,只要师傅不开口阻拦,才不会有主动留下来陪着他们的觉悟呢。
幸好,师傅果真没有叫住自己。于是乎,万俟元大摇大摆的下山去了。
一路摘食着蜜桃果木,很快就到了山下。不过万俟元并没有回屋,而是朝着知返峰外继续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