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仙之本纪> 第五章 西风禅寺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西风禅寺 一(1 / 2)

四面山高耸于县城东北方,原名叫狮子山,不知道那个年月,狂风大作、暴雨雷鸣后狮子山的四方竟然都升起了一座小山,将狮子山护卫在中间,从四面看过去狮子山竟然都是一模一样的,从此狮子山就被人叫做四面山了。

四座小山中正西方位的小山上有一巨石,有百丈高,底部直落在花亭湖水面下,人称百忍石,西风禅寺就建在上面。

百忍石左上角有一天然的石洞,高可过人,曲折延伸三十余丈至山的另一面,每当来自于花亭湖上西风吹入石洞,风石相击便有滞留于荒古般的“呜呜”苍凉之声传出,闻者无不感慨,此洞由此名为西风洞,西风禅寺也因此得名。

其时大日初升,雾霭茫茫,徐叶、徐平站在四面山下,只听到松林的哗哗声、波浪的涛涛声、西风洞的呜呜声交织成一片,只看到西风禅寺在晨幕中若隐若现,虽不是初见,但仍就感觉心旷神怡。

二人倒不急着去西风禅寺上香,决定先四处游玩一会,经木鱼石、别一壶天、寂觉塔,穿过一线天,再经仙人桥就到了鹰嘴崖上。

鹰嘴崖在百忍石的北边,雄踞于花亭湖畔,其高过百忍石五十丈,只比山顶略低,其状酷似鹰嘴,独立于山体,只有仙人桥这长一丈、宽二尺的、厚一尺的天然石头与山相连。相传李太白曾与仙人对弈于其上,故鹰嘴崖上建有一室,谓之太白棋室。

从太白棋室可以俯瞰整个西风禅寺,远望大半个花亭湖,常有乡邻呼朋唤友前来游玩,其间不知谁人作诗一首提于柱上,曰:

古寺云深处,扪萝问牧童。

鸟盘秋色外,人语暮烟中。

厨盖千年石,崖呼半夜风。

暂抛尘梦去,禅榻一灯红。

徐叶说:“据说法智禅师当年夜宿于鹰嘴崖上,看见西风洞佛光隐隐,鸟兽鱼虫并行不悖在一旁听讲,于是以大毅力在百忍崖上建了狮子庵,历经百代终有今日西风禅寺之气象。”

徐平接道:“我以前常听奶奶们她说起西风禅寺的种种异事,总是不信,现在看来,其中虽有不少以讹传讹,但恐怕也有一些是真实发生过的。”

徐叶道:“呵呵,你我兄弟的经历足以证明。”

徐平笑着说:“要是天灯老和尚知道了,定要吐血三升,不治而亡。”

两人大乐不止,决定马上去上香以表对佛祖、天灯的谢意,走在仙人桥上时徐叶忽然感觉隐隐有佛音传来,声音却总忽远忽近,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对徐平说:“你有听到什么吗?”

徐平奇怪的看了看徐叶,说道:“没有呀。”

徐叶虽然只开了眼识,但六感比以前都强了不少,凝神听了好一会说:“不对,肯定有的,是在念诵因明尊胜陀罗尼经。”

反复在周围探查了好久,最后骇然发现竟然是从仙人桥底下传来的,仙人桥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扔块石头都听不到回声,两边石壁峭立,根本没有攀爬的地方,怎么可能有人在下面诵经。

两人在桥边转了好久,也是束手无策,这种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可供借力的地方,只能用绳子拴在旁边的树上再慢慢爬下去,徐叶当即说道:“今天就不回去了,借宿在庙里,晚上再想办法。”

两人当即先回寺庙,进香后对负责接待香客的天通和尚说:“我们想在附近玩赏,晚上可否借宿于此?”

颈肉相叠、大腹腆起、满脸流油的天通伸出半球状的两只手合了一什,道:“两位居士能借小寺侍奉我佛,安敢不许?”,便呼沙弥带两人到客房休息。

二人进房后发现床头有一幅字画,说的是李白到此借宿的情景,画上写道:“谪仙人借宿于此,资费不收,故留此画谢之。”

到其它房间一看,都有这幅画,徐叶笑道:“这天通和尚还真是个妙人。”

“呵呵,走时定不可忘他的房钱,否则他又要加一幅画,上面写着徐师兄弟宿于此处云云。”

徐平一笑,说道。

当晚丑时左右,众僧还未到早课的时间,弯月初升,依稀可照出事物的淡影,两个人影从厢房闪出,直奔柴房而去,这便是徐叶兄弟二人了。

他们白天借游玩之名早已留意过,柴房有僧人在石壁上刻经所用的绳索,这绳子有小儿手腕般粗细,入手极沉,徐叶、徐平又拿了好几捆,只把兄弟二人压的大汗淋淋。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