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驯鹰记> 第十一章:丐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丐帮(1 / 2)

几天下来,常剑鹰发现这里住着三十多个乞丐,这些乞丐大多数每日睡到日上三杆才起床外出乞讨,日落西山后从外面陆陆续续回来,每人将讨回的食物放在一起,做成大杂烩,所有人围在一起吃,常剑鹰感觉这乞丐口中的百家饭竟然美味无比。吃完后乞丐们都横七竖八躺在草堆上,说着每人白天所见所闻,这是乞丐们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光,说着说着乞丐们一个接一个进入了梦乡。看着他们整日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样子,却与父母和长辈口中那行侠仗义的丐帮英雄大相径庭。

通过和小李子闲聊,常剑鹰慢慢才知道了其中缘由,原来看上去都是一个样的乞丐,竟然还分为行丐、坐丐、艺丐、武丐等多种。江湖上所说的丐帮弟子实际指的是武丐,也就是具有武功,行走江湖的丐帮弟子,其只占乞丐总数的十之一二,而其他大多数乞丐都不会武功,难怪有的地方乞丐没人敢惹,有的地方乞丐又总受人欺负。

平常见到的大多数乞丐都是行丐,即挨门逐户乞讨的叫花子,这部分乞丐成分最复杂,流动性最大,比如一遇战争或天灾,就有大量的灾民变成行丐;那些一直呆在某地乞讨的乞丐,称为坐丐,这类乞丐大多数都老弱病残,最容易受人欺负,因此大多需要人保护,但其中练成武功者,往往非同凡响,比如帮主“天眼丐”在出道时就是个坐丐;艺丐是那些在街头用各种技艺表演,以吸引行人过客而获得酬赏的乞丐,丐帮长老“赖皮蛇”以前就是名艺丐,即使现在也时常可以见到他在成都府街头耍蛇卖艺。

相对而言,行丐、坐丐和艺丐比较逍遥自在,凭借走街串巷或坐地乞讨,为帮中打探和传递消息。而武丐则负责保护普通乞丐,并清理丐帮中的败类,维护丐帮名声。他们平时混迹在普通乞丐当中,与普通叫花子无异,只有在重大场合,才身披麻袋,显示其身份,武功越强,职位越高者,麻袋越多,最高可达九袋,即可成为丐帮长老。

说起丐帮四大长老,小李子很是得意,因为其师傅铁拐李就是四大长老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在京城的五花子,成都府的赖皮蛇和江宁府(今南京市)的笑弥勒。常剑鹰也听说过这四人的名号,他们和帮主“天眼丐”一起被江湖中人称作丐帮五豪,并和与茅山双英、少林七雄、峨眉三杰合称为名门正派的“英雄豪杰”。

一提起丐帮五豪,小李子一脸的坏笑,悄悄凑到常剑鹰耳边说,江湖上尊称的丐帮五豪,丐帮弟子却私下称其为丐帮五怪,即:花衣老头没人爱,瞎子眼睛最厉害,瘸子双腿跑得快,书生当街把蛇卖,百万富翁是乞丐。

常剑鹰听得一头雾水,小李子解释说,花衣老头是指在京城开封府的丐帮长老“五花子”,平常都穿着一身打着五颜六色补丁的衣服,因其是帮主的师兄,在帮中辈分高资格老,喜欢跟人讲大道理,啰啰嗦嗦,没人喜欢。瞎子就是指帮主“天眼丐”,无论白天黑夜,都能把周围人物看得一清二楚,特别神奇的是他似乎能看透一个人的心思,因此没有人敢在帮主面前撒谎。瘸子自然是指小李子的师傅“铁拐李”,据说在丐帮中轻功最好,跑得最快。书生则是指成都府长老“赖皮蛇”,年轻时是一位书生,后来以耍蛇卖艺为生。百万富翁说的是江宁府长老“笑弥勒”,家财万贯,富甲一方。

听小李子这么一说,常剑鹰想起自己在京城时,曾经有一次和几个公子哥欺负几个小叫花子,被赶来的一个穿着花花绿绿补丁衣服的老叫花子教训了一顿,每个人的额头上都被这老叫花子用竹棍敲了个大包。几个公子哥都不服气,跑回去找到些江湖中人来帮忙,开始这些人都满口答应,但一听说对方是个穿花衣服的老叫花子,马上就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躲开了,几个公子哥平生第一次找不到一个人愿意帮自己的忙,当时还为此生气了好几天,现在才明白这老乞丐竟然是丐帮长老,难怪没人敢惹。

说到丐帮帮主,小李子一脸仰慕之情,帮主是个弃儿,因双目失明,半岁大就被人遗弃,得到老帮主收养,无名无姓,于是跟着老帮主姓蔡,因是老帮主收养的第九个弃儿,小时候老帮主就喊他九娃,长大了有人叫其九郎,中年后人称九叔,当了帮主后,有人喊蔡帮主,也有人称九公。奇怪的是,帮主虽然双目失明,却好像什么都看得见,大家都说帮主练成了神功,开了天眼,所以人称“天眼丐”。

“你亲眼见过帮主吗?”常剑鹰好奇地问。

“没见过他老人家,前几个月帮主曾到过洛阳府,本以为会到京兆府来,最终没有过来。听师傅说帮主有个小动作,喜欢弹舌头,一见到就应该能认出来。”说完,小李子学着将舌头弹得嗒嗒嗒响,两人相继模仿,嬉笑不已。

“我已经无家可归了,能不能加入丐帮?”常剑鹰问道。

“师傅说过,天下乞丐是一家,你现在无家可归,就已经是丐帮弟子了,这儿就是你的家。”小李子安慰道。

“那我算什么丐呢?”常剑鹰听说自己已经是丐帮弟子,不由追问道。

“你整天只能睡在床上,什么事都干不了,我看你应该是睡丐,哈哈哈。”小李子打趣着说。

见小李子年纪虽小,已经是个二袋弟子了,常剑鹰很是羡慕,于是向小李子说自己也想要当武丐,小李子听说后表情一下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师傅说过,我们丐帮的生活就是自由自在,所以普通弟子不需要遵守什么帮规,只要不干伤天害理的坏事就行了。但武丐不同,必须人品要好,严格遵守帮规,还要为丐帮立过功,才有可能成为武丐。”听说要当武丐如此不易,常剑鹰略感一丝失望。

小李子见状,学着其师傅的口吻解释道:之所以收武丐如此严格,是因为大多数乞丐都是因战争、天灾或瘟疫才沦落为叫花子的,只有少数乞丐是因为过惯了乞丐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成为职业乞丐,其中大多数武丐都是如此。但也有少数武丐在自己武艺练成后,独霸一方,在保护其他行丐、坐丐和艺丐的同时,收取其保护费,甚至还有个别败类将小乞丐弄成残疾去乞讨,为自己谋利。因此要成为武丐必须经过反复考察,而且帮主和长老还时常到各地明察暗访,以清除帮中败类,现在师傅就在京兆府地盘内的各州县巡查。

另外还有一部分武丐其实早已自食其力,甚至已经发家致富了,不再是乞丐了,但因其一直履行着武丐的职责,甚至还担任着丐帮的职务,所以仍然是丐帮弟子。比如丐帮四长老之一的“笑弥勒”,从小就是乞丐,由于多次为帮中立下大功,逐步升为五袋弟子,后来偶然机会发了财,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虽然不再是乞丐,却仍然为丐帮做事不遗余力,并屡获奇功,后晋升为丐帮九袋长老。

常剑鹰在家里听到的全是文人武将的事迹,从未有人对自己讲过江湖中的事情,如果说之前在史家庄时,常剑鹰才刚刚接触到江湖,那么在丐帮的这些日子,常剑鹰才开始了解江湖。尤其听小李子将丐帮弟子行侠仗义之事,更是向往,恨不得自己的腿伤马上变好,再变成一个大侠,行走江湖,除邪惩恶。

在小李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常剑鹰慢慢康复,对史香金的思念之情也淡忘了许多。只是到了月圆之日,不知是何原因,全身剧痛无比,此时握着史香金送的香囊,想起那些甜蜜的日子,疼痛一下子就减轻了几分。

一个多月后,常剑鹰开始扶着拐杖下床行走了,但左腿向外弯,走路一瘸一拐,十多天后,也能行动自如了。和众多乞丐相处多日,并在他们照顾下康复,又听小李子说了许多丐帮行侠仗义之事,常剑鹰不再觉得当乞丐有什么羞耻了,于是开始和小李子等人一起外出乞讨,常剑鹰落难时也曾讨过饭,没想到和小李子他们一起讨饭却另有一番滋味,乞讨的时候装出一副可怜相,讨到东西后个个笑逐颜开,尤其是有人得到一块肉时,更是高兴得大呼小叫,你争我夺,就这样开开心心不知不觉过了一天。

回到城隍庙,正巧遇到铁拐李从外地回来,看见常剑鹰恢复得如此之快,感到很惊讶,而听小李子说常剑鹰一掌将玄幽震退四、五步远,救了小李子一命,更是惊诧不已。于是让常剑鹰扎好步法,自己使出三成力量轻轻一推,常剑鹰纹丝不动,铁拐李吃了一惊,要知道换作小李子,早已被摔出一丈多远了,于是使出五成内力,常剑鹰也只是后退半步,仍然屹立不倒。铁拐李大喜:这小孩只有十七、八岁,内力却相当于自己现在的七成功力,也就是自己苦练了二十多年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才拥有的内力,真是罕见的武学奇才,于是铁拐李详细询问了常剑鹰家世和之前练武的经过,得知其只是跟父亲和史庄主学过一点武艺。

听小李子说常剑鹰想加入丐帮,成为武丐,铁拐李犹豫不决:这常剑鹰年纪轻轻就有这么深厚的内力,若能加入丐帮,日后必能成大器。但是此人谈吐不俗、气度不凡,应是官宦人家子弟,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另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厚内力,当真是吃了玄幽丹药的效果吗?为何别人吃了都死了,唯独这小子没死呢?铁拐李总感觉常剑鹰来历不明,需要考察一番。于是以尚未为帮中建功为由,暂时不能正式收为徒弟,但可以和小李子一道练武,一旦有机会为丐帮建功,就可以正式入帮,成为一名武丐。

听说能跟着铁拐李学叫花拳,常剑鹰满心欢喜,一瘸一拐跟在铁拐李后面来到城隍庙后面一块空地上,铁拐李瘸了右腿,常剑鹰瘸了左腿,两人走在一起甚是滑稽,小李子跟在后面,一会儿学这个走路,一会儿又学那个的姿势,独自一人偷着乐,铁拐李一回头,小李子马上收起笑容,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抬头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树上的鸟窝。

三人来到这丐帮弟子练功的空地上,铁拐李先让常剑鹰攻击小李子,常剑鹰知道这是在试自己的功夫,于是上前一招“弓步冲打”朝小李子打去,小李子身子一蹲,常剑鹰打了个空。“这招叫母鸡抱窝,”铁拐李在一旁讲解道:“唐英,你全力进攻,不用怕打伤了小李子。”听铁拐李这么一说,常剑鹰上前对着小李子又是一招“泰山压顶”,小李子往后一跃,轻松躲过,并抢先说道:“这招叫公鸡上树。”惹得铁拐李无话可说,朝小李子吹胡子瞪眼睛,而常剑鹰使出浑身解数,始终碰不到小李子半根毫毛。

看到常剑鹰垂头丧气,铁拐李上前拍了拍常剑鹰肩膀说:“你内力比小李子深厚许多,但招式不够娴熟,尤其小李子使的叫花拳,专门应付比自己武功高的人,虽然之前在狭小的房间里施展不开,但在这空地上你就伤不了小李子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