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喝道:“快先救下这人,一问究竟。”
几十个人从山坡一冲而下,半路杀出,让十几个官军措手不及,在山间小道被高欢等人打落花流水,夺路而逃。
已经跑出几十米远的那个起义军壮士,一看突然冒出一群好汉,为自己解了围,赶忙调转马头,跑了回来,抱拳问道:“在下任延敬,承蒙各位英雄出手相救,感恩不尽。”
高欢道:“都是绿林中人,好汉不必客气。”
任延敬问道:“请问各位英雄何方人士,也好日后报答。”
“我等是小五台山的起义军,欲另择明主,去投奔定州王葛荣。”
“哦?”任延敬脸上又惊又喜:“我便是葛首领的部下,若想投奔,可代为引荐。”
高欢大喜:“如此最好,有劳任兄。”
任延敬带着高欢、尉景等人沿着原路,一起向南而去。走了不远,便看见保定府的城墙,相距十里,便是定州起义军的大营。
这任延敬人送绰号双刀霸王,是定州起义军的一员勇将,眼看中午将至,任延敬带着几十个号人回到大营。有喽啰兵过来牵马,任延敬道:“快去禀告大王,有几十位壮士要加入起义军!”
禀报时间不长,只见从大营的中军宝帐走出来几个人,高欢定睛一看,这几个人正是当年独龙沟的结义兄弟,依次是大爷补天鹫葛荣,二爷独龙堡主元洪业,四爷青面虎杨钧,五爷过江雁胄轻侠。
高欢、尉景、娄昭与四人相视,好似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眼里忍不住迸出泪水:“大哥、二哥!”
“六弟!”众兄弟相拥而上,失声痛哭起来。
大哥葛荣说道:“大同失散已有两年,今天中午我设酒宴和各位弟弟一起畅饮。”七兄弟破涕为笑,一同进了中军大帐。这才是:
独龙沟前谱金兰,八拜为交起事端。
入关智取大沙口,醉酒大闹善无县。
声明远镇长城内,破阵威名鹊儿山。
纵火焚烧四门楼,乱战大同成失散。
你率残兵择生计,我翻太行难上难。
豪杰何愁道路窄?英雄谁人不心酸?
中军大帐,葛荣摆下酒宴,与营中将领一起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葛荣不由得鼻头酸楚起来。说起当年乱战大同府,真是令人惋惜不已。
前文讲过,独龙沟起义军攻打大同府时,大同的兵力充足,又有大将观津虎窦泰,即便起义军里应外合,也是打的鱼死网破,最终也没拿下来。反到是起义军惨遭围剿,四散而逃。大同乱战之时,葛荣、元洪业见起义军久攻不下,义军死伤殆尽,只得下令收兵,暂且撤退,一来是死伤太过惨重,二来还有很多义军将士的眷属。
葛荣收拾了残部,清点人员,七兄弟之中,三爷尉景、六爷高欢、七爷娄昭都不知下落,又赶上魏将窦泰率兵清剿大同周边三十里以内的义军残余,在迫不得已的情况,葛荣只得率兵撤走。
逃亡路上,杀官济民、杀富济贫,接济了不少清苦百姓,颇得人心,当然也有官军的围追堵截,最终流亡到了定州一代。
葛荣经过一番打听,听说在定州城已被当地的起义军占领,义军首领复姓鲜于,名叫修礼,带领起义军斩杀官吏,占据城池,名声极大。得到了这个消息,葛荣与元洪业、杨钧、胄轻侠兄弟几个一商量,决定投奔定州起义军。
独龙沟起义军一路赶往定州,偏逢定州城外有个小山,命叫剪刀谷,等走到剪刀谷的山路上,忽然铜锣响起,风声鹤唳,山野两侧冒出不少喽啰兵。足有四五百人。
这股山贼为首一人,脸上横肉乱长,面相凶恶,身材粗壮,上身只穿一个鹿皮坎肩,坦胸露臂,手中一柄大斧,拦住了去路。这才引出:
剪刀谷中山贼出,才知义军变暴徒。
草莽英雄少侠义,大逆不道伤无辜。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