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北齐帝国> 31:葛大王误杀青面虎,胡太后分兵伐义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葛大王误杀青面虎,胡太后分兵伐义军(1 / 2)

定州王葛荣拔刀欲杀四爷杨钧,杨钧坐在地上吓得魂飞胆丧,两人发小就是挚交,做梦也没想到熬到今日,落得这般下场。

葛荣手握佩刀,狠狠说道:“我与你少年从军,同为校尉、牙将、偏将,跟随真定候出生入死,镇守边关。又揭竿起义,共举大业,没想到你却出卖为兄,我岂能饶你!”

“大哥......”

不等杨钧解释,葛荣回到落下,一腔血柱,杨钧命丧黄泉。葛荣顿感如释重负,忽然一阵脚步匆匆传来,众校刀手左右让开,跟来的正是三爷尉景、六爷高欢、老七娄昭以及少帅潘乐。

一看此情此景,六爷高欢头一个站了出来,对这葛荣问道:“大哥,四哥犯了什么过错,以至于我兄弟再度反目,血光相见?”

葛荣举起那封书信,对着众人说道:“杨钧身为首领,参与军机,竟与长孙稚里应外合,试图反攻河间府,幸好有本王识破,才免于大难。”

高欢道:“这书信是真是假,还尚未可知啊!”

葛荣道:“长孙稚已拿着老四的行军腰牌出了城,还有什么可查的。”

众兄弟呆呆望着被杀的四爷青面虎杨钧,鸦雀无声,只听高欢说道:“将四哥好生安葬。”

“不!”葛荣扭头说道:“军法无情,杨钧通敌罪证确凿,将其人头与广阳王人头一齐悬于高杆,以警世众人。”

高欢道:“大哥,四哥可是咱们的结义兄弟。”

“如今只有军法,没有兄弟!”

“大哥......”众人都想觉得老四杨钧死的冤屈,奈何葛荣一意孤行,置之不理。

葛荣正准备出院子,忽然想起些什么,转身对其他众兄弟说道:“如长孙稚书信所说,今晚三更,官军欲偷袭河间,本王命潘乐主持兵事,以防偷袭。”言罢,葛荣、任延敬带着亲兵,离开院子。

几个兵卒草草收拾了四爷杨钧的尸首,尉景、高欢、娄昭和潘乐围坐在院子石凳上,一边惋惜杨钧,一边对长孙稚的反间计闲聊起来,高欢问潘乐:“相贵,你是大哥的主帅,你说说四哥真有可能和长孙稚勾结么?”

潘乐道:“事情怎么回事,小弟也弄不清楚,但是四爷勾结长孙稚是真是假,就看今晚官军会不会来袭城。”

“这话怎么讲?”高欢问。

“倘若官军果真夜袭,说明四爷通敌是真;若是不来夜袭,恐怕大王真中了长孙稚的反间计。”潘乐道。

“哦.......”高欢等人这才恍然大悟,泥菩萨娄昭问道:“这话说的菩萨爷心理糊里糊涂,潘兄弟你觉得哪种可能大?”

潘乐道:“官军大伤元气,依小弟看八成是长孙稚的反间计。”

潘乐历来足智多谋,听他一番阐述,众人为葛荣、杨钧这对生死兄弟混到互相残杀的地步,不禁扼腕叹息,真可谓:

兄弟相煎何太急?是非只等防夜袭。

难忘当初结义早,谁知反目也可期。

午夜时分,河间府城门死寂一般,灯火熄灭,漆黑一片,映着一抹月色,众多喽啰兵身怀利刃,悄悄登临城上,静静坐在城垛口下面,等候夜袭的官军。

城南两侧不远的杂草之中,也有不少起义军的喽啰兵,口中叼着一片树叶,衔枚轻进,静悄悄的在杂草堆里埋伏下来。

葛荣、潘乐、高欢、娄昭、尉景等人一齐登临城头,韩轨、曲珍、等人分别带领步兵埋伏草丛,任延敬、蔡俊率一队骑兵集合在城门洞下,只等城门一开,一齐杀出。

二更天过后,夜晚杀气骤增,起义军众弟兄愈加谨慎。三更天、四更天,眼看五更天降至,黎明前夜色已经开始渐渐消退,城头上埋伏依旧的喽啰兵不时打着瞌睡。

泥菩萨娄昭蹲在城头,膝盖已有些麻木,捶着膝盖站起身来,对葛荣说道:“我说大哥,天斗快亮了,我看窦泰这厮未必会来了。”

葛荣手扶着城垛,一股焦虑涌上心头,跟着左右的几个首领心里都明白,看来四爷杨钧是真被冤杀的,这根本就是长孙稚设的反间计。

天色渐渐放亮,葛荣脸上有些难堪,对左右众将说道:“传令收兵吧。”转上要离开城头,高欢跟上一步,问道:“大哥,小弟想把四哥葬了,不知尊意如何?”

葛荣心里明白,又不愿点破这层窗户纸,摆了下手以示默许。

起义军徒劳半宿,其实长孙稚设反间计离城之后,便与大将窦泰会合,二人带兵退守献县。

魏兵临时搭起大营,长孙稚与窦泰围坐在一堆篝火旁,对敌众我寡的悬殊战事攀谈起来,窦泰往火堆中扔了几根木枝,沮丧说道:“全军惨白,尔朱荣援军迟迟不到,广阳王千岁又被诛杀,我等有何面目再见天子。”

长孙稚道:“皇上年幼,恐怕熬不过太后这一关啊。”

窦泰道:“生为魏臣,死做魏鬼,末将豁出去,与长孙大人一同回京请罪。”

“唉。”长孙稚道:“世宁将军勇武过人,朝之栋梁,此番本官一人进京顶罪足矣。”

“大人……”

“世宁勿劝,我意已决。”已经拼尽全力,又束手无策的长孙稚如今视死如归,到让窦泰心中倍感钦佩,有所感怀。

窦泰问道:“那眼下之际,末将该如何是好?”

长孙稚捋了一下胡须,叮嘱道:“贼兵若犯,将军退之,若再来犯,可再退之。只要将军所辖兵马不被剿灭,凭借将军威名,也能牵制贼兵。”

“末将明白。”

长孙稚掸了两下官袍上的尘土,站起身来,略带几分疲惫,去牵马匹。窦泰索性也跟了过去。

看着长孙稚无可奈何的样子,窦泰心中有些酸楚:“尚书大人,你若离去,不知何时能见?”

“将军多多保重吧,本官与世宁定有再见之日。”长孙稚道。两人就此道别,长孙稚翻身上马,直奔京师洛阳。真可谓:

主帅无能累三军,枉教贤臣负功勋。

九死一生难禀命,独当罪责怎见君?

洛阳行宫的嘉福殿里,宫女站在香炉一侧摇着蒲扇,寝殿中散漫这几缕香氛,胡太后懒洋洋的侧躺在落凤椅上,悠扬的听着古曲。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