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邹家。振东和父亲吃过饭,邹家一家人坐在一起诉说着这两天离别的经历。
邹母说:老头子,他们为难你了吗?
邹父:那天,他们蒙上我的眼睛后,把我推上了车,一路颠簸,几经周折,我也不知道他们把我带到了哪里。下车后,他们把我带到了一间屋子里,这屋子是套间,外屋有人看着我,屋里没有窗户,里面一片漆黑,只有他们给我送饭时,我才能看见一丝光亮。我就惦记你们,怕你们着急。
邹母:我们也急坏了,就怕你有什么事。”
邹父:我也是怕你们着急啊。对了,那笔钱怎么弄来的?我知道家里没有那么多钱。
邹母:都是儿子张罗的。
邹父看看儿子,点着头:啊。太难为你了!”
大哥:爸,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钱不钱的是小事。
已经很晚了,大家还都没有睡意。
母亲说:早些休息吧!
振东和父母大刚要去睡觉,两个保镖光着脚,抱着钱箱子一瘸一拐的回来了。进屋后把钱箱子放到了地上。
屋里的人都惊呆了。
振东问道:怎么?发生了什么事?你们俩怎么把这个拿了回来。
一个保镖说:我们……,
振东:别急,坐下再说。
佣人搬过了两个椅子让保镖坐下。
两个保镖坐下。
一个说:大哥,别埋怨我们,你让我们下船,我们下去后,不放心你就悄悄的又跟在了你的船后面,看到你顺利的接走了老爷后,我俩又跟在了土匪的船后面。就是想看看土匪窝在哪。没想到土匪们想拐着这钱跑了。我们想他们要是把这些钱拐跑了,以后土匪还得来找我们麻烦。我们就乘他们没注意,把钱给拿回来了。
振东听后有些担心的说:没得到钱,这些绑匪能善罢甘休吗?不知道他们几个跑了,还是回去了?
保镖:他们可能是回不去了,回去了也没法交待。
振东说:那样是最好,怪不到咱们身上。可不管怎么样,咱们还是要提防这些土匪报复咱们。
邹父说:在那种情况下,让那三个人把钱拐走,土匪一样要迁怒咱们。他们做的对,以后咱们注意就是了。
邹父当即要拿出一些钱奖励两个保镖。
两个保镖说:我们什么也不要,这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应该做的。
邹父执意让他们收下。
最后,两个保镖还是按着主人的意思,把钱收下了。
大哥让佣人给两个保镖换过衣服,吃完饭,大家都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早,大哥要去庄园前,来到了父亲的屋里对父亲说:父亲,你就先在家休息吧,我去庄园,你有没有什么事?
父亲:我出事前要出手的粮食卖没卖呢?
振东:今天还有最后几车要拉。
父亲:好好好。你去吧。
振东:有什么事,我回来再跟你说。
邹父:去吧。注意安全。咱们现在是树大招风啊,庄园和家里的保卫工作还得加强,你抽空再找些人来。
振东:好的。父亲。我就回来就去办。
邹父对邹母说:孩子他妈啊,春节要到了,我觉得离开家乡已有几年了,虽说这几年日子过的不错,可思乡之情越来越浓,我想回家乡看看去。
邹母:你不说,我也想说啊。我也很想念家乡和亲人啊,很想回去呀今年要是能回家过年了就太好了。邹父: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呀,你要早说,我早就张罗回家了。
邹母:我怕影响你。
邹父和邹母准备了许多礼品和土特产,准备回老家过年了。
这天邹父和邹母找来大儿子振东。
邹父:老大呀,我和你母亲领着你弟弟和小妹回关里老家过年去。本应该也带你一起回去,可是这里也不能没有人管,你是家里的老大,我和你妈想让你留下照顾这里。
振东:爸,你们放心的去吧。我留下来。你们不用担心,我会管好这里的。
父亲:冬天庄园里没什么活。老张和老王很可靠,就让他们在那里照看着,你有时间看看就行了。家里这边你就照顾好了就行了。几个无家可归的佣人就让他们在这吧。
儿子:父亲母亲你放心好了。
邹父邹母带着二儿子和女儿回老家过年去了。大儿子振东把父母送上了车,自己和佣人回到了镇上的家里。
转眼大年三十到了,天气格外的冷,外面飘着雪花,刮着刺骨的寒风,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
晚上佣人做好了饭菜。
振东叫上几个佣人跟自己一起吃饭。
振东对佣人说:这一年又过去了,你们在这干了一年也都很辛苦的。咱们一起喝点酒。来我敬你们一杯。
佣人:大少爷,这我们可不敢当。应该是我们敬你才对。不是你们收留我们,我们可能早都饿死了。
振东:行了咱也不说谁敬谁了,就这么喝吧,干了。
振东说完一口把酒干了。
佣人们也都跟着把酒干了。
吃过饭,几个人又把打了一会牌,看到时间也不早了,振东说:时间不早了,大家都休息吧。
佣人们回屋都睡下了。振东也回屋休息去了。
后半夜,夜深人静,四周一片漆黑,邹家的墙外闪过三个人影,他们点燃手中的火把向院子里的房上,柴垛扔去。
瞬间,火借风势,院子里燃起了大火。
振东正在睡梦中,他觉得他好像在做梦,眼前一片火光,他突然惊醒往窗外一看,这一惊非同小可,外面已一片火海。
振东住的房子离院墙较远,火还没有烧到这里。他急忙穿上衣服,准备出去。
一个伙计惊慌的跑了进来大喊道:大少爷不好了,着火了。
振东:我知道了,走,快出去看看。你快去报警救火。
伙计:好。我去报警了。俩人说着冲出屋子。
伙计跑去报警去了。
振东来到后院,一阵阵热浪就扑了过来。火借风势,院子里的火越着越大。
一个伙计跑到振东身边拉着他说:大少爷,快走,这里太危险。
伙计强行把振东拉到了院子外面。
振东站在院外看着这眼前的情景,痛心疾首:怎么会这样?爹妈把家交给了我我没有看好啊。
伙计:大少爷,先不说这个了,这怎么能怪你呢。
有许多邻居闻讯也都赶了过来。
大家正在着急的时候,救火队的人来了。
救火队的人在救火,邻居们有的拿盆有的拿桶打水着救火。
振东很感动,也怕有人受到伤害,对大家说:乡亲们,有救火队呢。你们千万别靠前,这我就很对不住大家了。
有乡亲说:振东啊。你们家平时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帮这点小忙实在算不了什么。你别太在意。
火被终于救灭了,可院子里的多间房子已经被烧成灰烬,几个佣人也都在火海中丧生。
筋疲力尽的振东回到了屋里,这时天已大亮了。他看到家里被烧的面目全非,痛苦极了,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伙计给振东打来了洗脸水劝他说:大少爷,别太难过了,这也是想不到的事。
振东:我就觉得这火着的很蹊跷,这大冬天的,咱们这里也没有明火。怎么着起来的呢?睡觉前咱们俩各处看了一圈,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伙计:是啊,少爷。先别想了,洗了脸,吃点饭吧.
振东:哪还能吃下饭啊。、
伙计:那也得吃饭啊。吃过饭我们去警察局报案。
振东:好吧。
两人简单的吃了点饭,一起去了警察局。
警察局接到报案,派人来到了振东家,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镇上。镇上的人知道邹家出了事之后,都非常同情,纷纷过来看望,还拿来许多生活用品。振东非常感动。
振东给家乡的父母写了封信,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父母。
警察局。警察局来找振东让他到局里去一趟。振东跟警察走了。
警察对振东说:经过分析,认定你家的火灾是有人放的火,可凶手找不到。镇上的人都没有作案的动机,因为你们家来到这里后,不但给这个小镇带来了繁荣,和镇上的人相处的也都非常好,许多人家都得到过你们的帮助。对你们家都是很感激的。
振东:那也得继续追查,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警察:那是,那是。
河北邹家。信使敲门,邹父开门,信使进屋把信递给邹父:“给你们的信。”邹父接过信。信使退出。
邹母:哪的信?
邹父看信封:是振东来的信。
邹父打开信封,拿出信看着,脸上的表情在急剧的变化着。
邹母担心的问:怎么了?
邹父声音沉重的:那边出事了。
邹母惊道:出什么事了?儿子没事吧。
邹父:儿子没事,家里着火了。
邹母松了一口气,又说:怎么会着火呢?
邹父:信上没说那么多,只是说烧的很历害,有几个伙计在大火中丧生了。我得马上回去看看。
邹母:我们一起回去。
邹父:不。你和孩子在这吧。老李伙计跟我回去就行了。
东北邹家,邹父跟老李回到了东北家里。
振东痛心疾首的跟爸爸说了事情的经过。
振东:这火我觉得着的很蹊跷,警方也说是有人放的,可又没有线索。
邹父:我也想了很久,总觉得很像是那些土匪放火。所以我想也没有必要再追查下去了。儿子啊。爸爸想了很久,这次回去以后啊,我就不太想回来,我总觉得,外面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乡啊,总还是觉得故土离呀,所以我有一个想法,想迁回老家去。
振东:爸,我也很想家乡。可我们回去了以后,这里怎么办啊?
邹父:都变卖了吧。
邹家。邹父找来了家里的伙计和佣人,对他们说:这些年你们跟着我也挺辛苦的,如今我要回关里老家了,你们也不能跟我去,我呢给你们些钱。这些钱呢,以后你们不做什么也够生活的了。
一个伙计说:老爷,不回去不行吗,跟了您这么多年,我们真啥不得离开您哪。
佣人:是啊老爷。我们真的不想离开您呀,再找到您这么好的主人太难了。
邹父: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我的主意已定。要是有缘,也许我们以后还会再见面的。
邹父每人给了一包钱。
伙计和佣人含泪收下了钱。
邹父又把镇上的房子和庄园变卖了,带着振东回到了老家。
河北邹家。邹父在筹划翻盖老宅。
不久,六间青砖大瓦房在老宅基地上落成了,新院墙也砌好了
父亲又把儿子和女儿送到了当地最好的一所学校继续读书。
校园里绿树成荫,有假山,有宽阔的操场,男女分班。珍珍和哥哥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受着最好的教育。
七七事变,日本鬼子打到了家门口。为了保家卫国,村里的年青人争先恐后的参加八路军游击队。
一天振东对父亲说:爹,我想参加武工队打日本鬼子去。村里已经去了好多年青人了,他们都拿起枪打鬼子去了。
邹父;好啊,我同意。去吧。你再跟母亲说一下。看看你母亲是什么意见。
刚刚走进屋的妈妈说:我没意见。这日本鬼子打到咱们家里来了。不把他们赶出去,我们能有好日子过吗。
曙光家。曙光说:妈妈,就这样,铁蛋的表哥就跟村里的一些年青人一起参加了县武工大队。表哥作战勇敢,有勇有谋,经过了战争的磨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现在当上了县大队的大队长了。
妈妈听的入了神。
曙光:妈挺受感动吧?
妈:很感人,一家人都很好啊。
曙光家。曙光把自己讲的都入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妈妈说:儿子,你想啥呢?
曙光:我想铁蛋舅舅一家人真都很好,他家的故事也很传奇。铁蛋说,他舅舅创造了闯关东人的奇迹。大概是应了那句话,树大招风,才遇到了那些事。可虽说遭了一些变故,但是他舅舅还是带回家乡不少财产,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回来后,他舅舅小心翼翼的操持着这份来之不易家业,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他舅舅一家没有忘记家乡那些穷苦的乡亲们。他们就像在东北一样,经常会拿出一些粮食和物品,救济村里的乡亲,帮助一些穷人,乡亲们都很感激他们。
铁蛋还说,他珍珍姐呢,已长成一个眉清目秀,身材高挑的大姑娘了。这几年去她家上门提亲的人也不少,可是由于条件都不太合适,他舅舅舅妈都没答应。妈,你说我能有戏吗。
妈妈:那也不好说,没准就有戏呢。
邹家。媒人到了邹家给曙光提来亲了。
邹母:大媒人,今天怎么这么闲着,到我家来。
邹父:快坐,快坐。
媒人:我是办好事来了。给你们的宝贝女儿提亲来了。
邹母:啊,这可是大事。我女儿啊,早就该嫁了,可她就是不急。谁也看不上。
媒人:那可不行,女大当嫁,年龄大了就不好嫁了。
邹母:说的是啊。那你说的是哪家的孩子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