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诸神殿之大雷神传> 第三十五回 变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回 变阵(2 / 2)

岛王却不理他,只是盯着上官怡人,缓缓地道:“你是怎么知道周天大阵的布阵法的?”

上官怡人淡淡地道:“我原本也不知道,直到进入底层大殿,后来又见到了运行机室,诸般所见来回印证,这才想到此间。贵岛穷尽历代先人智慧,布这周天大阵,想必模仿的是诸神殿中的‘太一矩阵’。你们想找出‘太一矩阵’的奥秘,得到出入诸神殿之法。只可惜,人族智慧成就毕竟未到大乘之境,问天阁虽已是鬼斧神工,但比之太一矩阵,相差何止以万里计。”

岛王面色大变,道:“你……你见过太一矩阵?你……你不是人族?”

上官怡人道:“岛主抬举了,小女子薄柳弱质,肉体凡胎,也不过是俗人,只是因缘际会,从我师尊那里见过一次乾坤图,对太一矩阵之事略知一二而已。”

岛王心中一凛,暗道:那乾坤图传说是诸神传下的布阵之图,自千万年前,人神分隔以来,再无在世上流传。她说她师尊手上握有乾坤图,难道她师尊竟然是神族?心中虽然震憾,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姑娘的话大有深意,不妨明言。”

说话间,忽觉太一室微微一顿,似乎停了下来,跟着砰的一声,大门竟然自动开启了。

众人不约而同地往门外看去,只见门外又是一间石室,只是似乎空空荡荡,不似太一室这般有装饰摆设,石室一侧另有一道大门,不知通往何处?

若不是上官怡人先前所言,有谁能想到这个看上去毫无异状的石室会是个修罗场?姜鸿脸色发青,道:”父王,您不是说太一室能主九十七变,何必……何必用此两败俱伤之法?”

黎正南叹了口气,道:“鸿公子,岛王那是诈他们的。中控室既落敌手,太一室被攻破是迟早之事,若不启动绝地之阵,只怕不出三个时辰,郎风便能控制整个问天阁。”

姜鸿颤声道:“难道……难道便没有其他法子,我们有这许多人,父王武功盖世,吴兄弟神功无敌,不如……不如我们与不动明王拼死一战,未必……未必便会输了。”

黎正南道:“公子,绝地之阵不可逆转,现在就是想停也停不了了。”

姜鸿忽然激动起来,大叫道:“不可能,一定还有其他办法,你蛊惑君上,将我们陷与绝地,是要断我姜氏血脉吗?你居心可诛……”

话未说完,只听啪的一声,脸上已着了岛王重重一耳光。姜鸿一时被打得懵了,突然没了声音。岛王怒视着他,喝道:“是我变的阵,与你黎叔何干?你身为一岛王储,临机不能决断,处变不能镇心,贪生怕死,手足无措,何堪大任?”

姜鸿望着高大威严,大气磅礴的父亲,一时气为之夺,颤声道:“父王。”缓缓跪了下来。

岛王望着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恍忽之间似乎看到他小时侯的模样,心中一软,叹了口气,道:“鸿儿,你自小锦衣玉食,高枕软榻,不事劳作却吃穿不愁,享尽人世间的富贵荣华,所需何来?那都是岛民的血汗供养着你,岛民们所为何来?不过是为了盼你以后能成为一个明君,能带给他们丰衣足食的生活。若没有这二十万的臣民,你的一切都是空谈。现在阖岛面临千年未有的大劫,你身为王储,平素里享尽供养,正是到你该担当的时侯,连大明的皇帝都知道‘君王死社稷’,难道我们九黎传人还会输给他们炎黄子孙不成?”

这一番话语重心长,直出肺腑,便如当年姜鸿还年幼之时,岛王抱他于膝上,教他人生第一个道理时一般,那已是三十多年未有的温情。姜鸿眼角也自潮了,道:“孩儿知错了。”

岛王点了点头,道:“你黎叔为了我们神岛,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全然抛弃他个人的一己荣辱,身家性命,这当中曾有过多少艰难,多少困苦,他实是我们神岛的第一功臣,你待他因如待父一般,不可再有无礼之处。去,给你黎叔磕个头,认个错。”

姜鸿依言上前,道:“黎叔叔。”跪倒磕头。黎正南老泪纵横,跪下还礼。岛王伸手拉住他,道:“老黎,你当得起他这一拜。”

直到姜鸿拜了三拜,岛王从怀中取出一个钢珠一样的东西,将它放置在书案之上,只见莹亮的光芒从珠中散发出来。

上官怡人暗道:这个物事和先前在穹顶吓阻不动明王的物事一样,想必都是全息影像纪录仪,想不到诸神殿当年在这岛上遗落了这许多东西。

岛王沐浴在莹光之中,向姜鸿招了招手,道:“姜鸿跪下听旨。”

姜鸿征了一征,依言走到岛王面前,跪了下来。岛王正色肃穆,道:”天降大难,犯我神岛,本王才疏德浅,内不能造福臣民,外不能御除外侮,唯以阵阁之势,困大敌于内,以此残生,报二十万民恩。然神岛不可一日无主,公子姜鸿,性情稳重,文武兼备,有爱岛护民之心,砥柱中流之才,堪当大任。本王现传位于公子姜鸿,临危授命,希群臣拥戴,万众一心,再兴我神岛,再壮我族威。钦此。”

上官怡人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岛主实有大才,不用腹稿,张口便是一篇华彩诏令。尤其那一句“以我残生,报二十万民恩”,岛王为民与敌同归于尽,那是何等悲情壮烈。闻者还不感激涕零,纵有不服姜鸿者,也很难有所异议了。

姜鸿百感交集,他与异母兄弟姜犰争斗半生,只为这个王位,平素里机关算尽,千难万难之事,现在突然到了手上,却是在这种绝境之下,一时竟毫无喜悦之感。他却还没想到,岛王若没有后路,传他王位又有何用?

上官怡人却早料到了,紧张得手心微微出汗。

只听姜鸿高声接旨。岛王收了纪录仪,交于姜鸿,道:“这是当年诸神传下的全息珠,里面记录了刚刚传位的影像声音,观者一目了然,不必再有诏书了。”言罢,又取出古传的王玺玉令,一并交于了姜鸿。

姜鸿颤着双手,刚刚接过。岛王忽然道:“二十年前,我们曾经到过北大西洋上的一个宜人海岛,那里风景秀丽,水源充足,你妈妈还为它取名为‘天外山’,你还记得吗?”

姜鸿不知此时此刻,父亲何以突然提起此事,疑惑地点了点头,道:“记得。”

岛王郑重地道:“你记住。此番若能逃脱大难,你的第一道政令,就是竭尽一切所能,让全体岛民都移居到那天外山。”

直到此时,姜鸿终于回过神来,听出了岛王的弦外之音,顿时一颗心止不住的狂跳,只是又有十二分的不解,道:“父王是要孩儿放弃神岛,那……那是……为了什么?”

岛王叹了口气,道:“你既已承继王位,本岛的隐秘也是时侯告诉你了。”顿了一顿,道:“我们九黎一族,自涿鹿一战后,远走海外,祖先英灵庇佑,居然让我们寻到了这个神岛,窃居千年。数千年来风霜雪雨,我们随着这个岛游历四方,见识了许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可是不论接收了多少外来文化,历代先祖都始终坚持学习华夏汉学,并逐渐以其为正统,甚至书同文,语同音,每当十年一度,神岛重回东亚之时,还不惜冒险遣人入境,劫掠经书典籍,人口物产,你可知道是为了什么?”

姜鸿道:“那是因为中华文明的确最为优秀,而且我们九黎一族,原本就源出中华,先祖心系故土,念念不忘,反攻大陆,回归故土。”

吴歌,上官怡人听到最后,都觉好笑,暗道:我中华江山万里,人才济济,你一个弹丸之地,纵得诸神之荫,以一岛抗全国,不是痴人说梦吗?心中都不以为然。

岛王叹了口气,道:“你只说对了一部分,千年往复,沧海桑田,早已不是炎黄初立之时了,反攻大陆,那早已是空想之局。但历代先祖确实都在想着回归故土,只因神岛终有一天,是要沉入大海的。”

此言一出,众人皆大吃一惊,姜鸿更是失声叫道:“什么?”

岛王缓缓地道:“数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刚到神岛之时,便得到了一幅神光卷轴,上面是全岛的地形构图,当中就有提到,神岛是有寿限的,它的寿限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大限一到,地动山摇,全岛陆沉。”

吴歌听到这里,心中一动,暗道: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正是佛家说的一劫之数。

姜鸿道:“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我们移居此岛,不过区区数千年啊。”话音未落,突然想起一事,顿时脸色发白,道:“在先祖来岛之前,这个岛……这个岛便已………历……已历……”

岛王点了点头,道:“在我们来岛之前,这个神岛便已运转了十二万四千三百年,,如果为父没有算错,大限之期,当在七年之后。”

众人听着这个犹如神话一般的故事,无不将信将疑。姜鸿突然大叫道:“不可能,不可能,我们不是亚特兰蒂斯,这可是诸神之岛啊,洞天福地,万法随身,不可能毁灭的,不可能毁灭的。”

岛王道:“你不觉得近年来岛上的地震越来越频发了吗?本来郁郁葱葱的象山,五年之前突然变成了火山,虽然未有大喷发,却是蠢蠢欲动。北麓禁地的气侯更是反常,亘古不化的冰雪都开始消融,连太一矩阵的入口都快裸露出来了。”

姜鸿呆了半晌,苦笑道:“为什么?为什么?”

岛王缓缓地道:“你现在已是一岛之王,身系全岛的生死荣辱,应该深谋远虑,不可再意气用事。依目前的大势,回归中土,已不可能,只有移居天外山,才是正途,这事关全岛存亡,万不可胡来。”

姜鸿心乱如麻,欲哭无泪,征在当场。岛王叹了一口气,转身看着上官怡人,道:“上官姑娘,以你的大智慧,想必你早已看出,老夫的绝地之阵还是留有生门的,然否?”

上官怡人心中突突乱跳,暗道:果然被我料中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一笑。

姜无界道:“当这太一室升到顶部之时,的确会有一个逃生之机。那是一个唤做逃生舱的设置,只有它,才能贯穿数百丈,逃出生天。”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道:“只是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个逃生舱能带走的人数,最多只有三人。”

这刚刚点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众人都是全身冰冷,上官怡人脸上的笑容也顿时僵住。只听轰轰微响,石门关闭,整个太一室又开始缓缓上行。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