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朗声向寺内僧众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是五年一度例行的无遮大会,望众位同门将这几年颂经礼佛,日夜所参的佛法一一切磋,正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莫要半点遮拦。”
原来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古印度五年一次无遮大会,中土则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其中“四部”是指僧、尼及善男、信女。
枯木枯叶等正要坐下,忽然半空中一声鹰叫,叫声尖厉,众僧抬头看时,只见大雄宝殿外上空盘旋着一只雄鹰,长约三尺,双翅展开竟也有一丈来许,爪下似乎抓有一物,众僧吃了一惊,心想好大的一只雄鹰,这五台山还真未见过如此之大的。
那雄鹰盘旋了几圈后,俯冲下来,竟将爪中所抓的物件丢了下来,未待众僧反应过来,振翅一飞,扶摇直上,冲上半空,顷刻不见了。
众僧定睛看时,却是一封帖子,早有人快步出去,拿了帖子,递给枯木。
枯木也觉奇怪,接过一看,只见这信封皮上写的是:“书呈大孚灵鹫寺住持”,字迹苍穹有劲,便要穿透了纸背一般。
枯木更为惊奇,忙抽出信笺,看了一下,神色顿时郑重,匆匆看罢,交给枯叶,道:“好大的口气,原来是西域大雪山摩智法师要来本寺,想在这无遮大会上和我等论经谈佛,切磋武功。”
枯叶接了过来,看了看,大声地念了出来:“久闻五台灵鹫佛法昌盛,武功出众,小僧向来敬仰,今不带随从,孤身一人,正值贵寺无遮大会之际,欲与诸位高僧一论高下,此生方无憾矣,大雪山摩智叩首。”
众僧听了,心中都是一凛,都道此人好生狂妄,竟要以一人之力挑战灵鹫寺,年纪稍轻者未曾听过摩智此号人物,便私下交头接耳纷纷议论。
枯叶见众僧私议,便道:“诸位不知,这摩智乃西域大雪山大雪寺高僧,武功佛法修为均是甚高,恐不在昔日大摩法王之下。”
众僧听了,都“啊”了一声,年纪稍长的均知昔日大摩法王挑战中原武林,所向无敌,最后一路南下,与天台国清寺智者大师激斗三日,最终败在智者手下,便发誓倘智者尚在,决不南下中原一步。
原来先前那雄鹰是摩智所豢养的,凶猛异常,摩智因巧缘习得了一身武功,又从那雄鹰上悟出了三十一路鹰爪手,端得厉害。
此时又听得耳畔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似在五百步之遥,众人屏息仔细听时,那梵唱却越来越近,竟已在百步之内,众人心中暗赞此人轻功当真了得,只不过片刻竟已行了这么多步。
枯木、枯叶和焦木等高僧脸色也是微微一变,心知此人不仅轻功了得,内力却更是深厚,这人在五百步之外,不作大声啸吼,轻声吟唱竟能将声音绵绵传来,非常人能为。
不刻,众人鼻端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的还是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枯木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摩智法师驾到了!”便率众僧出去迎接。
翟安心道:“听枯叶大师的口气,这摩智法师武功厉害之极,寺中恐怕只有我师焦木武功最高了,却不知是否敌得过他?”正寻思间,只听得枯木方丈道:“大师光临敝寺,有失远迎,请移驾大雄宝殿。”另一个声音道:“方丈客气了,有劳方丈领路。”
只听见脚步声渐近,数人举步进入殿中。摩智法师进入大雄宝殿,向众僧人团团地行了一礼道:“五台大孚灵鹫寺威名,小僧一向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和各位高僧,大是欢喜。”
众僧见摩智亲切谦和,彬彬有礼,并无半点强凶霸横,心中想道:“此人书信中狂妄自大,想不到话语之中却如此卑谦,定是极不好对付。”
枯木方丈道:“法师请坐。”摩智道谢坐下,早有小沙弥将清茶奉上。
众人这才看清摩智模样,只见他身穿黄色僧袍,五十岁年纪上下,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双目炯炯有神,与中原人氏一般无异。
众人心想:“久闻突厥人氏生得甚是丑陋,与我中原人氏大大不同,怎地这位摩智法师却相貌如此端正?”话说这位摩智法师却实非突厥人,其祖父乃北周大臣,复姓欧阳名斗,因受北周静皇帝宇文衍之命出使突厥。
欧阳斗不愿去突厥为使,屡次推辞,宇文衍大怒,再次下令,若还是不去则诛杀全家。欧阳斗无奈,只得出使,暗中带了全家一起出去。
等到了突厥,恼宇文衍逼他,便全家投靠了突厥可汗,颇受突厥可汗重用。
等到其子长大时,又去中原掳来女子几名,强行娶其为妻,自此这一支就在突厥繁衍下来。
这摩智法师俗家名字便唤做欧阳飞,自幼爱好武学和佛学,便在大雪山大雪寺削发为僧,另有一弟名唤欧阳远,武功也是非凡。
十几年前在仙游寺假扮圆真欲引灌顶上钩便是他了,当日若非他负伤在先,灌顶恐怕难讨便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