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也结了,官也封了,可是大家却都还按兵不动,毕竟董卓还是强的,人家也是有实力的,那么大的块头,谁敢轻易去碰啊。
不过董卓也被吓住了,人家十三路诸侯,兵强马壮,真动起手来,那可不是好玩的。
所以双方都不愿先动手,就这样僵持着。
不过除了袁绍他们的关东军外,董卓还有一个潜在威胁,那就是洛阳西北方向的黄巾军。黄巾军主力虽然早几年就失败了,但余部一直很活跃,其中河东农民领袖郭太在白波谷起兵,大概有十万人的规模,人称“白波黄巾”,转战在太原河东一线,前后长达十余年,生猛无比。如果“白波黄巾”南下,截断董卓回归凉州的路,与“关东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那董卓将腹背受敌,如瓮中之鳖,束手就擒指日可待。
“奶奶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真有点想老家了”,董卓感叹道,“不如迁都吧,迁回长安,那可是老祖宗的地盘呢,也是我自己的地盘呢。”
其实董卓不仅是思念家乡,更重要是觉得老家安全。
不过走之前,他还要除掉一个人,那就是弘农王刘辩。
“其实刘辩呢,也不是我董卓怕他,一个小孩子,能成得了什么气候,就怕奶奶的,被袁绍抓过去当好牌打,万一重新立他为帝,那我手上的这张牌就不那么管用了。”董卓心想。
这时刘辩虽然身为弘农王,名义上是弘农郡的主人,但实际地盘也就一座小楼,悲催的少帝啊!
但就是这座小楼,他说话也不算数,因为被软禁了,一个叫李儒的郎中令日夜“保护”他,实际上和坐牢没什么区别。
董卓决定要除掉刘辩了,执行的人正是李儒。
李儒奉命献酒给刘辩,实际上不是普通的酒,而是鸩酒,不过刚开始说得很好听,都是些祝福祝寿的话。
刘辩虽然未到而冠之年,但已经十八岁,也已结婚,他也不是傻瓜,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当场一语道破:“对不起,我不想喝,你只不过是想杀我罢了。”
刘辩不肯喝。
“切,看不出来,还挺鬼的,忽悠不了,那我来硬的。”李儒撕掉伪装,露出狰狞面目,表示不管咋样,今天得必须喝。
没办法。
于是刘辩把手下人召集一块儿喝酒,算是最后一顿晚餐,边喝酒边唱歌,王妃唐姬也合着节拍起舞。
歌声很悲,歌词更悲,骂的都是董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唐姬和唱道:“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
多么悲惨啊!催人泪下啊,旁人都唏嘘不已!
史载:“歌竟,泣下呜咽,坐者皆欷歔。”
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前不敢说的现在都要说出来,不敢唱的也都要唱出来,做人得要有自尊!
曲终人散,最后的时刻还是到了。
刘辩对王妃唐姬说:“你是帝王家的妃子,必然不会成为官吏、百姓的妻子;你如果能够洁身自好,我也会含笑九泉的!永别了!我的爱人!”
说完,对唐姬投去深情而凄凉的最后一瞥,端起毒酒,一饮而尽,一个曾经当过皇帝的人就这么被迫自杀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辩死后,唐姬回到老家颍川,她父亲会稽太守唐瑁考虑到女儿年纪尚小,就打算替她找个人家再嫁,可唐姬很有节操,坚决不同意。后来大军阀李傕等人攻破长安,垂涎于唐姬的美色,想打她的歪主意,欲要纳她为妾,唐姬死活不从。唐姬坚贞不屈,始终如一,李傕最终没敢强行逼婚。后来汉献帝得知唐姬处境艰难,便把她接到皇宫花园,封她为弘农王妃,唐姬这才过上了安稳日子。
而李儒自刘辩死后,转当博士,这个博士可不是现在的博士,是个官。博士本为对博学之士的通称,战国末,齐、魏、秦三国设此官,开始充当君主参谋或顾问,与议政事,秦代沿置,兼有礼官性质,并典守图籍。到汉朝时,博士专掌儒家经学的传授,执教于太学,乃成为传播孔孟学说的国家学官,其职掌为议政、制礼、藏书、教授、试策、出使等。
董卓死后,李傕杀入长安,可能想培养自己人马,于是扶了他一把,推荐他为侍中。但年仅十一岁的汉献帝,人小脑筋却不傻,做事很有分寸,死活不同意。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