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夏子奇打开保险箱是为了探秘密、拿宝物。还不如说是为了看这一封信。
‘为什么不能让老爸知道?为什么要等到家里出事了才能用?为什么用了之后可能会害到自己?’
‘这些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在这封信里爷爷会告诉我吗?’
拿起信封,立即就抽出里面的信纸。
夏子奇心里很急,很想知道信里是否有自己想要的答案。
信纸有四张,夏子奇摊开信纸,一眼就看到爷爷那无力微抖的字体。
看着信中的内容,夏子奇原先的疑问在惊讶中获得了答案。但…,却又生出了新的疑问
*****
原来夏子奇从小就练的家传武学,竟然是一套简易版的、安全的和不完整的武学。
话说在旧时代(指环境异变前的时代)约十九世纪末,当时在中国的满清政府受到国外列强的武力威吓。
朝廷上的女掌柜不满外强的豪夺。一日,经血来潮…哦,不,是心血来潮,突发异想,要用武林高手打军舰,并要求各部即日廷议,隔日上折说明。
隔日,一纸〝黄冑武技力抗西洋科技〞的折子就呈到女掌柜的面前。
于是震摄当世,自称刀枪不入的民间〝义和团〞,便成了清廷暗中扶植的破坏组织。
理想虽好,但与现实差距太大。
毕竟,肉弹难敌子弹。养一名高手要二十年,而造一颗子弹却只要二十秒。
于是众所瞩目的〝义和团〞又应势而亡。
清醒后的清廷终于放弃了这不实际的想法。
照说这档闹剧应该就此结束。可当时负责义和团的一名官员却没打算放弃。
那官员招集了少林、武当、峨嵋、八卦门、形意门和绿林道上有所名气的门派一起商议--如何〝以武救国〞。
在商议会上,各门派的当家和长老们受到那官员的慷慨陈词,纷纷激起了那久违的爱国之心,会场上一片〝护汉排洋〞的叫喊声。
会后议定,融合各门派的武学精华,创造一门以对抗炮弹为主的功法。
后来在铁衫门门主的一句〝在快也快不过弹雨〞的话后,排除以速度来躲子弹的想法,而确定了以硬气功为主的路线。
中国尊龙,望神龙能护体救国,所以此功名为〝龙鳞甲〞。
列强势力强大、气燄张狂,打得清廷步步退守。如此反倒更激起各门派高手们〝护汉排洋〞的情绪。
在彼此〝不藏私、尽全心〞的认知下,努力的将〝龙鳞甲〞完备起来。
到后来,配合龙鳞甲的拳法、腿法、刀法和擒拿术都陆续的演练出来。
照理如此大的成就,已可在武坛上千年留名、万年不坠。
可这些高手此时却是茶饭不思、愁容满面。主因有两点
第一点:〝龙鳞甲〞未练五年,难见功效,若要达那〝子弹不侵〞的境界,非三十年难成。
第二点:配合〝龙鳞甲〞的其他武学可算完备,但攻击的速度却极差。不说那什么〝梯云纵〞、〝草上飞〞或是〝迷踪步〞的,单是用来躲避攻击的身法和步法都没有。
因为,轻功运气时讲的是〝灵〞,硬气功讲的是〝沉〞,而龙鳞甲更是又沉又重。
这种本质上的差异,造成龙鳞甲只能当沙包,或和其他功夫套合著用。
可是不论龙鳞甲是好或不好,到最后都是没机会摆上台面的。
因为清廷已经派鸿章兄签订了〝最丑条约〞。
使得,这次的武功研讨会也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刻。
那位怀抱着〝以武救国〞的官员,手上还拿着一叠书写着〝龙鳞甲〞法诀的书纸。心中万般感慨的想:
‘就这样放弃了吗?…………不甘心呀……我好不甘心呀……’
此事之后,这位官员就辞官返乡,不再入朝。
这位怀抱〝以武救国〞理想的官员,他姓--〝夏〞。
*****
没错,这位夏姓官员就是夏子奇的很多个曾的曾祖。
原本不抱希望,伤心无望的夏氏先祖返乡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一位老中医的话中看到了龙鳞甲重生的希望。
“只要再补两个工序,龙鳞甲可用,可大用”那老中医说
“哪两个工序?”夏氏先祖问
“浸药汤、击百穴”
老中医口中的六个字,竟使先祖那原本无神的双眼恢复了往日神采,急抱拳打揖,恳切的说:
“还求老师父教我。”
“若能辅以灵药锻筋骨,击其百穴鍊体肤,行其法诀养生气,则功法大成”
“需取哪些药材?又如何击百穴?”
…………
…………
…………
后来,这位夏子奇的先祖,依老中医的指示,完备了龙鳞甲。并将龙鳞甲改名为〝玄鳞甲〞,再将玄鳞甲定为夏家的传代武学。
却没想,这一决定竟为夏氏一门带来不幸。
〝终生不孕〞--是修练玄鳞甲的后遗症。
单传、无嗣让原本人丁不旺的夏氏差点因此灭族。
于是族长和宗族会订下族规:未有子祠,不得修练玄鳞甲。
后来,因为中国文化上的那十年大灾,夏家为免受到牵连,决定重订族规:封存部份玄鳞甲,并改名为玄鳞气功。
将药汤的药材和击百穴的方法封存。并将玄鳞气功的功法修简,只留练气的心法,和一套练体的拳脚功,至于其余的的外门功夫都一并封存。
留下的法诀,对外也只说是家传武学,而未称其名。
单独修练的心法,并无不孕的后遗症,对强身健体更有功效。
这也就是夏子奇所练的简易版家传功。
以上,就是前三张信纸的内容。
**
至于爷爷的最后一张信纸里,只有寥寥几行。
“你高祖母曾救一名异人,异人为求报恩,留宝〝落凤山〞。你可凭图和玉令寻得。”
“不可告知你父,你父执着,他若知,夏氏秘密将成国之秘密。”
“纸袋内有现钞五十万、宝图、玉令和铜钥一柄,善用。”
“子奇,夏氏一族封存之物放在下层抽屉。在此,爷爷要再叮咛一次,考虑清楚,再取。”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