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望帝杜宇> 第五十章 蜀王子 哭诉周武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 蜀王子 哭诉周武王(1 / 1)

二十天后,笃猛、笃忌派出送信送礼的副将,带来了杜宇的信件。信中载明了目前对蜀的战略部署。同时,信中肯定、赞扬了笃猛、笃忌两路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对两路军受到鱼鹕火烧、水淹的挫折加以勉慰,对笃猛、笃忌现在采取的决策、措施加以肯定。特别对笃猛要组织新征服的龙仓、荣仓、赤足三个部落的酋长、长老、寨民代表,到去年、前年收服的丰收在望的各个部落去参观学习,很是赞赏。并说要把这种作法,在整个今年才征服的十二个大部落中推广运用。最后要笃猛、笃忌养精蓄锐,作好防突然袭击的准备,预定于明年春末适当时机向蜀发起最后攻击。

笃猛、笃忌接到杜宇总体部署,两人互约到内资城商议制定具体执行的办法。一见面,都互相祝贺儿子成亲,得了佳媳。虽然未能亲自参加儿子们的婚礼,但他们都感到很满意,很幸福。用了两天时间,他们定出了两路军中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具体负责的人。详细讨论了两军的协同配合作战。笃忌提出把自己的军队调6个千人营给笃猛,笃猛说“不用调,我需要时,你调来配合作战就行了”。

一日,杜宇在沐川接到随梁虎逃到江源的慕智(木勇)派心腹送来的加急密信。信中说蜀王鱼凫见蜀国危在旦夕,派遣使者到天国大周,向周天子武王求救,并让使者带去信给蜀王子鱼鹚,要其带蜀兵回国战杜宇。杜宇观信,沉思一下,递与慕灵、笃异观看。蜀王求救于周天子,调鱼鹚回蜀参战这是杜宇、慕灵他们早就预料到的。蜀王到现在才去调鱼鹚回蜀,比杜宇他们的预料还晚了些。既然蜀王现在已去调鱼鹚,求救兵,杜宇、慕灵立即启动了他们的预定方案,通过建立起来的驿站快道向湾头、僰道、南溪、金阳、金口、甘洛等大寨发出命令。这道命令直达笃慕部落普芝噜大寨。

且说,蜀王鱼凫在半月之内,连接到蜀西帅梁汶和蜀中帅鱼鹕的两道表章。梁汶表奏:蜀西西狼关、五木部落、甘洛部落、金口部落、沐川部落、六果部落都被杜宇军占领,三子梁豹被俘。本上手势力已占蜀西之半。鱼鹕表奏:杜宇军占蜀南六大部落后,蜀中重镇帅府驻地内资又失守,蜀东也连失龙仓、荣仓、赤足三大部落。自己负伤逃至兴塘部落,随身只有大将两员,士兵8000。

鱼凫览表大惊,思量王城只有小王子鱼鹢镇守,兵不过20000,如今,蜀西蜀中两帅俱败,国内已无兵可调,蜀国已危在旦夕。和丞相、三司司长商议后,一边发文梁汶、鱼鹕:整调所节制各大部落、大寨的兵马,尽取各寨卫寨寨兵,克期反攻,收复失地。一边由丞相拟写国书向周天子求救,并向周武王禀明,希望周天子准予调回蜀国大王子鱼鹚所率40000伐纣大军,回蜀剿逆。并附上一封详述蜀国危机的长信给大王子鱼鹚。

为表示对周天子的尊重,和调回鱼鹚的迫切,鱼凫特点地位崇高的大司祭吉灵为使臣,带上敬献武王的贵重礼品及50个精细而又武功高强的王宫卫士,由正副两个卫队长带队,出使周国。这大司祭吉灵熟悉祭礼、善观天象、断凶吉、知祸福,又善辞令、有辩才,且武功上乘。是鱼凫王最信任依赖之人。

从鱼凫城到周天子都成宗周,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道路十分艰险,若走得顺利,往返两月便可。若途中有挫折,就不好了说归期了。鱼凫把重担交给吉灵,再三叮嘱。吉灵也知国之安危系己一身,对鱼凫王誓道:“臣必不辱使命,除死方休,定将大王子请回,周国救兵请到。”

鱼凫见吉灵说到一个死字,心里很不快活,但又不好指责,也不好临行换人,便微微一笑道:“大司祭谨记。”

吉灵一行选择入周道路时,宁愿远走几天,避开天险剑阁。决定走阆中、巴中、万源、毛山坝、紫阳、安康一线到镐京。虽是避开剑阁,但自古秦蜀之道艰险,没有一条道路好走。一路上山大岩陡,悬崖峭壁;壑暗沟深,林密草茂;野兽凶猛,毒蛇盘道。虎啸声心惊胆颤,狼嚎声惊心动魄,豹嗥声胆破肝裂,猿啼声凄婉悲切。

四年前,大王子鱼鹚带大队兵士出蜀伐纣,虽也路途一样艰险,却因人众,互帮互拉,排险架桥又有尖兵。且人众势大,没有了猛兽毒蛇的袭击。如今吉灵区区五十多人行走,既要克山路艰险,又要避猛兽毒蛇,走得辛苦万分。蜀道之难,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两千年以后的唐朝大诗人李白也为蜀道的艰难而感叹,作有《蜀道难》留世,成为万古不朽的诗篇。他的诗说道:噫吁嘘,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乌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端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两千年后,经历代蜀王、蜀侯多次派遣士兵修过践道天险,尚且如此,可知两千年前蜀道之难。

吉灵一行爬山过水,昼行夜息,射鹿烤鸟,饥餐渴饮。走了十六天到达鹰愁涧。此时,正是七月十二正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得一个个汗流浃背,虽有林阴,岩坎,却也不敢偷凉歇息。更兼爬山下岩,个个走得疲惫不堪。到达涧底,都争着捧水解渴,石下歇凉。淙淙涧流带来不少凉意。吉灵平时位高权重,居庙堂之上,很少劳动日晒,更是气喘吁吁,令众人在涧底多歇息一会。众人拿出随身干肉干粮就凉凉的涧水而食,十分享受。正歇息间突然狂风大作,乌云遮天。瓢泼大雨夹着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吉灵等人急忙躲到涧心几个凹肚巨石下避暴雨冰雹。避了好一会,冰雹渐小,暴雨却不减。再过一会只听得石后涧内传来震动极大的轰鸣,卫队队长叫上一个卫兵急忙出凹洞,爬到巨石顶端一看,只见山洪滚滚轰鸣着呼叫着顺涧奔腾而下。只来得急喊一声:“山洪来了!”,洪水便卷着石头、树枝.咆哮着冲到脚下。二人急忙相拥相扶着站稳脚,急急往下一看:巨石下的大司祭吉灵等众人已被滚滚山洪卷走。连惊叫声也无一人叫出,就都没了踪影。二人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抱住,任凭膝盖以下的急流冲涮,石头树枝冲击刺拉,头上暴雨冰雹击打,动也不敢动。一柱香后,冰雹渐小到停,暴雨也小了许多。三柱香后暴雨停了。脚下的山洪仍然咆哮狂奔,一个时辰后才落到巨石下。二人坐在巨石上,直到洪水消到涧底槽中,才下巨石一看,巨石凹肚下,除了山洪带下的几个千斤石砣,什么都没有了。眼看夜幕将近,队长只得带着士兵返回原路。

死里逃生的他们,凭着腰间挂刀,背上弓箭艰难地走了二十一天才回到鱼凫城向鱼凫王禀报。

鱼凫听完队长禀报,忍不住拍案长叹:“罢,罢……天亡我蜀国,神收我鱼凫!那就顺天命神意罢,这搬兵的事就作罢了。”丞相倪干、大司巫吉成、大司马鱼鲚一齐相劝,鱼凫才命丞相重写表、写信、备礼另派使臣。大司巫自告奋勇作使者,鱼凫知他法力高强,武功不弱,地位也高正合作使臣,即让吉成为正使,又命王宫卫队统领周纪为副使,再选调卫队中体能强武功高者50人作护卫,由逃生回来的队长仍为卫队长,立即起程赴镐京搬救兵。

吉成一行吸取吉灵的教训,凡过涧沟急行勿留,历尽艰辛于九月十九到达成周镐京。吉成、周纪进镐京前,先到驻扎在镐京郊外的鱼鹚大营见鱼鹚,备言蜀国情况。鱼鹚听后心急如焚,不思茶饭,几乎忘了招待远来的故国使者。第二天寅时,就急急同两位使者乘马赶到镐京王宫见周天子武王。这时正是武王即天子位的第三年。

天刚亮,武王升殿,百官朝贺毕,鱼鹚同吉成、周纪按成周礼数由殿门官报名而入。

鱼鹚进到大殿未行参见之礼,就跪倒在武王驾前放声大哭,周公、召公、尚父等重臣非常惊讶,见鱼鹚只哭不奏,坏了朝庭纲纪。周公兼任太宰,总揽朝政大权,是政府首脑,最重礼节。当场出班喝道:“鱼鹚王子,你有何冤屈可以慢慢向天子奏明,怎能进殿就哭,坏了纲纪。如今天子龙体欠安,最忌止嚎哭。若不看你是五服蛮荒王子,不懂礼数,定将你打入天牢!”

鱼鹚止住哭声,磕头如捣蒜,连叫“大王诉恕罪,大王恕罪!”却又不上奏。

武王宽厚仁慈,微笑着说:“鱼鹚王子,你就是有天大的冤屈,朕也给你作主,你起来慢慢说吧。”

鱼鹚这才起身,也忘了谢恩说:“陛下,臣的蜀国被乱贼杜宇,领十万大军占去了大半,臣父王即将失去蜀国。乞望陛下怜惜小臣,发大兵助臣去剿灭杜宇。”

鱼鹚响应姜子牙孟津会兵,共伐商纣的天下召讨令,带4万蜀兵,400乘战车,历尽艰险按期到孟津,与姜子牙和四十路诸侯会合,在姜子牙率领下,向殷商发起总攻。伐纣战争中,蜀兵不畏死伤,作战勇猛,一直随武王打到纣王都城朝歌。为周武王夺取纣王天下立下许多战功,武王很是高兴。伐纣战争结束后,武王将鱼鹚和蜀兵带到京城镐京郊外驻扎,作为一支保卫京畿的力量。对鱼鹚和蜀军多有封赏。鱼鹚依仗于此,才敢乞求武王发大兵助己剿灭杜宇。

武王听见蜀国被杜宇占领了大半国土,向鱼鹚询问详细情况,鱼鹚回答不出,指着吉成、周纪对武王说:“他们是臣父王差来的使臣,详细情况他们知道。”

吉成、周纪急忙上前跪拜武王,呈上蜀王国书及进贺礼单。

周公接住转呈武王,武王细看后又递与周公观看。周公看后,目示武王不要表态发兵助鱼鹚伐杜宇。

武王知周公之意,对鱼鹚说:“王子暂且回营,待明日早朝听朕旨意。”

鱼鹚一听急了,又跪下对武王大声说:“陛下,我父王已危在旦夕,救兵如救火,是缓不得的。你就下旨发兵吧!”

武王对鱼鹚说:“发兵讨伐,国之大事。待朕与三公及大司马议定后才能发兵。你和使臣回营吧,你也代朕招待使臣。”

鱼鹚无奈,只能和吉成、周纪谢恩退出。

武王让百官退朝,留下三公及大司马到偏殿商议为蜀国发兵之事。

西周武王时的三公是周公、召公、祭公,也称太师、太傅、太保或师保。是周武王左右的重要辅佐人物任的官职。本来姜子牙是太公,被尊称为“师尚父”。时因殷商已亡,纣王已死,国事安定,姜子牙又年岁老大,武王让他到封地齐国养老。由武王四弟姬旦做了周公。周公旦以太师兼太宰,“相王室,以尹天下”,为政府首脑,总揽政务大权。三公之下的大司马负责征收军赋,管理战车及驾车、马匹等军政事宜。所以武王留下他们一起商讨是否为蜀发兵。

武王时,都信天意、天命,勾通天人的方法之一是筮卜。因此占卜盛行,凡军国大事必先占卜而后定。占卜时先筮后卜。先用蓍草按周文王(武王之父姬昌)创立的先天八卦和筮书《周易》占筮,再用龟壳作卜。周公旦就是深得父亲文王真传,非常精通筮卜的人。他筮卜之事无有不准。国之大事武王非常相信和依赖周公的筮卜。这次是否对蜀派兵自然也要经周公筮卜。周公先占卜是否应助蜀出兵讨伐杜宇,结果无论草筮还是龟卜都得到“不宜出兵”的示象。武王和几个大臣都很惊异。周公略一思考,提出再换个题目,筮卜一下杜宇是否能成功取代鱼凫为蜀王。本来这已是涉及到卜问天意天机了,是不该卜筮的,否则卜筮者必要折寿。但是为了探究蜀国的兴废,周公决定冒然一问。周公诚心地将筮草、龟壳板呈在神案上,恭恭敬敬地对天焚香祷告后,才行筮、卜。结果筮、卜都共同示象杜宇能成功。这就回答了第一次筮卜的结论,为什么不能出兵助鱼鹚伐杜宇。周公叹息道:“天将蜀付杜宇,我们不能违天意啊。”几个在场大臣也说天意不可违。

武王连连叹息数声沉吟道:“然则鱼鹚助朕灭纣,立下不少战功,朕不忍心不助他啊!”

召公兼司徒是管理土地垦辟、井田划分、诸侯封疆的划定和军旅事宜的,他缓缓对武王说:“陛下,蜀国对于我大周来说,属于荒服蛮夷之国。——原来周武王时,周公把天下诸侯国分为五服,也就是五个等级,五种类型。对不同等级的诸侯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对待。王畿之内是甸服,这是第一类诸侯国,非天子兄弟不能封。甸服地区要供奉天子每天的祭祀。甸服以外是侯服,还是第二类诸侯国,天子弟兄或功高望众的大臣才可封。侯服地区供应天子每月的祭祀。侯服以外是宾服,这是第三类诸侯国,封有天子亲戚或有功之臣。宾服地区供奉天子四个季度的祭祀。宾服以外是要服,这是弟四类诸候国,边远臣服的国家可封。要服地区每年要向周王室纳贡。要服以外的地区小国是荒服,荒服地区只要承认周王室的正统天子地位。天子祭礼每天一次,祀礼每月一次,献享每季一次,进贡每年一次。这些都是一至四类诸侯国承担。——它只要承认陛下的天子地位就行,并不向王室缴纳什么。对王室没有多大贡献,它的兴亡也不影响王室。对这样的荒服蛮国,我们何不顺天意任它蛮王更替呢?”

武王也认为召公说得有理,但他是个重情义的天子,仍然摇摇头说:“朕如何向鱼鹚交代呢?情面上过不去啊。”

周公考虑良久说:“陛下既然顾念鱼鹚及蜀军的功劳,可给鱼鹚的四万蜀军及四百乘战车,换上上乘装备,给足给养,让他先行回蜀。再派大将辛甲带60000军队,上大夫散宜生监军,在鱼鹚走后发兵至秦蜀交界的岚皋,观蜀内之战,看蜀国之情以定进退。我们兵至岚皋,大军压蜀边境,对杜宇军也会有震慑作用的。鱼鹚对辛甲军队只会认为是援军后至。这样,陛下算尽了君臣之宜,鱼鹚去尽他忠国之事。”

武王点头说:“甚好,就这样办吧。”

第二天早朝,殿门官将鱼鹚、吉成、周纪宣入大殿,朝见毕,听武王旨意。鱼鹚听到武王的旨意,感激涕零,连连碰头谢恩退出。他对上大夫散宜生监军,大将辛甲统60000援军非常满意。他知道散宜生和辛甲在大周的地位。便立即回营,带人从大司马那里领了35000件簇新的刀、剑、斧、戟、枪,35000把硬弓,150000万支箭,换了250乘上好牢固的革蒙战车,380匹好马,40000件衣甲。还领了40000大军四个月的口粮,600顶50人行军大帐,300件挖修道路、凿岩撬石工具。有了这些装备,鱼鹚信心十足。鱼鹚办事果断麻利,不会拖泥带水。何况这是回国救国救驾。7天就把一切置办停当。鱼鹚把战车先当作运输车,装载好粮食帐蓬,指定好前中后三军和开山劈路哨兵。上表武王,辞别大司马打着鲜明的旗帜,浩浩荡荡急急回蜀。

鱼鹚行前和辛甲、散宜生约定,为赶回蜀时间,选定从镐京到岚皋,再从岚皋入蜀,越擎天岭走千里荒野经草坝部落到鱼凫城。辛甲60000大军最迟于半月后出发,也走这条道。他留下周纪和他们所带的50个卫士作为辛甲大军的响导,自已同吉成领蜀军先行。辛甲虑蜀道艰难,鱼鹚说已领有开山撬岩工具,自已在前负责将蜀道尽量修整得让辛甲大军好走一些。只望辛甲按时发兵。周公则向散宜生、辛甲说明他们这次起兵的目的。散宜生也是深谙筮卜八卦之人,对武王、周公要他到岚皋歇兵待举之事心领神会。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