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推开屋门一看,顿时让她大吃一惊!原来院子里啼哭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她朝思暮想的儿子小天保。文婷悲喜交加,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前,一把把天保揽在怀里,搂得紧紧的,泪水顿时如泉水一样的倾泻而下。李三儿和娘及叔叔、弟弟他们见文婷出去半天没有回来,一家人害了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吗!李三儿一家人害了怕,急忙都跑了出去。眼前的情景让大家不敢相信,文婷的怀里正搂着个孩子在哭呢!大家都纳了闷儿,莫不是文婷思念孩子心切,把别人家的孩子误当了自己的孩子?可转念一想,不对,这一大早的,谁家的孩子能自己跑来呢?大家都围拢过来,都想一看究竟。文婷的怀里还紧紧的搂着那孩子不放,嘴里不停地喊着天保的名字。李三儿上前对文婷说;"天保他娘,快松开手,那是谁家的孩子,别给吓着?"李三儿娘和李三儿的叔都叫她松手。好久,她才把手松开,就在这一刹那,大家都看清楚了,这个孩子千真万确就是被胡子抢走二年有余的天保。一家人大喜过望,这真是喜从天降呀!李三儿的叔叔赶紧跑进屋,找出杀猪刀,他要杀猪宰羊,好好庆贺一番。李三儿也赶紧回屋,摆上香案,上面供奉着虎王,一家人都跪下,给虎王磕头!打那以后,李三儿家就永久地供奉起虎王了。后来,文婷接二连三的给李家生了好几个孩子,男女在一块儿排行,李爷爷排行老三,文婷给他起了个名叫天来。天保和天姝天姿聪明,无论什么事情都过目不忘。文婷有文化,就在家教他俩儿学习文化。几年下来,天保、天姝已把妈妈的学问全部学到手了。为了培养孩子,文婷决定把天保、天姝送到千里之外的省城念书。天来和哥哥姐姐比起来可就大相径庭了。他不爱学习,文婷教他学习的时候,他就喊脑袋疼,要不就打瞌睡。无奈,爹娘只得把他放弃了。人都说,小鸡不撒尿,各走各的道。别看天来不爱学习,可他在干活上道眼特别多,不论什么活,无论多么难,他只要看上一眼,准会。二叔说他这叫无师自通。所以,二叔特别喜欢他,另眼儿看待他。二叔一辈子没结过婚,李三儿就把天来过继给他当了儿子。又过了几年,李三儿和二叔分家了,天来就跟着二叔到老松江林场当了木把,走起了父亲的老路。
天来和二叔在松江林场一干就是两三年。冬季的一天,从山外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人叽理哇啦的不知道说了一些什么,谁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话?其中一人给翻译说,他们是大日本皇军,是来征集木材的,要我们在开春之前给准备好一万米红松,到时候完不成还说死啦死啦的有。虽然听不明白他说的话的意思,但是,那个人给翻译的话,大家都懂得了,死啦死啦的有就绝不是好话。征集木材,这不就是抢木材吗?他们比胡子厉害多了。什么大日本皇军?以前从没听说过,只听说过小日本,倭寇,那都是强盗!他们咋又来了,而且还找到了这人迹罕见的大林子里?他们什么时候进的中国,咋就没听见枪炮声呢?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难道是这深山老林子太深,太辟静,没听见枪炮声?是谁把这些倭寇给放进来的?谁也弄不明白。木把们都没有心思干活了。日本鬼子要一万米红松,狮子大开口,中国的木材怎么能给他们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非常气愤。
"哎,咱们何不来个拉一点,走一点,等到开春之前,咱们都离开老松江。"有人出主意。
"你们在说啥呢?"专管伙食的徐老蔫上临江镇购买粮食回来了,他听大伙在议论小日本征木材的事儿,停住脚问。
"你在临江听见啥消息没?"大家把徐老蔫团团围住,问这问那。
"不光听说了,俺都看见了,临江镇来了不少日本鬼子兵,到处都挂着他们的膏药旗。他们不光和咱们要木材,各林场都去了,就怕到时候,小日本的派兵来看的咱们伐木头,那时候咋办?"徐老蔫说。
"那可咋办?"有人犯了愁。
"怕啥,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有人说。
"屁吧,兵来将挡,人家都进来了都没挡住。"有人不服地说。
"咳!走一步看一步,这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有人打了退堂鼓,准备走人。
"这叫啥话?咱们咋也不能让小日本的把咱们的木材白白抢走吧?"人们都很气愤,义愤填膺。这时,老把头走了过来,和大伙说;"都干活去吧,这两天,咱们把北大顶子的木材伐完,再把这些木头都快点运出去,藏起来,以后听听动静再说,都别在这瞎议论了。"
虽然大家都去干活去了,但是,都憋着一口气,中国的木材,绝不给小日本!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