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铁路> 总题记、题记、第一章 勇闯天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总题记、题记、第一章 勇闯天涯(2 / 2)

“我啊,”鲁天成不屑地昂起头道,“我只把陆国隆放在眼里。”

佟启浣有点疑虑了,他明白鲁天成这些话说明了什么,于是他站了起来,皱着眉头,像兄长教训小弟一样训斥他道,

“你这不是固步自封么!谦虚一点行不行?亏你还是干大买卖的,这种态度可是要吃亏的,你懂吗!”

鲁天成无聊地望着海面。

半盏茶的功夫,海边的船夫朝着他们喊:“喂……船要开了!”

两个人连忙跑去登船。

医生号响,航船扬起了风帆。水手们吆喝着口号划起船桨,甲板上的水手收起铁锚,船离了岸。

海天相接处,几只大雁从远处翱翔而来,在碧蓝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徐徐的海风夹杂着北方寒冷的气息缓缓吹来,竟给人一种泥土的芳香。

俄罗斯帝国海参崴西伯利亚铁路工程局。

局长正坐在摇椅上看着那张铁路线路图,申请十分的忧虑。这时门外的卫士进来报告:“局长,舍拉霍夫少校已经来了,正在大厅等着您。”

“请他进来。”局长卷起地图道。

一位风度翩翩的俄罗斯青年从大厅处大步走来,他看上去不到二十岁却已经是步兵少校。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十二月党人”遗留的风采,或者说是启蒙运动激情澎湃的倩影。他腰间扎着的武装带闪闪发亮。

“西伯利亚军区第四步兵师直属团三营营长尼·安·舍拉霍夫前来报到。”

局长站起来道:请进!“说着他展开了卷在桌子上的地图。

“少校,我找你来,是想交给你一项任务。”

少校走上前来,同局长一起看着地图。这份地图涵盖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部的地形分布。不由分说,它是东清铁路的原始构想图。

“你知道,东清铁路快要开工了。”

“是。”

“那你知道中心枢纽选在哪儿吗?”

“我好像……没有听说。”

“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过?”

“倒是听说有备选的了,不是说阿城最好吗?”

“不!”局长转过身去打开挂在墙上的全俄国的地图。

“要知道这天铁路的意义是不同寻常的。你看,”局长指着地图道,“首先帝国修这条铁路是要打通东部出海口,把东西部联系起来,这个壮举堪比美国的太平洋大铁路。可是东部地区二十年前才从中国人手中夺过来,不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这里的海岸只有两个港口——庙街和海参崴。庙街是阿穆尔河的河口,冬季还要上冻,修铁路是不可能的。那么出海通道就只剩下‘控制东方’的海参崴了。”

说着局长用手比划着,他划着图上黑龙江的边境线,然后他继续道:“可是中国北满位置前出,要修本国的铁路就只能绕过中国,但那样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只有穿过中国!”说罢,他的手无情地从图上中国的东北北部直接划了过去。

“这样既省去了人力财力,又更方便控制北满,这便是它的意义所在。”

少校听完局长的话,眨着眼睛思考了几秒钟,又不解地问道:“那样的话……铁路枢纽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不,少校。帝国还要控制南满,更要在旅顺口租借地建立军港,用以屯驻我国的远东太平洋舰队。所以必须从枢纽处引出一条支线来,”局长将他的手,从图上松花江边上向下划过了整个东北,一直划到海边。

“你知道,这座不冻军港既可以维系帝国在远东的霸权,又可以屏护东部海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点,必须用铁路连接上。”

“可是我不明白……阿城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吗?”

“在铁路没有修通之前,筑路器材是要用水路运送的。”局长指着图上黑龙江和松花江连接的这条线,然后转过头来看着少校。

“我明白了,局长。铁路枢纽要在松花江边上!”少校喜出望外。

“正是如此,总部要派一支先遣队去松花江沿岸寻找合适的港。最好是人烟稀少的小村子,因为总部要在中国境内建出一座俄罗斯化的城市!鉴于你在修喀山铁路的时候参加过筑路,当时的表现也非常不错,所以我……想到了你。”局长拍着舍拉霍夫少校的肩膀,微笑着。

“局长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少校满怀激情地说。

“还有,你要在八月二十八日之前赶到东宁三岔口,那天要举行铁路的动工典礼。时间紧迫,你要快去快回,那天的典礼你必须参加。”

“明白!”

舍拉霍夫少校敬了个军礼,然后大踏步走了出去。

这位局长就是远东沙俄侵略势力的头目——赫赫有名的霍尔瓦特。霍尔瓦特曾在喀山铁路的修筑过程中一举成名,中东铁路总办克尔彼奇离任后,他正式就任中东铁路局长,并兼任乌苏里铁路的局长,权倾一时,执掌北满重权长达二十年。

舍拉霍夫少校策马回到军营。早操已经结束,士兵们正准备回营房。这时少校大喊道:“戈洛文上尉,你到我这儿来。”

一位年轻的军官跑了出来,他站在舍拉霍夫少校的面前,表情不卑不亢。

“我的哥哥,霍尔瓦特找你什么事啊?”上尉开口道。

“那个老局长让我带队去松花江找一个地方。”少校回答道。

“什么地方?”

“一个适合建造港口的地方。”

“带多少人?”

“三百人足够了。”

“那……现在就去准备吧!”说着上尉转身去准备跑回营房,舍拉活人少校叫住了他。

“哎……告诉你,你也要去。”

“我也要去?”

“没错!”少校点了点头。

这位尼·安·舍拉霍夫少校出身寒门,几年前刚从军校毕业,年纪轻轻已官居营长之位,俄国铁路方面对他寄予了厚望。他身边的上尉军官叫伊·扬·戈洛文,出身显赫的戈洛文家族,有个称号叫小都督,举止温文尔雅。他和舍拉霍夫少校亲如兄弟。只是他的种族观念颇为严重,只要不是贵族他都瞧不起,更不用说是有色人种了。而年轻有为的舍拉霍夫少校则是个例外,上尉十分崇拜他的才能、胆识和举止,觉得他很了不起,是一个“能使自己的家庭变成家族的人物”。

日本广岛海军基地。

年轻的海军少佐来到顶楼情报部门的一个办公室,卫兵很礼貌地打开了门。少佐深深鞠了个躬。

“报告机关长。”

“请进!”里面的人应答道。

少佐走到机关长的桌子前,对面坐着的是一个中年人。那就是少佐口中的机关长。少佐对他说道:“机关长阁下,俄国人已经开始在旅顺口强征劳工,恐怕铁路就快要开工了。”

机关长微笑着,一边处理桌上的文件一边说道:“内阁知道这件事,我回再去向伊藤首相报告的。”

“内阁究竟是怎么了?自从日清战争指挥他们干什么事都吞吞吐吐,在国际生已经妥协了好几次了。伊藤首相打中国时的气魄哪儿去了!”少校抱怨道。

“那也没有办法,首相一直没有新的指令。”

“那我就亲自去东京找他!”少佐起身要离开。这时机关长推开桌上的文件对他吼道。

“你给我站住!你在攻克旅顺口的时候屠杀了多少平民!你以为别人都是瞎子吗?你的行为给帝国带来了多少麻烦!就是因为你帝国才在下关条约中作了让步,难道你不知道吗?内阁没追究你已经是大幸了,你还要闹到东京去?别忘了大本营已经对你通告了禁令!”

“可是,我们已经忍了两年啦!”

机关长似乎胸有成竹:“我会再去找伊藤首相的,我相信帝国不会在沉默。”

少佐鞠躬,告退。

当卫兵把门拉开时,机关长又补充了一句;“我在告诉你一遍,千万别到东京去闹。要是被军事法庭抓了现行,就连我们都帮不了你。内阁正想拿你当替罪羊,堵住国民的舆论呢。”

少佐没有回头,径直走出了门口。

这位少佐只有十七岁,他的名字叫赤川三郎,是日本驻南满特务机关的间谍,也是陆军的一个大队长。他的父亲在甲午战争中死在了旅顺,赤川三郎气疯了,在攻克旅顺后带头大开杀戒,无数的中国平民惨死在了日军的屠刀之下。这件惊天惨案在战后便不了了之,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痛。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