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收集学生前概念:操作学习任务单。
明确: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明白的知识,学生通过组织讨论能明白的知识,需要老师引导才能了解的知识,需要自我操作实践才能掌握的知识,目前还不能理解的知识
-------------
目标引领课堂,课堂践行目标
1.可操作性
2.提高“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渗透隐形目标。
--------------
课前做好工作:学生任务单
学生掌握得越多,教师就越轻松
课后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概念
学生的错误知识越少,老师就越轻松
课中注意学生的交流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充当临时裁判
--------
课程有效:不要过于注重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讲学生模糊和不懂,有兴趣的知识。
----------------
教师基本行为规范:
课前:铃声一响,在教室候课;提取打开课件
课中:上课要用的本子,叫课代表提前发下;教具提前准备
正常上课,按时下课
----------------
1.进入实验室,要么坐好,要么出去
纪律,严肃的地方做严肃的事情
想想下一个来这班级上课的老师
2.与学习无关的嬉闹,制止
3.正确评价导向:记录本1/4,作业本1/4,课前准备1/10,考试1/5,上课1/5
4.材料体现结构性,经过精心设计与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组合,既能揭示教学内容有关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还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在使用上具有时间的优势,探究层次的丰富性,操作的简易性,以及数据的典型性等。学生用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能高效地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材料直接决定了课的质量与效果。
可以是实物,仪器,视频
倾听:点头,摇头
记录先观察有无,注意科学问题的设置
---
建议:面向学生而不是黑板;先严后宽,先紧后松;材料应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把有结构的知识和活动联系起来;自己的话少点,听清学生的话外音;教学设计要有目的性
---
促进有效学习的三大支柱
1.教育理想的引领
2.教育技术的支撑
3.高校课堂的探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