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当我们第一次开始学习走路,你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和你一样也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人,
你会不知不觉和跑过去和他(她)牵起手来,这就是朋友,啥是朋友,我觉得在一起玩的人就是朋友,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在一起多久,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是了.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身体发生变化的时候,脑子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对朋友的定义也越来越严了.你会发现,有的朋友,和你玩一下,发现有别的玩伴,就跑去和别人玩了,于是你一跺脚一摔手,明确的判断这不是你的朋友.
又有你们平时吃喝玩乐,好长好长时间,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生活目的,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们除了这些别的你再也想不到要找他的理由了,因为在一起你们也从没有谈起过什么别的来,所以干粹以后不再来往,你会对自己说,我要的是一个人生中的精神伴侣,而不是一个AA制的拼桌试吃团.
哦,那好吧,我承认,人活着,就是一种灵魂存在的体现,是找到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可也不是就这么简单,这里,刘锦与付龙技的故事也许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友谊之间的其它东西.
刘锦与付龙技是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两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但相比起来,可能付龙技更为土一点吧。
怎么说呢,付龙技是实打实着的满族人,满族人是不少,但是父母及祖上都是满族的现在可是不多见了,
现在,民族的大融合,我们差不多都是混血儿了吧,但付龙技却可能是个例外,他与父母生活在城乡接镶的地方,而自己的爷爷奶奶则还在乡下的老家,据说他们在那里居住真的是有年头了,那里是满族乡,当年清军入关的时候,有好多一部分没有跟过去,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很美,所以就留下来了,现在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用付龙技的一句话就是,还很落后。
但我们谁也不知道当年他们是被怎么的风景留了下来,以至于在这里生活了一代又一代,付家本来不姓付,他们的本姓是富尔察,听说当年是很有威望的家族,后来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后,因各种原因,相继所有的满人好像都改了汉姓,他们家大部分都姓付,也有姓富的。他的爷爷现在还是满身的满族的文化气,但付龙技已看不出多少了,唯有一样仍可循,满族人擅斗的天性。
刘锦大家都叫他锦子,付龙技的小名是小龙,大家也都这么称呼他们,家里人也这么叫他们,那么在这里我们也就这么称呼他们吧!
两个人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一起上的,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两个人小学在一个班,初中又在一个学校,家住的不远,上学的时候就几乎天天呆在一起,大部分时间去每天刘锦去找小龙一同去上学,放假的时候就反过来是小龙找刘锦去玩,就连家长也习以为常他们两个在一起了,要是哪次见两人不在一块了,反而是很奇怪的问.
锦子家就是标准的城市家庭,父母都在企业工作,小龙的父母则是标准的城市打工一族,但是他们这几年住的地方却是相对的稳定,这正是小龙和锦能一直在一起的原因吧。
只是天下总是有要散的宴席,初中毕业后,两个人就不得不走上不同的人生路了,住的还是那个地方,两个人的家都没有变,但是以后就再也不能在一起了。
其实从前也没做什么吧,只是两个小孩子碰巧住在一个很近的地方,只是两个小孩子碰巧上了同一所小学,只是碰巧后来又上了相同的中学,只是有闲的时候又碰巧就在一起吧,无数个碰巧让两个小家伙就这么不知不觉中玩到大了。
说也奇怪,好像从前两个人也没有什么矛盾吧,可是就是在临近初中毕业时两个人的个性似乎终于开始起作用了。
关于初中毕业后的选择,两个人的决定都是这么的笃定。
锦是铁定要去念高中的,但小龙的决定却是放弃再去高中继续读书。
如果要是让他自己选择,他说他想去武术学校,但是家里不同意,家里想让他去学习专科,然后找找关系,托托人,看看能不能进一个好一点的单位。
初中毕业近了,锦总是问小龙:
“真的不继续念下去了,为什么这么早就决定呢?你就是去上中专,不是也得参加考试吗?万一要是考得好呢,再说你又不是那么差,先把名报上不行吗?”
“算了!本来我就不爱上学,上到初中就够用了,我爷都说了,男人靠的就是这双手,吃饭靠干活,打天下靠拳头。”龙说。
“媳盘的,老人说的话你也就听听就得了呀,你爷都什么时代的人了,他说的话还真能指导你思想,大哥,你说那打天下,挣钱都只靠一双勤劳的双手的年代早已经过去了好不?你听听人家电视上是怎么说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呀。”锦说。
“锦子,你别没事总说这个行不?啥知识改变命运,那那么多没上过学的人难道都饿死了不成?那么多明星都没上过学,人家还是明星呢,成龙大哥也没上过大学,你有几个能比过人家……”小龙显然有些烦燥的说。
“小龙,你不要拿特例说话好不?”锦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及时的调整情绪,他将说话速度放缓了一些说:“时代不同了,也许以前因为种种契机的原因,有些人确实学历低,甚至人家都没有上过学,这样的人自古至今都有,但是现在你看看,现在咱们国家人这么多,你要想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中找到一个好工作,将来你还得取媳妇,你要想挣到大钱,不靠多学点东西怎么行!反正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你要是现在做了错误的选择,以后你就再也回不来了。”
锦的平和口气的确让刚刚不太愉快的情绪有所缓和,小龙找了一个马路沿坐了下去,“行了,锦子,咱们俩这么多年在一起,我也不想分开,但你说的东西,我承认,有道理,不过不论怎么样,咱们也不可能再在一起了,我的成绩是永远也比不上你的……”
“我不是说咱们非要在一个学校,你就是不去重点,去个一般的学校也可以呀,考一个普通大学,那也比不去上强呀……”锦抢着说。
“锦子,你听我说,我就是不爱读书,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小学到初中就一直在一起,我啥样你还不知道吗!我根本就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与其在学校里浪费时间我还不如干点自己喜欢的。你该考考你的,放心,咱们有的是时间聚,在说你家不也还在这不是。行了,你不用劝我了!”龙略有些伤感的说。
“那好吧,反正我就觉得作为哥们,该说的我总是要说,我就觉得咱哥们应该往高处走走是不?那你啥打算?”锦问。
“没啥打算,我还是想争取一下,看看我爸能不能让我去武术学校,去不了,我就去中专呗!”小龙说。
“行啦,哥们永远是哥们,走,回家!”锦拉起了小龙,两个人往家走去。
这样的谈话,也不知道有几次就在那个即将毕业的夏天,到现在每每想起当时的这个决定,两个人还不觉会忍不住笑起来,原因就是其实当年的决定也没有改变什么,两个人到有时会这样说,要是当时真的听了锦的话,一切又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时间可以倒转,再做一次不同的选择,也许真的一切会不一样了。
其实生活那有那么多的神奇与精彩,所有的美好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现在锦大学都已经毕业了好几年了,他也只不过就在一家普普通通的小企业里当着一名小小的工程师而已,而小龙当时也最终没有如愿去学习武术,还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去读了中专,中专毕业后也因为有亲戚的帮忙,进了一家制造工厂当工人,只是小龙不争气的脾气,干了还没有几天,就因为和同事打架被单位开除了,接下来又找了几份工作,同样的原因,同样的结果,最后父母没有办法,只能把他放在身边,还好,付家夫妻二人这些年打工也攒下了一点点钱,这不,又和人拆借了一点,就这样也因为机缘吧,在家附近兑了一个小卖铺,后来又装了一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超市了,慢慢的也有了稳定的客源,现在你别说,一家三口的收入还真就不错了,远比上班给人打工要好多了。
“越努力越幸福!”到底是谁说的?
不管谁说的,在人类身上可能是一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法门,但也有例外,哪一个例外,往后看你就会知道了。
不过这话对于锦与龙都是现行实用的,想当年两个小伙伴在歧途之时,就探讨过关于未来的选择,在那个时候,两个人其实又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关,差不多吧,十三,四岁,正是一个人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候。
当年两个人都执着的选择了自己的坚持,锦最终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并最终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他所选的也是自己比较中意的学科,机械工业工程。听上去就很高大上的。
毕业后也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被一家颇为有名的企业相中,进了公司后,锦的学习脚步也并未停下,他依然在一边工作,一边业余时间在时行考研的学习。
嗯,典型的积极进取型例子。
说起小龙就简单许多了,这个爱冲动的小子可能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基因,他在家里摆满了各种的健身器材,还有一个比较高级的沙袋,每天就是不知疲倦练习,随时要么抓起健身器材练两下,要么就是嗙,嗙,嗙的对着沙袋一顿打。
小龙想学习武术的心思从来都没有变过。
不过家里人的想法就更简单,他们的第一要望就是在最保险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儿女能得到的东西最多,而练武这个东西,在当下中国滚滚发现的洪流中,是不可能被父母一辈人看好的,而至于小龙说出来的那一大堆的武打明星,对于小龙的父母来说也根本不靠谱,他们会联想出上千个理由来否定他。
总之就是在父母的无限否定中小龙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与武术结缘,但一种爱好的形成是很复杂的,但一旦形成就是注定跟随一生的。
小龙对武术的迷恋主要来自自己的家庭,不仅是小龙的爷爷,也不仅是因为他们家的这种满族的富尔察人的练武氛围,最主要的是小龙的父母其实也是爱武之人,而且小龙的一些武术基本功还是来自于他父亲的教习。
龙的父母其时就是小时候一起拿着棍棒弓驽张大的,也可算是青梅竹马,但时间会改变一切。
随着80年代中国改革大潮的来临,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越来越稳定,发展越来越快的大国,人们因为头脑智慧所带来的巨大财富和一系列的好处已经无形中印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尤其是那些解放后出生的人,他们已经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彻底征服,因为身边一个又一个眼瞅着就富起来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靠用脑子成功的。别管偷机还是取巧,对于那些经历过新中国物资极度贫乏的人来说,他们深知,财富的意义,那甚至成了那一辈人一生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无形中也就加载在了子女身上,小龙家就是这种的典型。
小龙的父母正是看到村子里的人在外打工,而不是死守在村里种田,眼瞅着生活条件就那样豁然之间改变了起来,才最终走出那个村子也成了城市里打工的一族,而当他们来到城市里之后,更是对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深信不移,因为所有的好的工作岗位全部由那些知识分子占用,而所有成功的商人也无一不是头脑精明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小龙父母的观念,一定要让小龙读好书。
但事与愿违,小龙就偏偏不爱读书,到最后没有办法,也只能上中专了。
就这样,这种家庭矛盾时时发生在小龙天性激起的嗜好和父母执着的希望与安排上面了,小的时候也没少挨打,随着这个冲动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父子之间有时矛盾的白热化几乎随进变成一场血拼,还好有小龙的母亲在,这种事情才从未发生,后来父亲也渐渐淡了这种坚持,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一晃小龙都二十好几了,原来对孩子所有的完美的希望与安排,慢慢的都被血淋淋的现实给代替了吧。也许,一切就终归宿命吧。用长辈们的一句话说就是,“就这样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