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必须为自己的命运独立地作出选择的时候,她就彻底告别了过去∨爱玲把世界分成了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她生命中另外一种东西呼之欲出
一开始,母亲确实是对张爱玲寄予厚望的
住在母亲家的时候,时间一长,母亲发现,她的这个读书聪慧,颇有才学的女儿,在日锄活和待人接物方面,显露出惊人的幼稚母亲的这次回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张爱玲升学可是母亲却发现张爱玲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愚笨和与外界环境的不协调:她发现就像张爱玲在自己的《天才梦》里说的那样“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怕上理发店;怕见客人;怕给裁缝试衣服;住了几年的房间不知道电铃在哪里;上医院打了三个月的针仍旧不认识回家的路;永远不知道家里汽车的车牌;教她织绒线永远学不会”母亲看着张爱玲苯苯拙拙的生活能力,彻底的失望了母亲伤心地对张爱玲说:“我懊恼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女儿:“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自己处处受痛苦”总而言之,在现实生活里,母亲认为张爱玲是一个废物
母亲发现这些之后,除了惊讶,除了失望,她便要重新考虑为了培养张爱玲,自己是否值得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虽然母亲竭力要培养女儿成为“淑女”,到底是女儿愚蠢不堪造就在母亲对张爱玲“淑女”式的塑造,遭到失败以后,母亲又提出了一个公允的方法让张爱玲自己选择∨爱玲在小小的年纪就已经被迫有过多次的选择,或选择父与母,或选择生与死,现在又面临着切身前途的选择,已经晓得厉害关系的她,自然不肯放过有前景的机会她的升学的问题迫切地摆在眼前母亲说有两种选择:
一.如果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读书了当时有一种惯例,女子中学毕业了要继续上大学,不一定立刻就读,可以找个婆家先结婚,由丈夫拿一笔钱出来资助就学,毕业回来再考虑生儿育女,看看当时报纸上那些打着“愿助学费”字样的广告就知道了
二.要不先工作着,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继续升学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