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15日,在张爱玲的房内,张爱玲与胡兰成正式缔结婚约婚约没有采用任何法律形式,也没有任何机构登记∏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3岁,相差是15岁♀年正是张爱玲创作的高峰时期,可谓功成名就因为时局不断紧张,有无根之感的胡兰成感到前途莫测,恐日后时局变动时有诸多不便,他个人的前途也是前景叵测,为了不致连累张爱玲,便也没有举行婚礼,只是秘密签订婚约
婚约上联由张爱玲写: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妻ee
婚约下联由胡兰成续写:
愿使岁月静好,现实安稳
这四句话,跃在张爱玲年轻的敏感的女人的心中
上两句是张爱玲撰写的,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终身托付;后两句是胡兰成撰写的,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盟言承诺
旁边是由炎樱为媒证№外还有胡兰成的侄女青芸,她是自己跟着跑来的々完婚约,连同炎余芸一起,去了百老汇大厦用西餐,算做结婚庆宴,用此纪念刚刚结下的一段红尘姻缘
他们虽然结婚了,其实只是一纸承诺而已♀里我们看作是一场严肃的婚姻也未尝不可他们都不是俗人,现实的诸种芥蒂对他们往往无大的效力,他们各自依旧沿着旧日的轨道延伸,互相注意着不致因自己而使对方有不情愿的改变爱流动在这俩个人之间,尽管表面看来十分闲淡不在意不管恋爱婚姻是怎样的慕类型,爱一个人到了要和他(她)结婚的程度,终究是再严峻不过的考验
这两位独立不羁性格的人这两位才华横溢的人这两位绝世聪慧的人这两位脱俗雅致的人走到一起,我看无用什么正式的形式,有一个“爱”字就足够了
有的人认为这种形式的结婚本来就是一场游戏
婚姻的长久不是形式的问题,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婚礼场景不是也让我们看到婚姻结束的游戏♀是我的观点
从此,两人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生死契阔难料,惟有这一刻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可以依恃的
这一刻静好安稳
这时候的胡兰成正准备摩拳擦掌地要在政治上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
而这时候的张爱玲亦是声名大噪,如日中天
据说结婚那天,胡兰成从自己家出门时表现的很特别,穿着新衣,站在镜子前转左转右,照了又照,莫名兴奋♀让侄女青芸很是好奇,于是非要跟着叔叔一起去,看他到底去哪里,去做什么♀就是后来又多了一个青芸他们结婚的见证人
结果青芸便一直跟去了静安寺路爱丁顿公寓张爱玲的家,看到锡兰女子炎樱也在那里,都穿得簇簇新,屋子也重新布置过了――青芸这才知道今天是叔叔的大喜日子
青芸咧开嘴哈哈地笑,问:“你们准备结婚啦?”
胡兰成也笑着,却认真地警告:“你不许多讲闲话啊”这个侄女活泼好动又心直口快,胡兰成怕她轻举妄言得罪了张爱玲
在他们相处的时间里,由于胡兰成倾慕于张爱玲,因此总要伺候她的脸色,总的她不高兴;他们一起看书,一起看画,也老是揣摩她喜不喜欢也或者,她是有意要同他身后所乾的一切人与事分开,不肯参与到他的人际关系中去;就好像她并不要他与她身后的一切人与事发生联系一样
她与他结婚,连弟弟张子静也不知道,姑姑张茂渊也不参加她便是这样的清爽决绝,一意孤行了
红烛点起来了,妖娆地舞,是吃梦的貘――张爱玲的青chun梦想就这样被那烛光吃掉了,此后,她的光辉一点点褪下去,黯淡成大红帖子上淡淡的金箔
然而,这时候的她还不知道,她看着眼前的人,一心一意地要爱他,对他好,把自己的八字交给他,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与他捆绑在一起,一生一世她看着他,那么痴心痴情,快活得心里好像要炸开一样
他们并肩站着,拜天拜地,再对面拜过,抬起头来,满眼满脸都是笑
炎樱也笑着,将象征祝福的小米粒撒在他们身上;
青芸也笑,“嘎啦嘎啦”毫无顾忌,然而笑得古怪
胡兰成忍不住问她:“你笑什么?”
“等下送新娘入洞房,你怎么抱呀?”青芸说着又笑,因为叔叔比张爱玲还矮∴芸在揭叔叔的短儿:“你第一次结婚拜堂时,新郎倌落脱了那时候我还小”
那时候青芸还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文弱书生叔叔拜过堂,要抱新娘子入洞房,可是抱不动,结果是喊了几个年轻人帮忙扛上去的,扶梯很窄,三四个人抱牢一个新娘子,大伙儿扛了上去,新郎硬是没有插上手于是小青芸就一路跟在后面叫着:“新郎倌落脱了”
想起往事,青芸忍不住又要笑:“今朝新郎倌不落脱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