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治国策> 第三十五章 书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书肆(1 / 1)

红梅虽然是在云阳城中长大,但是因为性格使然,通常只是跟随义父身边学习及办事,很少有独自外出逛街的时候;尤其是云阳城近年来发展迅速,人气骤增,所以像现在这般的热闹景象,红梅也是头一回见着。

见到这热闹非凡的景象,红梅倒也心中欢喜,这种太平盛世的景象,不就是她最想见到的场景吗,百姓们安居乐业,各自快乐的生活着,如果执政者均像罗建将军这般治理自己的辖区,那该有多好?

红梅这般边看边想,倒也自得其乐。

走了一截路,看到街头拐角处有一间书肆,红梅的性格深受赵因影响,喜静不喜闹,喜文雅,而远鄙俗,所以对于纯粹的商业热闹并不太感兴趣,只是远远的观玩一二,并不入内驻足;但看到这书肆,红梅倒是情不自禁地停了步伐,想入内看看。

这间书肆规模不小,装饰得极是清雅,门上挂着块木匾,那木匾看上去极是精致,似是用上等的紫檀木制作,匾上则阴刻着“清心坊”三个隶书大字。这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一看便知是名家手笔。红梅自幼追随赵因,赵因和江松袏一般博学多才,琴棋书画俱都精通,红梅耳濡目染之余,也对书法一道略有研究,见状不由得脱口赞道:“好字!”

店中正坐着一名掌柜,那掌柜大约五十来岁,发间略见斑白,人亦长得颇为白净,倒像是饱读诗书的博学之辈,听得门口有人称赞自己的牌匾,连忙走出来招呼,见到是名年纪轻轻的美丽少女,倒是一见心喜,笑容满面地说道:“姑娘好眼力,进来看看吧。”

红梅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进了书肆之中,见得此处书籍甚多,装饰也颇具匠心,文雅古朴,倒和外头牌匾上的三个隶书大字颇为契合,再次赞道:“掌柜的不知怎么称呼,贵店装饰如此清雅,倒不亏了清心二字。”

掌柜的更加高兴,笑道:“姑娘谬赞了,小老儿姓白,单名一个雩字。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个雩字。请问姑娘贵姓,来我小店是买书卖书呢,还是想刻录书籍?”

他说的是古时先贤论语中的一句,红梅倒也读过,知道此句出处,微微一笑,说道:“小妹姓薛,今日本来只是在街市上随意逛逛,看到贵店装饰古雅不凡,所以过来看一看。”

“原来是薛姑娘,那就随意看看吧,本店规模虽然不大,但书籍还是挺多的,官刻、私刻以及本店自产的坊刻作品都有,还有不少手抄本珍藏,听薛姑娘谈吐不俗,显是大家闺秀,通读诗书,本店这许多藏品之中,各种经传、读本、历书、字书、韵书、占梦、相宅等书皆有,想必总有你喜欢的书籍。”

“哟,原来这个清心坊还能待客刻印书籍啊。”红梅曾听义父说过一些书肆的事情,知道书肆通常有两种,一种规模较小、实力较差的,只负责售书;而一些实力雄浑的大书商,还负责一些刻印书籍的事务,可以帮助私人印制书册;如今掌柜白雩这般一问,显然这个清心坊是后者了。

能够刻印书籍的书店,即使是整个晋安国也不会太多,红梅听罢倒是心中一喜,没想到运气还不错,竟然一找就找着了这么间有实力的店铺,于是试探地问道:“白掌柜,看贵店规模不小,小妹想打听一下,不知贵店知不知道一本叫作《治国策》的书?”

“《治国策》?似乎从没听说过有此书,这书名倒是极为大气。”白雩略感奇怪地说道。

红梅听到掌柜如此回答,并不觉得失望,如果这么快就让自己找到了此书,那倒反而太巧了些,于是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书可能是今人所著的,作者自称布云散人,白掌柜未曾听过此书之名也不奇怪;不过,在下曾在某处看到过此书的一部分残篇,此书用词直白浅显,但内里所发之论述,却是让人有振聋发聩之感,往往发前人所未思,前人所未想,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可惜的是,在下所看到的那本残书实在残缺得厉害,无头无尾,只剩了其中一两个章节,即使是这些章节,也同样有所缺失。如此之好的一本奇书,却只剩了如此残破的部分,这让小妹颇为遗憾,一心想在四处找到此书,所以见到贵店规模不小,掌柜的又似是通读百家,所以才过来问上一问。”

白雩好奇地看了红梅一眼,笑道:“小老儿看薛姑娘年纪轻轻,又长得如此秀逸,怎么会喜欢这等论述治国之道的著作,听此书之名,就该知道是经史通略之类的书簿了。”

红梅笑道:“掌柜法眼无差,此书确实是讲述经略之道;实话说,也不是小妹自己想看,而是自家长辈曾见过此书残页一次,念念不忘,所以嘱予小妹外出时留意一下。”

“原来如此。”白雩呵呵笑道:“姑娘如此年轻,谈吐却是非同凡俗,见多识广,想必是哪个大家的闺秀,尔家长辈又如此关心社稷之事,莫非薛姑娘是官家出来的不成?”

红梅不好意思地一笑,正欲谦虚两句,忽听门外又走进一人,接口道:“这位薛姑娘所说的长辈,想必就是罗建将军最为信任的幕僚,西州主簿赵子由赵因大人吧;小可曾听说赵大人并未婚娶,只收了一个义女,姓薛名红梅,文武双全,兰心蕙质,冰雪聪明,又是明艳动人,想必就是这位薛姑娘了吧。”

两人大奇,循声望去,却见门边走来一人,那人身形高瘦,年在三十上下,腰挂一支长剑,却穿着一袭略显破旧的青色长衫,面容乍看上去与英俊二字无缘,不过细看之下,却倒有一股说不出的顺眼味道,一股文秀的气息扑面而来。

刚才他一口气说了一大串,都是夸薛红梅的,红梅本来就面嫩,哪当得起他这般夸赞,俏靥上红云堆起,很有些不好意思,倒把他虽然素昧平生,但一语道破自己出身来历的蹊跷给忘了。

白雩年岁已长,在这街面上开设书肆多年,南来北往的客商见得多了,自是见多识广,见这人来得好生突兀,不过他面上的那股文秀之气,倒让人见了很是舒服,他一路行来,却听到了掌柜白雩和薛红梅的几句对话,此人腰间佩剑,又作书生打扮,只怕是个文武双修的游侠之士,刚才他说的文武双全,虽是夸赞红梅,怕也有夫子自道之意。

白雩心中明白,口中却不揭破,只是微微一笑,赞道:“客官贵姓,看你似是耳目聪颖,竟然在店外就听到了小老儿白雩和这位薛红梅姑娘的对话,又腰畔悬剑,想必是武艺精湛之士。”

那人笑道:“在下姓穆,只不过粗粗习练过一些武艺,哪当得起武艺精湛之士的称呼?只不过一介书生行走在外,佩把长剑护身、吓阻一些宵小之徒罢了。”

红梅一听,此人竟然也是姓穆,看他的相貌年纪,也和义父曾经说过的穆风颇为相似,不会这么巧吧。忙试探道:“见过穆兄,红梅这厢有礼了;听穆兄方才称赞红梅,实在愧不可当,红梅先前所说的长辈确实就是本州主簿赵子由,赵大人曾代将军坐镇西州,穆兄知道他倒也不甚奇怪;但是让红梅不解的是,无论是赵大人也好,还是小妹红梅也好,都极少在外人面前展示过我俩义父女之间的关系,只是以大人、属下相称,穆兄却何以知道我俩的这等关系的?”

穆姓文士微微一笑,说道:“赵大人贤名远播,虽然刻意低调、自甘淡泊,但看在有心人眼里,仍然知道赵大人之才,是罗将军的最大倚仗,否则将军远征水蛮,又如何敢将整个西州军政事务都放心地交给赵大人代理呢?将军既然如此信任赵大人,那对小可这样关心时政的人而言,自是要稍微多了解一些赵大人的举措了。不过薛姑娘不必会错意,在下绝无半分恶意,之所以如此关心赵大人之事,实是因为小可颇为仰慕大人的贤名。”

“哦,那红梅倒要代赵大人谢过穆兄的关心和支持了。”红梅听他如此说来,心中倒是略有纳闷,不过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异色,尽了礼数,回敬一下。

“西州如此繁荣兴旺,百姓安家乐业,罗建将军治理有功,赵因大人也是功不可没,贤臣良将都是国家栋梁,也是黎民之福,得到众人爱戴那是理所当然,薛姑娘又何必客气?”

红梅笑道:“说的也是,如此说来,穆兄也当是我西州之人了。”

穆姓文士摇了摇手,说道:“小可并非西州之人,只不过在外界漂流数载,到处都在传颂西州的吏治清明、百姓生活要比外地闲适许多,所以小可听了颇为神往,于是一路逛来,直至西州。来到此处,颇有不虚此行之感,于是也想着要在西州谋份差使,在此安居呢。”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