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梦寻古齐之迷谕幽魂> 010管仲墓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0管仲墓前(1 / 2)



近代的维新派领袖、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公元前六四五年,管仲逝世。他的死引起了齐国朝野上下的悲痛,人们把他安葬在齐国都城以南的牛山上,并为他树立了高大的石碑,永远纪念他对后世的功德。

在我国四川省的资中县城向西五十一公里处的罗泉镇有座盐神庙,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也是最为有名的全国唯一敬奉管仲为盐神的盐神庙。

这个庙由主殿、厅堂、回廊、楼阁、戏台等古代建筑组成。而且庙里的供神与众不同:中间为盐神管仲,火神祝融与关羽肃立左右。不但神像位置居后,而且还小些许,明显作为管仲的陪衬神像站在正殿两侧。

“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为什么罗泉城的人们在当地为他修建一座盐神庙来供奉?”对这个问题我百思不解。我想笑乐神学过中国古代史肯定会清楚其中的缘由,便让他给解释一下。他怔怔地望着我,一脸茫然的样子似乎也不是很清楚。然后他将目光移向其他几个人,最后期待的目光停留在了赵倩茹身上,“赵小姐,不妨你来解释一下?”

赵倩茹淡淡一笑,“你都解释不了的问题,我更是一窍不通!”

“不要太谦虚。这一路走来虽然你说话不多,但说出的每一句都句句在理,深有哲理性。”

她浅浅一笑,然后解释道:“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管仲钻凿了罗泉镇第一口盐井,后人为祭祀盐神管仲,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修建了盐神庙。当然我更要说明的是,盐业在当时是管仲在齐国力主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他制定了《正盐荚》,成为了中国盐政的首部**。“三代之时,盐虽入贡,与民共之,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兴盐笑,以夺民利,自此后盐禁分开”;《续文通考》有记载。管仲《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在此后两千余年中,各朝各代统治者对盐业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间接取法于《正盐荚》,利用管仲之术,政府专控食盐产销,即实行盐业专买专卖制度。我们大家都知道,管仲在齐国大胆改革,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为日后齐国在战国时位居七雄之首奠定了基础。所以几千年来管仲不但被临淄人们所惦记,同时被四川省罗泉镇人们惦记,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事情在我脑海里有了个清晰的轮廓,但还是有一点不太清楚,“那为什么盐神庙里的神位竟把管仲放在中间呢?”我提出这样一种疑问。

笑乐神解释道:“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医药家等达官贵人死后被人们尊为神,屡见不鲜。罗泉镇的盐商们奉管仲为神,是因为他制定了中国首部盐政**《正盐篋》,是盐业管理制度的祖师爷。因此,盐神庙奉管仲为主神,既受统治者的青睐,又获盐商们的拥护,是当之无愧。”

“确实有道理。”我点了点头,以表默认。

然后笑乐神让我们在管仲墓旁边露宿,我不知道其他人心里有没有胆怯的感觉,反正我心里噗通噗通直跳个不停。我能不怕吗,跟一座古墓如此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加之牛山禅寺里大钟时不时传出的沉闷声,又怎能不使我心里涌出些许恐惧?于是,我怀着一颗疚城的心,慢慢走到管仲石像前,然后双膝跪地叩了三个大响头,祈祷我们大家能够安然无恙地渡过这个不平静的夜晚。

叩完头站起来,刚待转身离开便让荷露皎喊住,问道:“天下第一名相不是诸葛亮,怎么会是管仲呢?”

这个疑问提得好,看来不光荷露皎心存疑问,其实存有这种疑问的大有人在。我告诉她,诸葛亮也是一代名相,只不过他生活在公元一八零—至二三四年间,比管仲晚了近九个世纪,所以他不能称天下第一。再说了,当年诸葛亮还来齐地住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成才和日后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受到太公、桓公、管子乃至整个齐文化的影响。

原来如此。荷露皎默默点了点头,打消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疑惑。

说心里话,之前我根本不喜欢寺院这种地方,因为我从来就不信世上有什么鬼神之类的传说,见到黑砖黑瓦庙宇里艳丽的彩塑和缭绕的青烟,心里便充满了排斥。不过,近几年也许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心才渐渐变得平和,包容了些许;对人世间的苦难、慈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么想时,我便和孟二狗一起搭起来一顶帐篷,就准备今夜在这里过夜了。

笑乐神坐在一块青石板上,表情凝重,看似镇静自如,其实内心里却惶恐不安。但他不想让这种惶恐不安暴露在我们面前,免得节外生枝引起**反应,于是他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在他伸手从背包里拿出几包方便面要分给大家吃,回头的一瞬间,看到一顶帐篷架在了眼前,眼前陡地一亮,“唉,这么快就把帐篷架起来了。看来大家还是愿意在这里过夜的啊。能跟两千年前的古人在一起过夜,说起来也算是一种荣幸。”说心里话,他根本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就把一顶帐篷搭起来,因为他一直怀疑我没有胆量在这里过夜,也就不可能跟孟二狗乖乖地服从于他说在这里过夜的安排。既然帐篷已搭建起来后面的事就不用操心了。于是,他把一包方便面递给荷露皎,“先吃一点垫吧垫吧肚子,待会找家饭店再美美地撮一顿。”

“我的笑哥啊,你啊------你又要让我吃方便面!吃得我一看见方便面就恶心。”荷露皎极不情愿地接过方便面,哭丧着脸说道。

“能吃上方便面就不错了,不想吃就说明不饿,饿你三天看你还恶心吧?再说了,天都这么晚了,到哪里找饭店去?”笑乐神似乎也有些顾虑。

荷露皎小嘴撅得老高,咕哝道:“反正我不吃。”

不吃就不吃。笑乐神心里想:反正别在我面前咋呼饿得慌。

“我包里还有火腿肠呢。”赵倩茹从她旅行包里摸出两根火腿肠,递给了荷露皎:“先给你吃一根。不吃一点肚子咋受得了?”

荷露皎瞟了一眼笑乐神,然后不客气地伸手接了过去,小嘴一咧笑了,同时还做了个鬼脸,那意思分明是:别以为不吃你笑乐神的方便面就会饿死不成!

在我们将三个帐篷都搭好的时候天色也暗了下来。这个时候我借起身伸懒腰时一仰头凝望着前面不远处的牛山,奇怪了啊,牛山怎么变了样?是之前没留心观看还是怎么地,反正它的形状与在平原看上去完全不相同,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再往山顶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我的鼻子随时都可触到山似。

再往远处望去,夕阳余晖下,再没有比夏秋之交雨洗浴后的牛山更迷人的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

远处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数座小山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就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山峰就像抓耳挠腮的小猴。那没来得及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绕在山腰间,将山与山之间隔起来,只剩下墨绿色的峰尖,仿佛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

没过多大会儿,雾气便散了,裸露的岩壁、峭石,被夕阳的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墨绿的柏树相衬托,显得分外壮美。

忽地,一群白鹭从山脚下的太公湖飞来。这些白鹭白天去太公湖觅食,一到太阳落山的傍晚就成群结队地飞回牛山柏树林里栖息。夕阳余晖洒在它们洁白的身上,仿佛沉静的大海,溅起了点点浪花,只是这些色泽明亮的小点儿,不是如浪花般的一闪即逝,而是以各自银线般的姿势,倾泻在满山墨绿的柏林中。顿时,眼前凝滞得几乎使我忘却的牛山雄伟的美一下流动了起来。

突然齐地仁从松柏林中屁颠屁颠跑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只黑白花喜鹊,大老远喊着孟二狗的名字,让他过来看。孟二狗欣喜若狂,问他怎么捉到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