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八点不算是一个紧凑的时间段,白天是工作的开始而到了夜晚则是饭饱之后的闲暇时间。大部分的人利用这段时间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或唠唠嗑,聊聊一天所见的趣事乐事来放松自己紧绷着了一天的神经。而此时我们书中的主人翁则刚刚体验完减肥带给自己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此时的他正在一条回家的小路上,用手机翻看着每日更新的与新闻。这是梁极近两个月来所养成的习惯,为了自己的体重不在增加而使出的终极必杀,不过效果似乎不是很好!自从回家已经两个月了,老爹托人给找了个实习单位,就这样小梁同志就开始了人生中的工作生涯。这不还没工作几天就因为在家里吃的营养过盛导致了体重不断升高,虽说他身高不算低有一米八一,虽说是冬天穿着厚重的衣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学校还是八十公斤的体重已经在短短两月间迅速增长到了八十五公斤,为此老爹、老妈没少批评教育,深怕其因体重而影响到她儿领个儿媳妇回家的终身大事上。所以也就有了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晚饭饭后运动”计划,计划实施的很成功最起码我们的小梁正在进行着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减肥”计划,使其不至于太过潮流的参加进“宅男宅到死”的行动中去。
走在昏暗的小巷中,时不时的抬头看一下路,再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中去。其实小梁的爱好挺多,虽是爱好广泛实施起来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除了打电脑、看、手抽筋了画张画,剩下的活动好歹得有人配合完成啊!可别想歪了。乒乓、羽毛……不都得有人配合嘛!就这样伪宅男加入了饭后“减肥”运动。因为这个小小的计划陷入到了一个惊恐的“未知”之中,也因为这个“未知”领域的存在使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从而改变了他平淡而安逸的生活——命运之锺即将响起,地府之门也会随之打开。
走着走着路灯突然一闪,小巷一下坠入黑暗的深渊一般,没有了半点光亮。梁极只得将手机照向了地面提防自己一不小心踩到“地雷”。“地雷”就不用我解释了,在深沟小巷之中它们的存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至于为什么有大路不走偏走这又脏又窄的小路,实际这是一条通往回家的近路,走这里可以大大的节省路程时间,因此这里也成了梁极晚上遛弯的必经之路。手上抓着手机照在地面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这冰雪刚融化的土地上,就在这时眼前一亮接着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昏暗,随后又亮了起来。
随着光源诧异地望去,这里还有一家书店?梁同志却是一个爱书之人,碰到书店不论大小,不论书本价钱贵贱总是会进去翻翻看,这不话还没说完就一边自言自语道:“走了无数次我咋从来没见过这儿还有个书店,管他的呢!进去瞅瞅。”原来在小巷的另一个路口的尽头有一个小院,灯光就是从门口挂着收书卖书字样的牌子下发出的。小梁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小院内,可能是屋里的人听到了响动,一个小老头从房屋里走出来。这老头约莫六十来岁的样子,双手背在佝偻的身后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老人手上拿着一杆烟杆还不时的从烟斗处冒出阵阵烟雾。
“小伙子买书?”老头看了看梁极,梁极点点头。“书在后面的屋里,跟我来吧!”梁极跟着老人慢慢向后院走去,这间院子有三十几平方米,是以传统的三合院建筑形势排列,中间的主屋是一个三层建筑如同一座藏经阁。老头指指那三间房屋道:“都在里面自己挑吧,挑好到前院付钱。”“哦,对了中间的第三层楼就不要上去了,其他几间的书都不错,在那里挑就成了。”
梁极点点头就往左手边的那个屋子走去,进入这间房屋后被眼前的景象狠狠地震撼了一把,屋子的大小就四个教室的大小,但在里面摆满了古老的木质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全是书籍。梁极走到第一个书架前,也不急着翻书,仔细端详起放书的书架了。书架有两米高,木质似乎是黄杨木,上面有精美的图案花纹。“我的乖乖!如果真是黄杨木那可了不得了。”梁极自言自语道。虽说黄杨木的价值不能和小叶紫檀与海南黄花梨相提并论,但号称“千年不大”黄杨木也是价值不菲的。
再看看其他的书架,梁极伴随一口冷气惊呼一声:“我的心肝脾肺神!”剩下的不是桃木、樟木就是乌木、老红木……伸手在书架上摸了摸一尘不染,看来那个老头还是十分爱惜自己地宝贝的,返回第一个书架开始翻看里面的书籍。呵!这一看乐坏了,竟然是一套老版的《乌龙院》,老版乌龙院是一个连续的故事,而现在的版本的画风根本不能与老版乌龙院相比。小时候有过两本黑白的乌龙院,画风绝对堪比黄玉郎与马荣成,故事幽默中含有紧张绝对是与《龙珠》一个级别的经典之作。
在翻看其他书籍全是游戏周刊、漫画和连环画,而且还都是据有收场价值的书,老版的《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封神》连环画,老版大本黑白《龙珠》、《龙虎门》……最新的《海贼》、《火影》、《死神》应有尽有。后面的书架上摆着国内外各色书籍,数不胜数。
过了有一个钟头,梁极头晕脑胀出了屋就迫不及待的冲入对面的屋中,两间屋子外表差不多,格局也一样,除了书架与书架上的书外与之前不同的还有墙壁上挂满了书画,王羲之、张旭、曹操、张大千、齐白石、吴冠中、傅抱石……
梁极看了看墙上字画上盖着的章,嘴里嘟囔着“假的都是赝品哼!”其实这也难怪梁极不相信,一个满地是“雷”的小巷,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合院中却有着一幅幅名家作品,一个个古董书架,一套套珍藏书籍,这事摆在谁眼前谁也不相信,可是这却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翻看这个屋的书籍发现各种珍藏版的武侠书籍,就连金庸老大最早报纸版的《书剑恩仇录》也装订在一起,形成一本报纸连刊版《书剑》。还有古龙、梁羽生……大家的作品。只要是能国内外叫得上号的大家,统统都有收录,也不知道这老头是如何收集的。这时梁极突然才发现之前看过的所有书籍中没有一本是重复的,这个家的书籍明显又比前一个屋中的书籍更有收藏与文学价值。
梁极出了右屋直奔中间的三层藏经阁建筑走去,进入一层4头顶挂着十六盏灯笼,从灯笼中散发出的光很亮同时也很温柔。看着看着翻出一本“靠!竟然是埃及文字。”再翻一本是部《汉乐府》古装装订本。这一层的书籍明显是古代诗书礼乐及道、佛、基督、耶稣……一些关于宗教信仰的书了。看看手机“已经十点了”,说罢冲入了了第二层。在第二层中所有的书籍一看都是年代特别遥远的古籍,甚至还有一部分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再看看上面的名字《太祖长拳》、《奇门遁甲》、《五行拳》、《形意拳》、《十六路谭腿》、《八步赶蝉》、《鸳鸯腿》、《吐纳法》、《韦陀心经》、《龟息功》……“我靠这不是传说中的武林秘籍,不是真的吧!”揉揉眼再看,确实是武功类图书。再后面还有什么《瑜伽煅体》、《泰拳拳术》、《密宗双修术》……同样是国内外全部收录。
看着看着突然想到楼上不会是修真寻仙的书籍吧!想着想着就越发按耐不住,最后还是决定偷偷上去看上一下。随后从众多武功书籍中挑出一本《混元一气》功法的书就像楼上走去。至于为啥要挑这样一本书?嗨!其他的书不是一整套就是四五本装订成一本,每本都有一寸厚,虽然没标价,想想可能也要被吓死。这里虽说武功众多但也不会出现什么《易筋经》、《洗髓经》、《先天功》、《九阳神功》、《九阴真经》这类超级凶悍的武功吧!就是有反而是一本也不会拿了,谁会相信那些书是真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其他武功修炼条件太苛刻了,不是需要特制药酒、药膏就是需要从小开始修练,不是得有好的根骨就是得有的好悟性。咱自认为自个这个二十好几的大老爷们早过了传说中练武的黄金时间了。
所以挑选了一个开篇就说的很明白“无须过度关注资质,无需在意修炼年龄,愚钝体弱者皆可修炼。须修炼者拥有过人意志与毅力皆可修成此功法。此功法为内外兼顾,形神气技合一修至大乘境界力可劈山碎石、踏雪无痕。修至抱丹境界气息绵长不可断,体若刚柔不可侵。能融百家之妙,修千家之法。”这本书是单本之中最厚的,却是一套书之中最少的。有A4纸大小,字典般厚,书皮呈普蓝色,书页略微泛黄,书中文字是用毛笔手写的小篆体。总的来说还是挺有卖相地。
梁极兴奋的进入第三层,明显第三层就比较空旷了,顶上也没有了灯笼,有的只是三十多盏高足油灯摆在相对比较空旷的经楼内。寥寥几个书架上摆放着《抱朴子》、《山海经》、《道德经》《大悲咒》、《不动明王咒》、《圣经》、《炼金术》……“还真是修真与魔法啊!”梁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虽然他并不相信这些书籍真的可以使人修行到白日飞升的本事,但还是被这些古老的书籍深深吸引,这些可是古人最高文化水平的体现。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房屋正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放着一本古怪的书,这本书如同西方抄写圣经的羊皮书般大小。不知这书运用的什么材料整体泛着黑色光芒,从侧面来看书上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卷云纹路同时还有这道教的朱砂符纹、佛教的万字印、埃及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还有着西方炼金术的五芒星……仿佛这本书记载着整个世界的文明一般。黑色封皮的书散发着阵阵柔光,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形容从这本书上所散发出的那自然、凝重、神秘、神圣等气息。
梁极靠进这本巨大的,轻轻用手去抚摸书上花纹,这本巨大的书就如同具有了生命般从书的中间突然裂开一道巨大的口子,那到口子上下长出硕大的獠牙并不断摩擦发出吱吱的响声。一瞬间那个长着硕大獠牙的口突然张开,从口中传来巨大的吸力,接着梁极就被这巨大的吸力吸入口中,梁极随着吸力增大而不断变小接着身体消失在这本大书的大口之中,随着梁极被吞噬,巨书缓缓闭上了它那所谓的嘴,从巨大的口中还发出了一阵清晰打嗝声,随后恢复了平静。就在书本回到原状的一刹那,一个身影闪到了八仙桌前,正是那个先前还拿着旱烟杆的书店老板,老头撇撇嘴道“不听话的小子,叫你别上来偏要上来,把小命搭上了吧!”接着是一个深深的长叹“哎~~”老头无奈的摇了摇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