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御神真诀> 第三十章 自古战场少人回 秦州城下多亡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自古战场少人回 秦州城下多亡灵(1 / 1)

别看平时狄青和金良玉说话大大咧咧,但是行军打仗,他指挥的有条不紊。狄青将三千将士分成三个纵队,每个纵队一千人,前后相距五里依次前行。狄青坐阵中间纵队,前后纵队若有紧急情况,都可以马上传达给狄青。经过七天的日夜兼程,三个纵队先后到达秦州麦积山。狄青命令部队在距离麦积山七里远的天岭河安营扎寨。一切安顿好之后,金良玉向狄青说:“狄大哥,我想去麦积山看看我曾祖开凿的那尊大佛。”狄青明白,等西夏军一到,他们就会炸掉那尊大佛,现在不去看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再看到了。狄青说:“金兄弟,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是眼下我们正准备设伏捉拿元昊。要是元昊行军快的话,也是转眼即至麦积山。要是西夏军发现了我们的行踪,那我们的计划就全盘落空了。所以还是不要去的还,等捉到了元昊,我们再到麦积山上痛痛快快游玩几天。”狄青说的不无道理,金良玉也考虑以大局为重,不再提议去看大佛了。

狄青派探子扮作农夫到麦积山打探消息。两天后,探子回报狄青,说麦积山西南侧的石窟下发下了大量西夏军。狄青马上下令向北进发。时间已是酉时,众将士就着月光,摸黑前进。两刻钟时间,众将士就已经到了麦积山南侧石窟前。果然发现了大批西夏人,有几百人。金良玉远处就看见西夏人已经把那尊大佛炸开了,他们正欣喜若狂地把大量宝藏往马车上装。金良玉心中无限感慨,他最终还是没能见上曾祖父开凿的大佛。西夏军太过欣喜,忘乎所以。狄青一声令下,三千将士立马点燃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火把。火把照的麦积山脚下如同白昼。石壁上的佛像原本温和慈祥,此时在由下而上的火光照耀下显得如同鬼魅一般。三千将士叫声连天,如潮水般一拥而上,团团围住正在搬运宝藏的西夏军。面对突然奇来的变故,西夏军惊慌失措,连忙丢弃手中正在搬运的宝藏,向后靠着石壁退缩。狄青高举火把,高声叫道:“元昊听着,弃械投降,还能多留几条兄弟的性命,要不然让你们通通有来无回。”西夏众人中站出一人,狄青仔细一看,原来不是元昊,而是野利遇乞。野利遇乞故作镇定地说:“手下败将,安敢叫嚣。”狄青笑道:“胜负无定,今天就让你尝尝手下败将的厉害。”狄青手中火把一挥,示意进攻,众将士群起而上。

野利遇乞自知寡不敌众,说:“且慢,我有话要说。”狄青大手一挥,众人停止进攻。狄青说:“对我这个手下败将,你还有什么话说?”野利遇乞说:“今日我只有区区几百人,是抵不过你几千人的。并非我谋略不如你,我败就败在寡不敌众。所以我死也是心有不服。”野利遇乞也算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难得的将才。英雄惺惺相惜,若非各为其主,狄青可以和野利遇乞成为知己。狄青说:“那你想怎么办?”野利遇乞说:“我想和你谈个条件。”狄青问:“什么条件?”野利遇乞说:“我把这笔宝藏交还给你,你放我们走。”狄青哈哈大笑,说:“笑话,现在这种情况,除了交还我们宝藏你,你还有第二条路吗?你没有资格跟我们谈条件。”野利遇乞声色凛然地说:“如若不肯,那我们就只能死战到底了。别看我们只有区区几百人,但是我西夏将士以一敌十,绝不惧你。”战争,自古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对方虽然只有几百人,但如果真的拼命,虽然狄青有把握能杀得了野利遇乞的几百人,但是自己最起码也得损失一两百人。狄青又想到了范仲淹曾经说过的话——野利遇乞是个将才,有他在,对大宋始终是个威胁,必须得想办法除掉他。所以狄青说:“野利遇乞,我敬你是条汉子,本来放了你也无所谓。但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战,你杀我大宋将士太多,我不能放你,我要为我死去的弟兄报仇。”野利遇乞大笑起来,说:“说来说去,还是你宋人惧我。”野利遇乞自知退无可退,于是下令道:“西夏将士听令,列阵杀敌。”野利遇乞一声令下,众将士立马排好阵,亮出兵器。虽然人数不足三百,但是大有千军万马之势。金良玉看到此情此景,从内心来说,是极为佩服西夏将士的,他们具备的战术素养是大多数宋朝将士不具备的。狄青又是大手一挥,宋军向前直扑,想要把眼前的几百西夏军杀个片甲不留,出一出多次被西夏军打败的恶气。

就在两军即将交锋之际,突然不远处亮起了一长排火把,高呼着“杀”向狄青部队冲来,将狄青的三千将士围起来了。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狄青立马将三千将士聚集起来。只见杀将过来的人马,领头的人身材魁梧,头顶四撮发髻,腰挂长刀,威风凛凛。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元昊。野利遇乞欣喜万分,连忙走到元昊面前,下跪行礼,问安道:“陛下!”元昊扶起野利遇乞,目光斜视狄青,向野利遇乞问道:“情况怎么样了?”野利遇乞答道:“宝藏已经挖到,而且有一半已经装车了。”元昊说:“好。”野利遇乞问:“这些宋人怎么办?”元昊又看了看狄青带领的三千将士,说:“杀无赦!”野利遇乞说:“得令。”野利遇乞马上组织元昊的上万人马,向狄青进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狄青原以为自己是黄雀,没想到自己还是螳螂。此时此刻,也只能拼死一战了。

没想到李元娇从狄青阵营中走出来,向元昊喊了一句:“元昊!”元昊心里一惊,不知道何人叫他。李元娇继续往前走,在距离元昊十余步的地方停下来,看着元昊,说:“元昊,你还认得我吗?”元昊上下打量了李元娇一番,试探性地问:“姐姐?”李元娇高兴地点点头,说:“是我。”没想到元昊马上变脸道:“你不是我姐姐,你不配做党项族人。设下诱敌之计陷害我。若非我多一个心眼,此番我哪能得到这批宝藏,更有可能害死我野利兄弟。”李元娇低下头,无话可说。龙吟走到李元娇身边,对着元昊喊了一声:“舅舅!”元昊上下打量了龙吟一番,说:“没想到你女儿倒是生的挺水灵的。”龙吟是从去年中秋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个舅舅的,对于这个从未谋面的舅舅,谈不上有任何感情。她此时愿意叫元昊一声舅舅只是出于礼貌,希望能从元昊手中拿到解药。龙吟说:“舅舅,娘也是被逼无奈的,她是有苦衷的。”元昊不屑一顾地说:“当初先祖皇帝派她到中原打探宝藏的秘密,可不是叫她来诱使我西夏军中计的。”龙吟说:“舅舅,我知道,此时我如何解释你都是听不进去的。但是我求舅舅一件事,求舅舅把百毒草的解药给我。”元昊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说:“解药是不会给党项族人的叛徒的。”元昊话锋一转,说:“你是我外甥女,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回西夏,封你个西夏公主。”元昊把话说的这么绝,龙吟也无可奈何,不知道如何才能拿到解药。

金良玉走向前,说:“元昊,龙婶可是你亲姐姐,你怎么能见死不救呢?”元昊说:“她不认我这个亲弟弟,我为什么要认她这个姐姐?”金良玉说:“你们当初逼龙婶服下百草毒,有想过她是你们的亲人吗,打底是谁无情无义呢?”被金良玉这么一问,元昊一时语塞,随即转变话题,说:“金公子,当初在西夏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你要是肯加入我西夏一品堂,未来一品堂堂主的位置都可以给你。我今天再给你一个机会,你是否愿意加入我西夏一品堂?”金良玉毅然绝然地说:“我是大宋子民,是不会加入你们叛军的。我劝你投降才是,叛军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元昊怒道:“好,既然如此,那只能让你跟着他们一起陪葬了。”金良玉扶着李元娇和龙吟回到狄青阵营内。狄青说:“元昊此人心狠手辣,六亲不认,他怎么可能轻易交出解药。”金良玉问:“那怎么办呢?”狄青说:“如今只有拼死一战。要是能捉到元昊,才有可能逼他交出解药。”金良玉说:“好,今日我又要和狄大哥并肩作战了。”狄青说:“好兄弟!”狄青向宋军将士高呼道:“将士们听令,生擒叛贼元昊,活捉野利遇乞。”宋军将士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三军将士士气高涨,向西夏军冲去。两军交战,顿时刀剑相击,火花四溅,铿铿作响。金良玉扶着李元娇和龙吟到靠崖壁的位置坐下,自己挥刀加入战斗群,左一刀右一刀。两军顿时杀得难解难分。李元娇看到这一幕,心情哀伤到了极点,她内心挣扎着,不知道该祈求哪方能赢。

狄青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手持长刀,与西夏军厮杀。金良玉从右侧拼命往西夏军里冲杀,他希望能杀到元昊身边。擒贼先擒王,要是能捉住元昊,逼西夏军退军,那是最好不过了。可是西夏将士如潮水般涌过来,金良玉想要前进一步都很困难,更别说杀到元昊身边了。经过半个时辰厮杀,三千宋军已经损失过半,却仍然被西夏军重重包围,没有杀出突破口。宋军只能节节后退,退到崖壁下。龙吟看到金良玉和狄青此时已经浑身是血,她不知道他们是自己流血了还是溅到别人身上的血。龙吟上前抓住金良玉的手臂,关切地问:“金哥哥,你没事吧,身上都是血。”金良玉说:“我没事,都是西夏人的血。”说完,挥刀和狄青继续冲杀。众将士看到主将都如此奋不顾身,更加卖命厮杀。崖壁下血流成河,浮尸遍野。元昊和野利遇乞在远处看到宋军人数越来越少,蜷缩在崖壁下。他们胜券在握,心中很开心,元昊说:“不用半个时辰,定能歼灭他们。这又是一次大胜。”野利遇乞说:“是啊,而且还得到了巨额宝藏。”说完,两人放声大笑。

就在他们高兴的得意忘形之际,有后军士兵向前来报:“报,陛下,山下涌来了大批人马,正向我们杀来。”元昊闻之脸色大变,问道:“是何人马?”报信士兵说:“黑暗中,我们看不清是何人马。只听见他们高声呼喊……”元昊厉声问道:“呼喊什么?”士兵说:“他们呼喊:‘活捉元昊’。”元昊说:“大事不好,定是宋军的援军到了。野利兄弟,你即刻赶去后军部队,务必阻止援军冲上来。”野利遇乞领命而去。元昊站到高处往下看,看到山下延绵几里都是火光。如此看来,少说也有一万援军。元昊心中甚是焦急。山下有援军,山上还有狄青一千多人。要是他们上下夹攻,那他岂不是进退两难?想到这里,元昊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现在就希望野利遇乞能阻止援军攻上来。一刻钟后,山下援军有士兵从左侧山崖上来给狄青报信说:“狄将军,范招讨领着援兵到了山脚下,请狄将军配合援军上下夹击西夏军。”狄青听罢,十分高兴,振臂高呼道:“将士们,我们的援军到了。范招讨亲自引着援军来了。让我们杀下山去,与范招讨汇合。”众将士听了,士气大作。刚刚是拼死而战,现在是为胜利而战,各个都斗志昂扬,重新杀向西夏军。元昊看到狄青部队发疯一般地冲过来,他又使出激将法,高喊道:“杀狄青,取狄青首级者,赏银五千两。”西夏将士受到激励,无不用命厮杀。两军杀的昏天暗地,血流成河。

元昊的前军被狄青部队杀的往山下退,野利遇乞的后军被范仲淹援军杀的往山上退,一个时辰之后,西夏前后两军合并到了一起,此时已经损失过半。野利遇乞对元昊说:“陛下,援军太多,抵挡不住,援军还是冲上来了。”元昊问:“有多少援军?”野利遇乞说:“数不清。”元昊气急败坏地说:“千算万算,还是失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想到我们还是螳螂,真正的黄雀还在后面。”野利遇乞说:“陛下,我们杀出一条血路来,护送您冲出去。”元昊说:“山下都是援军,怎么冲的出去?为今之计,只有死战到底。”元昊拔出长刀,高喊:“杀啊……”元昊亲自领军往山下冲杀。可是,宋军上下夹攻,元昊怎么抵挡得住。两个时辰之后,西夏军已经杀的只剩下一千余人,元昊自己也已经是筋疲力尽。狄青部队和范仲淹的援军对元昊形成了合围,元昊插翅难飞。

范仲淹从军队中走出来,对元昊说:“元昊,还不投降,莫非你想全军覆没?”元昊看了范仲淹一眼,有气无力地说:“小范老子果然厉害,我还是棋差一招。”范仲淹微微一笑,说:“对抗大宋朝,你永远都是棋差一招。”野利遇乞说:“要不是我西夏内部有奸细,你又怎能先算我们一步?”野利遇乞说的内奸是指李元娇。狄青则说:“输了就输了,还那么多借口。”元昊也不多做口舌之辩,他直接问:“范招讨,你开条件吧,要怎么才肯放了我们?”范仲淹说:“放了你?我大宋皇帝皇帝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你。你的人头至少值十万两黄金,我怎么舍得放了你。”西夏众将士听罢,都黯然神伤,恐怕这次真的有来无回。元昊苦笑道:“没想到我元昊的人头还这么值钱,哈哈哈哈!”

李元娇此时走到范仲淹面前,跪倒在地。众人以为她是跪求范仲淹逼元昊拿百草毒解药,没想到李元娇却说:“范招讨,求你放了元昊一命。”元昊也愕然,他刚刚对李元娇求解药的事不管不顾,没想到此时她会来替他求情。范仲淹俯身要扶李元娇起来,李元娇却不肯起来,她说:“我党项族人,自唐朝开始,先后被吐谷浑、吐蕃、汉人等欺压,经过历代先祖忍辱负重、苦难经营,才有了今日党项族人栖息之地。不是党项族人要叛宋,实在是西夏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被迫无奈。所以,我代全西夏人、全党项族人求范招讨,放了元昊。”范仲淹眉头紧皱。元昊却不领情,他始终认为李元娇是西夏的叛徒。元昊说:“我党项族人士不会再跪地乞求汉人的。我元昊之所以反宋,就是因为不想再低三下四地看汉人脸色、屈居人下。范招讨,你尽管开条件,要怎么样才肯放了我。”元昊的话让李元娇心如针扎。龙吟趁机对范招讨说:“范招讨,先替我娘讨得百草毒的解药来。”范仲淹被点醒了,他说:“元昊,李元娇是你亲姐姐,我希望你可以把百草毒的解药给她。”元昊反问道:“这也算是交换的条件?”范仲淹说:“就算是吧,这只是其中之一的条件。”元昊说:“好。解药就在这里,你们拿去吧。”元昊从怀里摸出了一个蓝色瓶子。龙吟十分开心地走向前取过瓶子。元昊说:“还有什么条件?”范仲淹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夏历来都是大宋疆土,你怎敢僭越?你必须取消帝号,向宋称臣,不再侵扰宋境。”元昊叛宋称帝,就是希望能与宋朝皇帝平起平坐,如今要他取消称帝,向宋称臣,曾经死去的西夏弟兄岂不是白死了?但是转念又想,称不称帝,只是个虚名,只要能活着回到西夏,天高皇帝远的,他在西夏虽然名义上不是皇帝,却可以过上皇帝般的生活,又何尝不可呢?经过一番斟酌,元昊忍气吞声地说:“好。我答应。”元昊说出这句话时,西夏军中出现了一阵骚动和嘘声。范仲淹说:“既然你肯答应,那你就在三军面前立誓吧!”元昊没想到范仲淹还会要他在三军面前立誓。但是前面既然都已经答应了,此时也骑虎难下。元昊只好登高面向西夏军,拔出长刀,举向夜空,高声道:“从即日起,我元昊不再是西夏皇帝,而是宋朝臣子。有生之年,不再叛宋,永不侵宋。如违此誓,犹如此刀。”说完,元昊双手将手中长刀掰断,扔在地上。元昊回头看来范仲淹一眼,而后对西夏将士说:“众将士听令,班师回西夏。”

范仲淹却说:“且慢,我还有一个条件。”元昊从高处下来,问道:“你还有什么条件?”范仲淹说:“你叛宋称帝,我大宋皇帝宽宥仁慈,可免你一死。但是你手下助纣为虐者,必诛!”元昊气愤地问:“你要将我这一千余将士杀光殆尽?”范仲淹说:“不是。你和你手下将士都可以走,唯独野利遇乞不可以。野利遇乞杀我太多宋朝将士,我必须为死去的宋朝将士报仇。”元昊压抑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他说:“妄想。野利兄弟与我情同手足,我不可能弃他而去。”范仲淹说:“如此,你们就一起埋葬在这崖壁之下吧!”元昊听罢,恨不得生吃了范仲淹,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可奈何。野利遇乞倒是坦然,他对元昊说:“陛下,臣跟随陛下多年,多受陛下恩典,无以为报。今日只要陛下能保周全,臣虽死尤荣。”元昊走近,紧握着野利遇乞的双手,说:“野利兄弟,你我名为臣主,实为兄弟,我怎么能丢下你而独自回西夏呢?”野利遇乞说:“陛下,正是陛下待我亲如兄弟,兄弟有难,我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野利遇乞说完,跪拜在元昊面前。元昊也跪下去,泣道:“野利兄弟,今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我不会丢下你的。”野利遇乞说:“陛下,你听我说。西夏可以没有野利遇乞,但是不能没有陛下啊。党项族人还等着陛下回去呢!”野利遇乞起身,扶起元昊,说:“陛下,我死以后,每年忌日请记得给我送几碗酒来,足矣!”说完,野利遇乞推开元昊的手,从身后校刀手手上夺过刀,往脖子上一抹,顿时鲜血四溅。只见野利遇乞面带微笑,身子往后,倒地而亡。西夏第一大将军就此而亡。李元娇和龙吟看到这血腥的场面,吓得不敢直视,只得转过身去。元昊跪倒在野利遇乞身子旁,将野利遇乞尚未合上的双眼合上,心情无比凄凉。西夏众将士,无不动容。

元昊突然站起身来,哭喊道:“野利兄弟魂归西夏,我们一起回西夏。”元昊亲手和另外三名西夏将士将野利遇乞遗体搬上马车。元昊坐上马车,亲自赶马车。元昊哭泣的声音高喊道:“三军听令,我们和野利兄弟一起回西夏!”声音响彻山谷,凄惨动人。宋朝将士也被这一幕所感动,纷纷丢下兵器,神情肃穆,为野利遇乞送行。范仲淹右手一挥,宋朝将士让出一条路,让元昊人马下山。李元娇追上前,喊了几句“元昊”,元昊却头也不回。李元娇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她知道从今以后,她再也见不到这个弟弟了。龙吟上前扶住李元娇,说:“娘,别伤心了。”狄青问范仲淹道:“范招讨,皇上悬赏捉拿元昊,就这样让他走了?”范仲淹说:“元昊世代经营西夏,在西夏声望极高。除了元昊,西夏无人能治。皇上气愤的是元昊叛宋称帝,但是治理西夏,还得靠元昊。”狄青说:“只可惜野利遇乞一代英才,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了。”范仲淹说:“正因为他是难得的将才,我才要除掉他。没有了他,元昊即使还想叛宋,估计也是痛失左右手,力不从心。”范仲淹高瞻远瞩,此后元昊没有再叛宋。金良玉对范仲淹说:“范招讨,这次幸亏你率援军及时赶到,要不然我们都死在这崖壁下面了。”范仲淹说:“元昊是个雄主,颇有谋略。先前我们给他使过苦肉计、美人计和离间计,他都没有上当。所以我断定,这次的诱敌之计肯定也会被他识破。因此,在你们离开延州城之后,我调拨周围州郡的兵力,齐聚万余人赶来秦州支援。”金良玉说:“范招讨深谋远虑,我等真是万分不及。”

狄青指挥众将士将宝藏全部搬出来装车。最后装车完成,足足装满了二十两马车,全部都是黄金、白银、珠宝、翡翠等等。等到马车准备下山时,天已经亮了,是一个明媚的早晨。金良玉站在被炸毁的大佛面前,凝望着。眼前闪现出曾祖父金展公曾经在这里开凿崖壁立佛的场景。范仲淹看到金良玉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走过来对金良玉说:“良玉,我要替西北将士,乃至大宋朝感谢你家先祖金展公。金展公当年南征北战开国有功,留下宝藏,如今造福大宋。”说完,范仲淹恭恭敬敬地向被毁的佛像深鞠一躬,他这一躬,也是鞠给金展的。范仲淹又说:“我们也要感谢你,是你找到了宝藏所在,还愿意把宝藏贡献出来。如今元昊虽然答应永不侵宋,但是西北防务还是一刻都不能放松。吐蕃、辽国都对大宋虎视眈眈。有了这笔宝藏,可解我西北军燃眉之急。”金良玉说:“身为大宋子民,能为国家出一分力,是应该的。”范仲淹说:“天下兴亡,荣辱与共。要是人人都要你这种境界,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金良玉说:“范招讨,我拜托你你一件事,可不可以?”范仲淹说:“你说吧,什么事?”金良玉说:“我家曾祖当年开凿的大佛已经被毁。我想,能不能从那笔宝藏中挪出一点来,重新在这里开凿一尊佛像?”范仲淹说:“没有问题,应该的,我会安排。我要造一尊更大的佛像来感谢金展公。”

狄青走过来,说:“范招讨,马车都已经下山了,是不是我们也该走了?”范仲淹看看一旁的李元娇,依然泪流满面,旁边的龙吟一筹莫展。范仲淹说:“难得来一次麦积山,现在朝阳初上,正是观景的时候,我们上山去玩玩吧。”金良玉和狄青都附声说好。金良玉和龙吟一起扶着李元娇跟在范仲淹后面。沿着麦积山西南侧崖壁往上走,只见崖壁上都是石窟、雕像和彩绘。雕像小的只有十余寸,大的有十余丈高。雕像、壁画形态各异,有的安静慈祥俯视下方,有的身披五彩极目远眺;有的身着汉服舞姿轻盈,有的身穿胡服粗狂奔放。范仲淹介绍说:“麦积山石窟,经过各族各朝历代开凿,风格也是各有千秋,是各族融合的最好见证。”站在山脚下仰望石窟,石窟高大雄伟,众人无不惊天先人的智慧,竟然能在这天然崖壁上开凿出混为一体的雕塑来。经过半个时辰的登高,众人终于到达了麦积山顶。

日光渐盛,花木树叶上的露水还未消退。阳光照耀在露水上,晶莹剔透,闪闪发光。麦积山顶风景秀丽,翠柏苍松,山岚缭绕、晨雾蒙蒙,麦积奇峰时隐时现,恍如仙境。深吸一口空气,沁人心脾,如沐春风。范仲淹感叹道:“如此人间仙境,真是世间少有。”金良玉说:“是啊,套用杜子美的诗来说,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范仲淹又说:“秦州有个‘天河注水’的传说,以前我只是把他当做传说。如今看到了这仙境般的麦积山,我开始相信这天河注水有可能是真的。”狄青问:“天河注水,是什么传说?”范仲淹说:“秦州以前并不叫秦州,而是叫‘天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此地叫做上邽。上邽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为‘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们都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秦州之名,是魏朝文帝改的。”狄青说:“天水,这个名字比秦州好听得多。”

范仲淹微微一笑,说:“秦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三国时期的姜维就出生于此。姜维一心想收复中原,只可惜蜀国后期朝中无大将,廖华当先锋。势单力薄,终究未能成就大业。”金良玉心想,要是蜀汉多几个像姜维这样的人,或许统一三国的就是蜀汉了。范仲淹说:“秦州历来就是陇右地区第一重镇,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计杀张郃等重大战事,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战争都发生在秦州。”范仲淹向西北方向望去,用手一指,说:“此去西北方向五十里的地方,就是街亭。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马谡痛失街亭,令北伐大计失败,诸葛亮痛心疾首,挥泪斩杀马谡。”金良玉、狄青、龙吟和李元娇听范仲淹将秦州历史娓娓道来,他们心中都在莫名感叹:“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显得渺小。”范仲淹说:“昨日一战,宋军损失三千余人,西夏军损失六千余人。就一个晚上,上万将士埋骨他乡。如若没有战争,这些将士此时应该在家里砍柴种地,夫妻团聚。”范仲淹多年戍守西北,看多了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想到这些,他的心中也是难以名状,只听得他随口吟诗一句:“自古战场少人回,秦州城下多亡灵。”众人在麦积山上游玩了一天,直到天黑时候才下山。

次日,范仲淹和狄青押着宝藏回延州城。金良玉和范仲淹、狄青告别,金良玉说:“范招讨,狄大哥,祝你们顺利回到延州城,后会有期。”范仲淹说:“后会有期。”狄青说:“后会有期。记得你和龙姑娘的喜酒一定要请我喝啊!”金良玉和龙吟会心一笑,脸上露出羞涩。告别了范仲淹和狄青,金良玉,龙吟和李元娇一路向南回荆州。金良玉说:“不知道龙叔会不会怪我,这么久了,都没有回去看他。”龙吟说:“我爹不会怪你的。我就怕我爹会怪我。”金良玉问:“怪你什么?”龙吟说:“怪我非要出来找你,结果把我娘也拐出来了,害得他日夜思念我娘。”经龙吟这么一逗,李元娇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她轻轻打了龙吟一下,说:“死丫头,就知道胡说八道。”(本书完);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