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大宋京城汴梁
一条熙熙攘攘的街上有一座硕大的府邸,里面花木繁茂,曲水环绕。府邸之中,各色建筑参差。当中一座最为宏伟,只见它重檐滴水,五彩妆金画梁栋。正殿巍峨,门楼高耸。这座宅院,就是北宋时期国家图书馆所在地,叫崇文院。而那当中的最宏伟的建筑就是秘阁了,是皇室专门用来收藏历代珍贵的书画作品的地方。
北宋年间,对儒生十分优待。从太宗时起,沿袭了唐代的旧制,设置馆舍翰苑,提供专门的场所供儒生们学习,研究和交流。这崇文院便是太宗赵匡义亲定楼宇规制,下令修建的。既可以充当国家图书文物的收藏之所,又为文人学士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场所。院中东侧建有昭文馆,南边是集贤院,西部建有经史馆,分别收藏各类图书。居中而建的秘阁,建筑规模最为宏大。专门将从昭文馆、集贤院和经史馆中特别挑选出来的善本,孤本以及大内收藏的历代珍贵书画都珍藏于其中,故称之为秘阁。平时严禁闲杂人等出入,守卫森严。
今日秘阁当值的乃是秘阁校理张适之。别看他长得短小精瘦,其貌不扬,但可是大有来头的人物。他的父亲是当朝三司使张尧佐,三司使也就是财政大臣。全国的税收,支出,皇室的预算全握在三司使的手中。张适之的堂妹,张尧佐的亲侄女,就是近来最受皇上宠爱的张贵妃。
秘阁校理并不是一个行政权力很大的官职,它更是一种技术官职。主要负责秘阁中所藏典籍的收集、整理和校对。还负责向民间收购珍贵的图书,书画作品及其他文物资料。也就是说其职能就是外搜内藏。但可别小看了这个官职,能做到秘阁校理,至少说明此人才学过人。想当年范仲淹从地方上调到京城之后,担任的也是秘阁校理一职。
宋代重视官员的学术修养,越是大学问家,越容易得到皇帝的重视和提拔,在进阶的道路上也会走得更顺畅。因此,张尧佐为其子煞费苦心地谋到这样一个职位,也是棋留后着的。如果张适之能够在典籍的收藏整理中做出一番事业,就可以凭此成绩压倒朝中一众文人学士。到时候,再请堂妹张贵妃吹吹枕头风,那他张氏一门中,岂不又是多一个朝廷重臣吗?
但对于张适之来说,做秘阁校理,获得的何止是政治上的收益。
最近从江浙两地又送来一批前朝遗落在民间的文物。张适之看着清单,上面写着:顾恺之《画维摩诘像》,韩斡《马》,李赞华《千角鹿图》等名画共十二幅;王羲之,怀素等墨迹共八本,古琴二张。这些字画,张张都价值连城。这几年里,每年,从他父亲张尧佐的笔下都要批出上千万两的银子,去采购这些名画古玩来充实秘阁的收藏。收藏得越多,他秘阁校理的功劳也就越大。除此而外,当然他还可以获得其他的好处。张适之看着清单,看来又一笔大买卖来了。他的的眼睛眯缝了起来,得意地笑了。他叫来一个侍从,对他说了几句,那侍从旋即离去。
不多时,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崇文院的前门,马车装饰着黄色的帷幔,一看便知是皇室御用。张适之命人把那刚送来的字画收拾了几幅,包好,走出秘阁。绕过院中的湖心,出了崇文院的大门,大摇大摆地就上了那马车。车轮声响起,直奔昌平公主府去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