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魂梦汉献帝> 第028章 姐弟情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8章 姐弟情深(1 / 1)

刘协中午便在蔡府用餐,蔡琰是蔡邕先生唯一的女儿,依稀记得是嫁给了一个人,后来夫君早亡,然后回家的,具体也没敢问。

蔡琰还有个名字叫蔡文姬,这可是鼎鼎大名。后世因为她的名气而以为她是美女,其实不是如此,一个人的美貌和才气并无关系,美女加才女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蔡琰长相虽然不随她父亲蔡邕先生,却也不是绝色倾城。【当年蔡大人因怕董卓荒唐办事而惹祸上身,想要逃跑却被堂弟说“你长相奇特,走大街上都被人纷纷云集观看。”蔡邕便打消了东奔兖州的念头。】

然而蔡琰的才气却是难掩,刘协自以为这些年有杨彪指导还有大量藏书可阅,称得上是广博见闻了。然而和蔡琰的学识比起来,就像门外的驽马比千里良驹一样,蔡琰的记性非常好,蔡邕过世前有四千来本藏书,可见汗牛充栋。

虽说蔡琰不算倾国倾城,却也是个难得的大家闺秀类型。气质文雅秀丽,举止端庄大方,其实容貌这种东西是各花入各眼的,像蔡琰这样的少妇类型,体态微微丰腴,是一个女人兼具成熟与年轻的时候。

刘协在这吃过午饭,再互相说到近年的遭遇。蔡琰也是听说了些长安的战事,却没想到个中艰难,当说到长安开粥济民的时候,蔡琰眼中半是欣喜半是无奈,自叹了句“倒是难为伯和了”,这半年逃亡经过讲毕。一直耐心听的她又叹了句“河东卫家”,刘协一听有异,便问:“姐姐可是有话想说?”

“唉,其实也没什么,民妇亡夫便是河东卫家的。”蔡琰幽幽叹道。

“我只认识他们的卫觊,表字伯儒。还有,姐姐,说多少次了,跟我不要客套。”刘协佯装怒道。

“他正是我亡夫的兄长,亡夫名讳宁,字仲道,排行第二。伯和勿怪,现今你长大了,再不能像以前一样没规矩了。”

“如此甚是巧合,姐姐不要过分悲伤,逝者已矣。”

“然。”蔡琰不再说话。

刘协一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蔡琰是家中独女,自幼被父亲奉若掌上明珠,勤学音律和文学,比之男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长大之后嫁给门当户对的卫家,新婚不久,父亲丧命,夫君卧病不起,再过不久夫君亡故,蔡琰不信鬼神,只想回到故乡陈留。一来蔡家在陈留有些积蓄和美好的记忆,二来卫家明着不敢说三道四,暗地里也认为她克夫,或者对她同情,她自视甚高(也的确有自视甚高的资本),不愿活得低人一等。夫君与她情感并不深厚,也无子嗣,所以蔡琰心知自己并不留恋卫家。汉代男女大防不严(都是宋代的“大儒”搞出一套泯灭人性的教条),女人改嫁属于稀松平常之事,因而回到陈留之后,蔡琰以其才名和美貌,求婚之辈也算众多。然而二婚就不那么好找了,要么条件差点,要么只能屈尊降贵做妾,以蔡琰心性,是决计不从的。

初平三年,李傕郭汜等人大肆纵兵抢劫陈留、颍川,蔡琰被掳掠过去,蔡琰后来被发现是蔡邕大人的女儿,才被放走,这才留在了半途中的洛阳。

前路迷惘,旧路悲伤,眼前满目荒凉。

良久,刘协道:“姐姐,不如作些诗词吧?当年太史公曾有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不如将悲伤郁结,排解抒发?”【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蔡琰不消说,差下人寻来笔墨,便以蔡邕的“飞白体”写道:“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节选自《悲愤诗》其一】蔡琰写罢,道:“罢了,写下去也是满腹悲愤。况且五言成诗,恐怕贻笑大方。”

蔡琰的言行举止与她内心的坚强格格不入,却又互相弥补。外柔而内刚的女子,在很多自称“女汉子”的时代都少得可怜。刘协微笑道:“姐姐莫要笑我,我在河内也写过一首五言诗。”

“哦?快写来看看。”

刘协似乎潜意识里很习惯听从蔡琰的吩咐,便写了出来,道:“酒酣拙作,姐姐切莫笑我。”

“这是伯和写的?却是有隐士之气。”好在这年头五言诗不流行,没有那么多严格意义的鉴赏。

“当年我兵败进了终南山,倒是想归隐山林,但大汉之福祸,与我休戚相关,丢了皇冠我其实只是普通人,饶是如此,我也愿承担起富国安民的责任。”刘协没告诉她的是,如果中原内乱,分了三国,再晋朝王族内讧,到时候就是五胡乱华的光景了。历史上蔡琰是汉末时期第一批被胡人劫掠的人,而到了三国和晋代,这些被劫掠的人会更多更普遍。

“伯和长大了,姐姐甚是欣慰。”蔡琰道。

“琰儿姐姐,我小时候是不是太淘气了?”刘协很无厘头地问。

“小时候呀,你可淘了。”接着蔡琰又说了一些小时候的趣事,不觉又到了黄昏。当晚就留住在蔡府,驽马也只好到马市换几个钱。现今洛阳只有两种生意,一个是马市,一个是米行。马市是因为长期驻扎的马韩联军军需所致,淘汰的一些劣马可以给农民用,米行是因为民以食为天。

一夜无话。

第二天,刘协想带蔡琰出去散散心,便说现在去踏春,保不准有所获。蔡琰平日就在家中看些书,再抚琴自乐,唯有这样才能忘却一切,有了从小的玩伴来了,便也有出去的兴致。倒春寒已过,农耕还未开始,所以这样的野外出充满着新鲜。蔡琰越逛越开心,刘协也讲一些自己从应劭那里听来的趣事,气氛倒是不错。

回城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群人围成一圈,好不热闹。上前一看,原来是许劭“月旦评”的内容张贴在这里,里面也有刘晔的名字,赫然写着“王佐之才”四个字,还有一些古玩字画之类的评论,放在最末端。刘协早已耳闻已久,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兴冲冲加入了围观的行列。

再回头看时,早已不见了蔡琰,刘协暗道不好,便从人群中挤出来四处寻找。找了一刻钟,遇到了蔡府的老奴蔡福,便问蔡琰的去向,谁知道他也不知情,更是焦急。

于是在洛阳还有火烧痕迹的街道上找来找去——

这家,没有;

这家,没有;

这家,也没有;

这家,还是没有;

没有,没有,没有。。。

不知道找了多久,刘协的耐心也快耗尽,想起才刚刚有个亲人就又要分离,心中只觉像此刻的料峭春风一样凄寒。却听见有人在叫自己,刘协回头,不由惊骇得目瞪口呆。前面的人却是自己的故人,对方的脸色也是由晴转阴,转而怒气腾腾,向自己杀奔而来。

正是:才与佳人诉文曲,又和悍女拼武功。;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