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你我且先回去思量一番,看看可还有何适合之人选入榜,百年后再来签榜吧。”老子暗叹了口气,看来自己三兄弟的关系只怕要进一步恶化了。
“善,”原始与通天互看一眼后同声道,现在看来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百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也只能到时再说了。
回到昆仑山后,通天招来了内门弟子和部分外门弟子,将封神即将来临的事告知了大家,并交待下去,所有弟子都闭门静颂“黄庭”以避灾劫。
遣散众弟子后,通天把木兰与多宝留了下来,询问了一番门下弟子和天庭内众弟子的情况,并交待两人要管控好师弟妹们,不要外出惹事生非,等一切都交待妥当,也问完之后,通天沉默下来,,只是望着木兰,对于这个弟子,通天可以说已经把她当成了最心爱的孩子一般,同时心里也偶尔把她当成朋友一般看待,对于自己成圣之事的帮助还可说是木兰的一时心血来潮的灵感,那么她早早就安排众同门入天庭任职这就有点早知早觉了,随着修行的增强,对天道的理解也会相应的加深,尤其是自己几位圣人,已经可以说是老师之下对天道了解最清的人,可这也没有让自己能早早察觉到未来之事,那木兰是如何做到事事先行一步的呢。
不过通天也知道木兰是不会做出背叛师门的事,每次的安排都是为着本教着想:安排众同门到人族行走,结果是众人收获了或多或少的功德,现在门下功德之士没有一千,七八百确是绰绰有余,尤其是几大内门弟子脑后的功德金轮更是灼灼生辉;安排同门交流经验、讲经论道,结果是门下弟子修为大进,大罗金仙比比皆是,现在斩尸的也有几位,更是稳居四教之首;安排同门入天庭任职,即收获了功德,现在看来,也避免了这些弟子的封神大劫。
想着这些事件,通天也不想去深究根底了,只是一些意见还是要询问木兰一番,看看这个弟子又有什么好的想法。
“木兰,此次封神之事,汝有何见解?”
“师傅,弟子以为,此次封神,因果浅福缘深厚的功德之士可成其仙道,因果较深,福缘浅的可入神道,而因果深无福缘的可能会化为灰灰,今封神者主要集中于我三清门下,大师伯门下孤单,自有大师伯可庇护,二师伯门下精少且二师伯珍视之,想来必会尽全力以护其安全,想来只会送部分三代弟子或记名弟子上榜封神。想我截教号称万仙来朝,门下弟子众多,且即将面临着与各教气运的争夺,只怕都会将目光集中于我教门下,师傅神通,但也不便于庇护所有门下弟子,而我教门下也有不少根脚浅陋的鄙薄之士,只怕避免不了身化灰灰的结局,弟子认为,此次封神有利有弊:弊者,上榜者将受天庭约束,也算是落了面皮,若身死上榜,则会受掌控封神榜者的奴役;利者,若在封神之劫中保住肉身不灭,则大劫过后可肉身封神,只听调而不听宣,仍可保实力不减,两相权衡,利者大而弊者小,因此自可将门下根脚浅的弟子签上榜,也可保其一线生机,免其化为灰灰之灾,而内门弟子则严令其闭门静颂‘黄庭’,不得参与任何争斗,安静渡过灾劫,而弟子则自会在天庭保住师门尊威不落,不知师傅认为妥否?”
“此事百年后还需要与你二位师伯共同商议方可论定,尔等去吧,”木兰此议终究还是以现代人的思考方式给出的,其中是以利益为主,对于面子这一虚的并不是很注重,却不想洪荒世界,尤其圣人之间却最注重一个面皮问题,虽然木兰的提议即算完成了老师的交待,也保全了多数弟子的性命和修为,但却失了圣人的颜面,因此通天也犹豫起来。
当然,如果通天不是性情爽直,就象原始一般的话,他也不会犹豫不决,直接以自己面子为重了,也正因为通天不愿舍弃每一个弟子,心里才会在面子与弟子之间衡量而产生犹豫,但也知木兰好意,不好驳了心爱弟子的好意,就只能推诿一番了事。
且不说各位圣人在为封神而烦恼,各圣分别回转后,老子的弟子玄都就离开了昆仑向女娲圣人的娲皇宫赶去。
娲皇宫中,正在闭目静坐的女娲,忽然睁开眼睛,脸上带着一丝激动,对侍立一旁的一个头扎三叉髻的童子说道:“灵珠子,有客来访,你去迎接带路吧。”
“是,娘娘,”童子脆声答道。
玄都来到娲皇宫前,恭声道:“弟子玄都求见娘娘。”
话音刚落,宫门就被推开,里面蹦蹦跳跳的跑出一个三叉髻的童子,上上下下的打量了玄都一会儿,方才道:“娘娘知你来,随我来吧。”
“娘娘圣安,”走进娲皇宫,玄都发现宫殿炫丽辉煌,与二师叔的玉虚宫几乎不相上下,而女娲娘娘则在尽头望着玄都,玄都不敢怠慢,忙低眉顺眼的向女娲娘娘道安问好。
“起吧,老子师兄可好,此来可有何事,”女娲压制着自己心中的激动,平静的问着玄都,做为圣人,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会在发生前有所感悟,很容易即可推算出一二来,因此女娲自是知道玄都此来是为了自己哥哥伏羲之事而来,如若不是后土化为轮回,巫族现掌管着地府,女娲早就想让伏羲转世重修了,有自己护着,自会让他早日恢复修为和记忆,现在既然是大师兄来了结其中的因果,自己也不用与巫族结下因果了,虽然这样一来,自己的哥哥将不再是原来的哥哥了,但总算能够重新修回真身了。
“师傅安好,此来师尊让弟子来师叔处请出伏羲大圣的真灵以完天道运行,以助人族大兴,”玄都一五一十将来意说明,请出伏羲大圣真灵后,自己还要去趟地府,安排其投胎重生之事。
“这是伏羲琴,吾兄真灵自在其中,代吾多谢老子师兄,”女娲将伏羲琴一并交与了玄都,这把琴本就是兄长所有,现在就随其一起重生吧,将来也可护持一、二。
玄都受领伏羲琴后也不多做停留,告辞后携优美真灵便直奔地府而去。
百年时间对于修道之人来说也是很短的,对于圣人更是弹指之间的事,而这百年时间里,人族间已经经历了三皇的时代,为了各教的气运,每位人皇之师都引发了圣人的争论,最终还是决定由玄都代师收伏羲为徒,而神农氏则拜入了截教,轩辕氏则拜入了阐教,只是伏羲与神农氏皆乃仁义道德治人,在老子无为之道和木兰引导下的截教的行事方式相辅相成,使得截教得以更加深入人心,而到了阐教辅助下的轩辕氏当上人族之长后,也慢慢的沾染了阐教众仙的骄狂自大,对不服这部落皆以武力伐之,使得各部落人人自危,最终引发了有巫族血统的九黎部落的群起反抗。
这一事件又让一直抱着让巫族重新一统洪荒大陆的蚩尤发现了机会,于是乎蚩尤联系了部分有同样心思的巫族,不听同为大巫的九凤的劝告离开了盘古神殿保护的范围,来到了九黎部落,稍显神通并用巫族血统引发了众人的认同,从而掌握了九黎部落的大权,随之用巫族秘术引出这些人的巫族血脉,很快便组建起了数十万巫兵,之后与轩辕的争斗中一开始可是节节大胜,打得轩辕大军一败涂地。
在轩辕愁眉不展之时,另外两人却是一喜一忧,喜者:昊天玉帝也,自己在洪荒的影响也只是在一些散修之中,在人族之中根本是默默无闻,一方面当年妖族天庭屠杀人族,人族对天庭敌意甚重,虽现在也知妖族天庭已散,并由道祖童子重建了天庭,但也只注重的是紫薇帝君乃是人族圣姑的原故,其他人就没有任何印象了,另一方面,上一届人皇神农氏乃是由截教所辅助,且多年来截教在木兰带领下在人族中声望甚高,其他派系根本无法动摇其地位,而现在如果自己帮助了本届人皇,自是会在人族中树立天庭的权威而插下一脚;忧者:原始圣人也,轩辕是自己阐教辅助的人皇,如果轩辕失败则会影响自己阐教的气运,且前一届人皇乃是通天的截教辅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若自己失败了,在通天面前丢了面皮才是最可恼的,于是乎,二路人马开始各施神通,立刻安排人手以帮助轩辕稳定局面并反败为胜。
天庭派下来了九天玄女,很快就与轩辕交往亲密并最终二人合一,一方面通过双修提高了轩辕本身的修为实力,另一方面也为轩辕出谋划策,使得轩辕能够慢慢的稳定住了局势,逐渐挽回了逝去的士气,反观原始的弟子十二金仙,当他们来到轩辕联盟一方时,自认为高人一筹,法力高超,对弱小的人族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凭借十二金仙的能力,任何势力都不足以抗衡。但他们对于人间的战阵之法是无知的,因此提不出任何的有效建议,且在他们参与的对抗中也是缕缕败于蚩尤所带领的巫族,对比之下,轩辕对阐教之热情也慢慢消退,对天庭的援助充满了感激。
而在轩辕氏与蚩尤大战不休之时,木兰带领着截教众同门无视阐教、天庭对轩辕氏的争夺,只是在背后默默的帮助受到战争灾难的人族,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结果等到此战之后,虽然轩辕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斩杀了蚩尤并九黎部落大部部众,使得人皇功果不是非常圆满,功成之日天降功德及异香奇彩皆比伏羲、神农氏小了不少,同样阐教十二金仙所获功德也少了很多,而且轩辕氏以杀伐为主,整个出任人皇期间都伴随着争战杀伐,使得凶煞之气充溢整个洪荒大地,从而冲散了人皇之气,造成后续人族之主无法获得足够的人皇之气成圣,而截教却一声不响的收获了不少功德,增加了不少的气运。
人间三皇的更替与五帝时代的来临对于圣人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此时三清聚于一处,正商议封神的事,因为此次封神主要是在三清之间解决,三清也就没有叫来其他几位圣人商议,只是三兄弟坐一块儿讨论决定了。
做为人教教主,老子也不愁气运之争孰胜孰负,这都无法影响人教之气运,但是自己做为大哥,也不好不言语,还是要做个姿态的,自己亲传弟子就这一个,自己已经帮他挡灾了,想来他们也不至于欺到这个弟子头上,而人族数量众多,随意上榜几个也不影响大局,想到此,老子展开封神榜,施展法力写下了几个名字,也不再多说,老神在在的坐一边玩深沉去了。
原始看老子又添加了几个名字,也知道了老子的意思,自己怎么也要送上榜几个,不然的话也说不过去不是,于是稍一思量,挥手添上了几个名字,却是没有一个二代弟子,皆是一些三代弟子中较一般者,以及一些记名弟子,之后也一脸超然的养神去了。
看看两位哥哥,通天自然知道他们的所想,只是记起木兰所说,虽说补全剩余正神之位的人数对于截教也不是难事,但圣人的颜面也不能不顾,自己截教现在在天庭任职的也有三千之众,担任正神之位的也有百十位之多,可以说已经很给昊天面子了,现在如果不是有老师所言在前,通天是一个也不打算再送弟子去给别人看脸色了,如今再送数十弟子上榜吧,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再多就不用考虑了。
等通天坐定,封神榜上又多出数十个人名来,加上现在天**截教出任的正神和部分散仙出任的正神之位,还差着近百个空额,而原始和通天看样子已经不打算再添加人数了,老子不由暗暗叹了口气,对三兄弟现在的这种貌合神离有一种无奈之感,通过推算,老子已经隐约知道三清关系的大致结局,只是现在对于老师交待下来的事还是要办的。
挥手又加上十数名人族之人名后,老子说道:“老师交待下来之事,终需着落在你我兄弟身上,你我再看看,对于门下一些德行较差、福缘较浅之人还是上榜的好,也给他们一线机会,好过最后化为灰灰”。
“我门下皆为道德之士,有功德加身,不该上榜,”原始仍旧是原来的观点不改。
“木兰早已带领我门下三千弟子入天庭,现今又有数十人进榜,其余皆有功德在身,确是不该上榜,”通天平静的说道,其中充溢着对有徒如木兰的自豪感和众多弟子受人役使现状的无奈。
“汝之门下,多为披毛鳞角之辈,尽皆可送之上榜,如此还可多个生存机会,”原始想到通天的有教无类心里就不舒服,更何况截教号称万仙来朝,这些湿化卵生之徒在昆仑山可谓处处皆在,让注重根脚的原始鄙视不已,可是这些根脚鄙薄之徒竟然多数有功德在身,这让原始很是有些不平衡。
“吾之门下虽多湿生卵化,披毛鳞角之辈,可也个个皆是功德加身的道德之士,比之那些根脚出众,因果缠身者可要强上良多”,对于二兄歧视门下弟子之意,通天早已知晓,可如今明白的当面说出还是很意外,直性情的通天忍不住反击了两句。
“道德之士?把我这昆仑山搞得乌烟瘴气的披毛畜生也称道德之士乎?”原始听到通天的讽刺意味的话,再想想这些披毛之徒却个个有不弱于自己门下弟子的功德金轮加身,心里很不是滋味。
“既然这是你的昆仑山,看来我也是不该待在这里了,如此,我这就离开,封神之事就各求多福吧,”通天一听,立刻就火了,三兄弟共同生活的昆仑山,不意现在却被认为是其个人所有,既然对方不念兄弟情,自己难道还硬帖上去吗,圣人都是要面皮的,即如此那就分开吧。
说完通天挥袖就离开了大殿,而后施展袖里乾坤的神通,卷起自己的弟子直往东海而去。
看着通天离去,老子卷起封神榜,叹了口气:“我也该找个去处了,”说完也是离昆仑而去。
“大哥,吾非此意,”眼看着大哥离开,原始急忙解释道,却也留不住老子的脚步,“也罢,如此吾自得清静矣,”看挽留不住大哥,原始心下一横,暗自说道,自此三清算是彻底的分了家。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