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人族能免的,神、人大战又如何能够分得开,”郁闷的原始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与此事无甚关系的
准提却先开口了,原始心里暗暗高兴,从老子的话中,原始能够感觉的出老子是同意此提议的,如此一
来,弟子稀少的阐教只怕就敌不过有万仙之称的截教了,因此原始一听此议,就想叫停,却不想心中一
直打着准备在封神之战时浑水摸鱼的准提抢先开口了,有了急先锋,原始倒是决定先看看再说。
“当初老师言及此事时,汝既已言明封神与你佛教无关,现在汝又有何颜面在此论及此事,若想干
预此事就把尔等教中弟子也送上榜几个再说,”通天对于准提没有一丝好感,听到准提叫嚷直接就驳了
回去。
“大师兄既已叫我等前来,自是有决定权,此次封神之劫我佛教反对神、人之战分开进行,”准提
见到通天驳斥,眼中怨恨的眼光一闪而过,立刻反驳了回去并想以佛教反对来给截教制造点麻烦,这一
瞬间却让原始看到了,原始于是留上了心。
“虽如此,若大师兄也赞同圣姑提议,我佛教也会支持神、人之战分开各自进行,并保证我教之人
不参与到人族之争中去,”听到准提说出反对的话,接引立刻知道不对,马上接过话头,将事情扭转了
过来。
听到与自己向来进退如一的接引在话中将三清首徒称为圣姑时,准提立刻就知道了接引说此话的因
由,自己佛教就算能够在封神大劫中浑水摸鱼,捞取最大好处,但也要在人族中推广发展,如果得罪了
圣姑木兰,只怕以后佛教在人族中的推广将寸步难行,明白过来后,准提也一副原本如此的表情来响应
了接引的话语。
准提的响应立刻让结果明朗化了,老子此行已间接表明对木兰提议的认可,通天更是在言语中明白
无误的表明了对木兰的支持,现在加上接引、准提表明态度后,女娲也兑现了对木兰的承诺,于是只有
原始一人没有表态了。
“善,”原始在大家都看向自己时,只能是含糊的应了句,算是有个交待吧。
“既如是,在神仙大劫来临时,将会面临人族君王的更替,人族之间的争战不可避免,为防修士参
与其中,彼时由我等六人共施法力,使得人族战场上修士无法施展法力和法宝,而神仙之战则再定时、
地进行,”最后老子算是做了个结论和决断。
圆满成功的办好了此事,木兰心情愉快地离开了八景宫,告辞了师傅后,一个人离开了,既然神仙
修士不再参与到人族之争中,那么是否能顺利改朝换代就不那么重要了,不论何人为君,都是一个社会
的阶段的象征,时间会改变一切的,自己也没有必要担心此事了。
而接下来的事,就是安排好一众同门应对封神之神仙杀劫了,这几千年来,自己带领同门在人族走
动,多有收获功德,且现在把原本最有可能在封神一役中身陨的同门都带上了天庭任职,这是响应天道
的安排,只要不私离职守,就是圣人也不敢轻言打杀这些神职人员,如此等于变相保住了这些同门,至
于其他没有带上天庭的会否最终被佛教无耻的裹胁走,木兰现在也只能祈求道祖的保祐了。
夏朝历470余年而终,被商汤所代,商汤一改前朝骄奢淫逸、暴虐无德之象,采用了“宽以治民”的
政策,使得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并经过多年征伐,使得国土也进一步扩大,历经17代31王而至纣,纣王
,乃帝乙之叁子。帝乙共生叁子:另有长日微子启、次日微子衍。帝乙曾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
,内宫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
立三子寿王为太子。後帝乙在位叁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
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
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
;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纣
王七年春二月,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随着太师闻仲的远征,纣王渐渐的没有了可以压服于他的人在朝堂之上,于是也慢慢的开始疏离朝
政,刚愎自用起来,对于朝臣的劝谏也逐渐的反感起来,那个虚心听取进言的天子已经从朝臣眼中消失
了。
这一日,纣王早朝登殿,待众臣礼拜完毕后,纣王不耐烦的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
”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
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叁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
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生我之恩当永不忘怀,更有
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补之;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
。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夙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王曰:“准卿奏章!”
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天子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叁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
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天子离辇上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
圣母殿华丽非常,五彩金光;金童对对执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
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
: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祀毕的纣王正看行宫景,忽然一阵狂风吹了进来,此风来的怪异,无端
的万里晴空,烟直叶静,单单只是圣母殿院落中生成此风来。
这一阵怪风,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端的是容貌瑞丽,瑞彩翩翩,国色天姿;纣王一见,神魂
飘荡,陡起淫心,思忖片刻,遂命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将取来,献与纣王。纣王深润紫毫,挥笔在行
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
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天子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
使万民乐业,雨调风顺,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渭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於神圣,非天子巡
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德政耳!”王曰:“朕看女娲之容,有绝
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无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
,亦是孤之遗笔耳。”言罢回朝。文武百官,俱都默默摇头叹息,见首相都被拒,也都不敢再出口劝谏
,只能是闭口不言而回。
天子驾回,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时逢望辰,叁宫妃后朝君,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
妃,朝毕而退,按下不表。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