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刘二东家已经很少再亲自打理太白酒楼了,自从上次处理了马县令之子欺压百姓、仗势勒索,并上书州府将马县令撤换了之后,就再没有人敢来太白酒楼闹事。
至于刘二是如何请动这四位大人的,刘二想起来就有点肉痛,那可是二十多万贯大钱呀,当然如果是木兰知道他这个想法,只会撇撇嘴,因为那点东西实在是不值几个钱,不就是几个玻璃花瓶吗,虽然上面有自己刻的一些山水画,就如同现在的激光蚀刻一般,因为自己的道法而变得简单了,但在这个时代的人来看,这可是无价之宝呀,光是无色琉璃就已经很值钱了,上面竟然还有一些山水画,也不知这些山水画是如何画上去的,怎么摸上去仍然很光滑,也没有颜料呢?当初刘二拿着十数样玻璃装饰物到洛阳郡来,包下了当时最大的酒楼设下了一个鉴定会,先展览了两天,让名声打出去后,才开始拍卖,是的,是拍卖,这也是木兰告诉他的方法,他基本上是按照木兰所说原样照搬举行的,当然他可没有想到结果如何,只是知道拍卖的当天那现场人头攒动的情景就感到无比的震惊,那些人可都是响当当的有着百万身家的富豪,这些人以前自己是见都见不着的,现在竟然都来买这些玻璃饰物了,当然,他不会想到,后来的几年里,这些人再在他的面前出现时,已经是有一些卑微了,那时他已经只把钱财当成了一个个数字,已经很久没有感受金钱在手中捏着的感觉,因为他几乎已经不需要自己付账,而是有手下跑腿采办了。而现在对他来说更震憾的还在后面,当拍卖完毕后,看到超出他预计的价位二十余倍的难以想象的钱财,楞是呆呆的坐了一个晚上,从此后,他就决定唯木兰是瞻。这也是他以后对木兰忠心不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马大少事件过后,他就因为又有了新的店铺要进行安排,把太白酒楼交给了掌柜的进行打理,自己去处理名下的酒铺来了,本来酒楼也卖酒,但是最后还是把卖酒的事情单独拿了出来,因为当时木兰就交待过,单靠太白酒楼一家是卖不出去多少酒的,只有当所有的酒楼都开始卖自己的酒时,那时才是最为赚钱的时候,最重要只要抓住酒的生产技术就可以了,现在可是只有自家有这种制作酒的方法和工艺,别人想破解是不可能的,只能乖乖的购买自家的酒,充当零售商,最多碰到有眼光的可以充当一下代理商罢了,自己可是生产厂家,是处在金字塔的顶端的那部分,这钱想少赚都不可能了,自从自家酒楼使用这些酒水后,喝过的人就成了最好的宣传,他们把自家酒的好处极力的向外传扬,短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洛州地区,并且声名已经传到了都城平城,自从酒水的名声打出去后,各地的商人几乎是把自家的门槛儿都要踩坏了,要不是按照木兰的要求只选定了几个代理商,并且划定了区域,说是这样一来可以很好的实行价格保护,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近,自己进行了一次盘点,所获得的利益可是让刘二吓了一跳,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单单酒水一项的收益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三十五万贯大钱。
刘二现在想想,当初如果自己不破釜沉舟的试了这一把,现在的自己还是个四处奔波的货郎呢,只是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花家那个小女孩儿能够搞出这么多好东西,现在整个李家庄附近的几个村子的少年、姑娘都紧紧的围绕在这个小女孩儿周围,也许这些少年可以不听父母的言语,但却决不会不听木兰的,在木兰的带领下,现在的李家庄附近几个村子的生活已经改善的很多,这主要就是靠着他们搞出的好东西卖来的钱,然后是由木兰她们出钱雇大家开采山石,说是烧制水泥,这样一来,周围村子的劳力都会在农闲时节到这里来扛活,木兰她们给的工钱就是在洛阳郡也是很高的,由此带来的效果就是大家的口袋慢慢的鼓了起来,日子也变得慢慢的好过的多,现在里正的话都没有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的话管用了,如果乡邻之间闹了矛盾,请来木兰准能很好的解决,而且大家都是心服口服。
不过你别说,木兰她们搞出的水泥还真是神奇,这东西掺上沙子石子拌匀后,等凝固后比石头都硬,现在整个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在木兰的组织下,将住宅集中在了一起,用水泥为主重新建起了住房,说是为了防洪水滑坡,四周都用这种水泥和石条砌的围墙,角落还有角楼,高出围墙一大截,上面可以站人,用来放哨,可以防止山贼土匪,不过这种方式建成了村落后,还真是没得说,整齐美观,道路宽敞,有下水道和垃圾集中地,房屋住着还亮堂舒适,本来还不是很愿意的一些人看到新住房后也没有了异议,兴奋满意的表情都表现在了脸上。
随着附近几个村子的生活越过越好,临近的其他村镇上的人也慢慢的到这里来寻活计,而木兰他们也是来者不拒,只是外村的人都安排在了煤矿、铁矿、水泥生产工地等方面,而玻璃、冶铁、炼焦、船厂等方面则大多是本村和附近首批加入的村子的人,这也是为了技术安全,当然这种说法也是木兰他们提出的。
刘二喝着极品铁观音,坐在摇椅上,享受着午后的悠闲时光,这种摇椅也是木兰他们搞出来的,也是自己名下一处店铺专营的产品,虽然这种东西只要一出来,木匠们都能够仿造,但是他们没有这种理念,比如说中原用的木床,北方用的烤火炉,女子用的镶嵌玻璃镜的梳妆台,八仙桌、太师椅等等层出不穷。
说起玻璃镜,这种东西现在只有贵族和富豪之家能够购买的起的东西,几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种镜子照出的人就好似自己真人站在对面自己看着自己一般,可以说是纤毫毕现,当时刚刚推出时,可是震憾了相当一部分所谓见多识广之人,就连自己当上东家后,钱袋慢慢鼓起来后新娶的小妾刚收到这件梳妆台时那吃惊的表情,可是一直保持了将近一旬时间之久,到现在为止还不时的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当然了事后也让自己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木兰他们现在已经能够批量的生产玻璃和镜子了,只是为了早期的资金积累,只能如此的少量的推出,这样一来,凭着物以稀为贵,这些很普通的东西就能够卖出天价来,至于后期生产的玻璃,木兰则组织人手开始精益求精,力求能够满足生产出制造实验室用的玻璃产品等一系列的特种玻璃来。
如今,在原来的小山洞中,也不复原来的模样,这里现在只剩下玻璃生产这一个行当了,其余的项目小组都已经搬迁走了,分别就在这个山头的附近开挖的其他山洞中,这也是为了安全和相互之间互不干扰,在现在的山洞中,除了更加的整齐有序外,还进行过在规模的改造,分别分隔成一个个小的隔间,分别用来进行不同的项目研究,最大的是大厅,靠近山壁的架子上现在已经摆满了前期生产的各种实验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量杯、量筒、烧杯,甚至还可以看到显微镜、望远镜等简易的样品,而且质量也能够明显的看到越来越好,从最初的带有杂质的凹透镜、凸透镜到后面的高品质的几乎完美的凹凸透镜,显示了在玻璃研究上的发展历程。
同样的发展历程在各自小组中都各有表现,只有一个小组例外,这也是钟大牛和杨小虎郁闷的一个方面,别的小组都有自己的样品展示厅,可是自己的小组却不可能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就随意的生产样品,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没有必要,唯一的成就就是现在终于可以制造八百料的船舶了,而且对于生产二千料的大船的技术也已经吃透,已经培养了一批纯熟的造船工人,只等到蒸汽轮机研究成熟,到时就可以生产出蒸汽轮船了,不过现在也没有浪费生产出来的大船,同时也是为了保持造船工人的技艺,仍然是不紧不慢的继续在生产着八百料的货船,这些货船都交给了刘二掌管,主要就是用来运输这边生产出的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到洛阳郡,既方便也快捷。
船舶小组在钟大牛和杨小虎的带领下,就在洛水边他们建了一个简易的船厂,经过这四年多的努力,现在他们也已经在理论上清楚了蒸汽轮船的原理,只是因为机械制造还跟不上,于是钟大牛又利用从木兰那里了解的知识,组织了一批同样爱好机械的人员开始分工研究从冶炼、锻造到加工等一系列的项目,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但在材料科学上却取得了进展,尤其是钢材的冶炼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种钢材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大家的重视,相信这会促进其他项目的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算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等到时机成熟,就会出现一次爆发性的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应有的规律,木兰不想拔苗助长,不然以自己机械工程学院的高材生,外加拥有仙术的助力,想要推动其发展还是很有把握的,但如此一来,这些个自己好容易培养出来的现代科学的基础人才就会失去后续的发展空间,最终的后果就是现代科学昙花一现后重新回归到原来的状态下,从而让自己的努力成为镜花水月。
不过钟大牛可不这么想,如果木兰现在能够把后世的知识全部告诉他,那么他只怕的乐疯掉,自从在木兰“无意”的提醒下,自己知道了蒸汽的力量和作用,也对此产生了兴趣,结合着自己的家传手艺,对于蒸汽轮机的制造也是有了一些想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可是这些成绩都无法让蒸汽轮机变成产品,模型也做了许多个了,只是动力一直提不起来,稍稍加强了动力的输出就会让机器损坏,这主要就是所用的材料不合格,这两三年来主要就集中对材料进行攻关,倒是无意中搞出了几种特种钢材,但仍然无法达到蒸汽轮机的使用要求,但是木兰好象是知道这其中的关键的,她却不说出来,自己也问过她很多次了,都被她以什么科技是需要知识积累的为由给推脱掉了,而自己还真没法向木兰发脾气,这也是钟大牛郁闷的原因之一。
不过大牛也有自己的办法,因为他知道木兰是很有主见的,她拿定的主意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只要是不影响到原则性的大事件上,其他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只要对方出马,木兰通常都会很痛快的答应下来,这人就是木兰的弟弟花威,自己好几次都是找到了花威,在‘威逼利诱’之下,花威几乎是没有办不到的时候,现在吗,是该‘威逼’还是‘利诱’好呢?
“这就是外面传言的玻璃镜?果然不错,照的人是纤毫毕现,毫无二致”,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正对着面前的梳妆台,上面镶嵌着一面镜子,对于梳妆台的雕工,小姑娘并不十分的欣赏,自己使用的东西,哪样雕工不比这好上几倍的,只是对于这种能够完全将人重现的镜子却兴趣万分,铜镜也能够照人,但是最好的铜镜也只能是看清人影罢了,对于细小的地方就十分的模糊了,不如这种镜子,完全象将人一模一样的放了一个在对面一般,此时里面的人影也在打量着自己,看着里面那个一身宫装打扮、满头珠翠、面若桃花的小姑娘,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是如此的美丽漂亮,今天终于在镜子里十分清楚的看到了自己。
“公主说的是,只是这也太贵了吧,一个小小的梳妆台就要千贯大钱,”陪在小姑娘身后的一个也大不了多少的宫女穿着的女孩撇了撇嘴,千贯大钱可以让自己一家人无忧无虑的过一辈子了,可是这么一个巴掌大的镜子就要千贯大钱,让农家出身的女孩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没有想到这个宫装小姑娘竟然是公主,如今这梳妆台也传入了宫里了,这却是刘二所没有想到的,本来刘二还以为这种东西只有一些有钱人家贪图享乐的夫人小姐才会买的,当然他不会想到,这种稀贵的东西自然会有一些想与上层人物攀上关系的家伙将之传入宫中来挂个号的。
“这种东西也就是因为稀有才珍贵,如今只有洛阳郡刘家才能生产,而且听说产量极少,非常的复杂,所以才会这么的贵,不过他们能够做出这样珍稀的东西也是不简单,”公主只是平淡的回了句,虽然这是好东西,但是自己却无法走出宫门一步,直到自己嫁作他人妇,再好的东西对自己来说又有什么重要的,自己还不是一样不得自由,不像身后的小翠,虽然现在不能出宫,但二十五六后自然会放出宫去,那时的她一定会很自由的生活吧,渐渐的公主开始走神了。
看着走神的公主,小翠并没有唤醒公主,自从十岁进宫跟着公主后,这五六年来,对于公主心里的想法,小翠自然是十分的清楚,但却没有办法却改变什么,做为女人,小翠对自己的命运是从来不做抗争的,她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只能在今生多多行善,来世才能过上好的日子,对此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小时候经常带着自己兄妹几人去拜佛,求佛祖能够保佑一生平安和来生的幸福,公主虽然看着比自己高贵,但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如自己,连出门怎么走、平时怎么坐都要有个讲究,笑不露齿等等,活着真的很累,对此小翠甚至有些同情起公主来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