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红楼甚解> 第八节 红楼意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节 红楼意境(1 / 1)

“意象”和“意境”通常用来作为分析鉴赏诗词的重要概念,在本节中,笔者将以之来分析《红楼梦》。现先来简要解释一下“意象”和“意境”:

意象,寓“意”之“象”,就是在文艺作品中设立物象以托意。意象在诗画中使用的最广泛、最频繁,如陶渊明《饮酒》诗,诗句“采菊东篱下”中含有“菊意象”和“篱意象”,其在整首诗中体现出高洁(菊)和简朴(篱)之意。因为这首诗是杰出的田园诗,既被人熟知又被人引用,因此这两个意象成为了“隐士”或者“归隐”的象征,即这两个意象又具有了“隐士”或者“归隐”的意蕴。后人便经常在作品中以“菊意象”或“篱意象”来表达归隐之意。

诸意象关联融合为一体,表意趋于无限,则构成意境,如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中有月意象、松意象、泉意象、石意象,四者构成一空间,再加入“照”“流”动词,使空间具有了动感,从而形成一个极为清新明雅的意境。

从审美的角度来讲,《红楼梦》中有很多“美”的意象,如花(木)意象、水意象、石意象、月意象、香意象、建筑意象、四季意象等等,整体综合来看,正是这些意象构筑起了《红楼梦》的文学时空,人物在这时空里进行各种活动,如宴饮、游赏、起社等,从而形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韵味迷人、意涵深远的文学世界。

在这其中,对于春意象、花(木)意象、香意象、水意象、石意象来说,只需自然联想,就可知“春”“花(木)”“香”“水”“石”五者关联在一起,如春则花开,花则有香,流水、山石也与花木相映成美,所以五者共同构成一个以“花”为中心的意象空间(图1)。

[[[CP|W:195|H:192|A:C|U::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38/7/2930703635114550961005000786434.jpg]]]

对于“春”“花(木)”“水”“石”诸意象的相互关联,我们在古人诗词绘画中经常见到,它们或两个,或三四个一同出现在诗中,现举两首含有较多意象的诗,如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桂香多露裛(yì),石响细泉回。”唐·韦述《晚渡伊水》诗:“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是时春向深,两岸草如积。”至于绘画,则多出现在山水画当中,举两例如下:;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